学术投稿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乳腺癌的优越性

孙丽琴

关键词:乳腺癌, CA153, CA125, CEA, 联合检测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抗原CA153,CA125,CEA,三项肿瘤标记物对乳腺恶性肿瘤的检测的优越性.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4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30例女性乳房良性肿瘤患者,30例正常健康女性的血清CA153,CA125,CEA,三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和单项检测敏感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结果 血清CA153,CA125,CEA三项指标在乳腺癌患者组中显著升高,与良性肿瘤组和正常组比较P<0.01,有显著的差异性.另外,单项检测其对乳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CA153为51.9%,CA125为32.2%,CEA为31.7%.特异性分别为CA153为65.3%,CA125为38.2%,CEA无明显特异性.而在三者联合检测中发现,其对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达到91.2%.结论 血清CA153,CA125,CEA,的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观察都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应用丹参注射液、清胰汤在治疗轻、中度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使用丹参注射液、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探讨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的意义.方法 将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患者,随机分组法分成治疗组(n=52),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生长抑素等治疗.治疗组除以上治疗外,同时加用丹参注射液、清胰汤.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体温和血WBC、血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腹痛完全缓解时间分别为41.9±7.2小时、72.3±10.1小时;体温峰值分别为37.8±0.5℃、38.2±0.6℃.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WBC高峰值分别为12.5±2.7×109/L、14.7±3.2×109/L;血C-RP高峰值分别为18.1±5.5 mmol/L、31.1±8.2 mmol/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丹参注射液、清胰汤在治疗急性胰腺炎可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姚圣华;印宏军;崔桂平;施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疗分析

    目的 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分析52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过程及预后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均为非特异性头痛,确诊前发生误诊有34例,误诊率为65.4%;其中24例患者行核磁共振静脉血管显影检查,19例被检测出,阳性检出率为79.2%;32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显影检查,检出率为100%;治疗采用降颅压及抗凝治疗,31例好转,7例无明显变化,14例患者死亡.结论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采用数字减影血管显影证明确诊率较高,抗凝治疗是目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欧阳强;韦英海;吴振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换头加钢丝捆绑小粗隆治疗老年性粗隆间骨折

    目的 钢丝捆绑,增加骨折接触面和稳定性,减少不愈合和迟延愈合.方法 选用钢丝捆绑分离之小粗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选取的45例老年进行转子间固着的治疗,人工股骨头选用标准双骨水泥型.结果 45例患者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5.8个月),疗效优35例,良6例,不愈合4例,左髋19例,右髋26例,优良率占91.3﹪,随访期间没有发现髋脱位、松动、感染及内翻者.结论 在应对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上,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加钢丝小粗隆捆绑固定的方法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住院和卧床时间,对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良好效果.

    作者:周华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某基地职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某基地职工心理健康现状.方法 对680例某基地职工经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结果 SAS标准分大于52分(有焦虑情绪)82例,占12%.结论 某基地职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加强职工心理健康保障工作.

    作者:陈劲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后再手术时难点与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其临床处理中的难点及相关因素,探讨再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再手术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6月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后再手术患者43例,分析微创介入治疗失败的原因,再手术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效果.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有:①椎间盘突出,钙化.②椎间隙变窄,腰椎不稳.③椎管、神经根管狭窄.④椎管内黏连瘢痕形成.再手术方式:包括摘除髓核组织;扩大狭窄的椎管或神经根管;腰椎不稳者,同时予以固定.再手术并发症: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等.43例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腰椎术后临床疗效评定参考侯树勋等制定的评价标准:优27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后,腰腿痛复发或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原因大部分为微创介入治疗指征过于放宽.针对不同病因的患者制定个性化再手术方案可取得良好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后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处理较棘手,临床预防此类再手术后并发症尤为重要,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

    作者:魏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

    目的 探讨了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分娩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EA、观察组采用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防治牵拉反应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VAS评分、补追麻药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对照组采用CEA、观察组采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与CEA相比,具有麻醉诱导时间短、手术时间短、麻醉总有效率高的优点.

    作者:潘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成人继发性高血压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成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因、代谢紊乱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8年9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高血压专科住院的成人继发性高血压100例,进行资料详细调查与分析.结果 病因主要为肾性高血压,其次为肾实质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合并脂代谢紊乱者为66例,多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糖代谢紊乱20例,其中2型糖尿病18例;高尿酸血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各7例.结论 成人继发性高血压相对少见,多为肾性高血压,多伴随有血脂与血糖代谢紊乱,要加强综合治疗与干预.

    作者:哈斯高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9-01~2012-12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患者80例为观察组,并随即抽取同期非进展性卒中患者80例为对照组,就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压、入院后24 h体温、头部CT、颈部血管超声及经颅多普勒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感染史、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收缩压、入院后24小时体温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右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发生是由多种病因、多种病理机制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感染、低血压、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高胆固醇、体温升高是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在治疗中应采取个体化治疗,不应盲目降压.

    作者:张文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简称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疾患,是妊娠期所特有的全身性疾病.对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医务人员要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积极抢救,尽快控制抽搐,同时要做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各项护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抢救,才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

    作者:张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正常单胎孕11~14+6周胎儿超声心动图研究

    目的 探讨孕11~14+6周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扫查的可行性.方法 经腹扫查322例11~14+6周正常单胎胎儿心脏,尽量取得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切面、主动脉长轴切面,分析不同孕周各切面的显示情况.结果 相同孕周心脏各主要切面显示率不同,不同孕周同一切面显示率亦不同.随孕周增大,各切面显示率逐渐提高.孕11~11+6周、12~12+6周及13~13+6周各切面显示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3~13+6周与14~14+6周四腔心切面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四腔心切面显示率高,三血管切面显示率低.13周后,心脏各个切面显示率可达80~90%.结论 于早孕晚期和中孕早期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扫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李蕊;王琦;张红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飞行人员常见疾病发生率与普通人群对比

    目的 为提高飞行员健康,通过研究飞行人员疾病发生率与普通人群对比,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飞行人员1893人次体检结果与普通人群体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飞行影响较大常见病为高血压、高血脂、老视、近视和身体超重.结论 这些常见多发疾病会影响飞行人员健康,应引起重视、注意预防.

    作者:敬鹏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妇产科病人尿潴留原因及预防护理

    目的 探讨产妇并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因素以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01期间分娩并发产后尿潴留的产妇64例完整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对引发产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进行汇总,并且针对相应的诱发因素,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以及预防措施.结果 产后尿潴留的主要诱发原因有:产后未及时排尿、药物应用、惧怕疼痛与心理紧张、阴道助产创伤、剖腹产术拔尿管后以及第二产程延长、宫缩乏力等.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等均可以有效的预防产妇并发产后尿潴留.

    作者:潘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扺抗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扺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观察组,n=30)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30),然后观察胰岛素扺抗效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hPG)无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餐后2h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都显著地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扺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炜;刘国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外伤后CT诊断98例前瞻性分析

    目的 探讨98例脑外伤后患者在初查与复查CT诊断中所见的不同点.方法 回顾98例脑外伤患者入院时CT诊断与复查时CT诊断结果的差异分析.结果 入院时CT诊断与复查时CT诊断基本一致的68例,显著恶化的30例.结论 通过对初次CT诊断的前瞻性分析,及早推测出脑外伤患者迟发血肿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病情变化,从而针对性应对.

    作者:赵立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危人群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索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82例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源性猝死原因有多种,冠心病是主要原因,占比达86.6%,猝死前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和新功能不全的症状.结论 在临床治疗汇总,应高度重视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及诱发原因,及时的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率.

    作者:柯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 通过对56例宫腔镜微创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在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方法 针对宫腔镜手术特点,对患者术前心理上的优质护理消除恐惧感,主动配合手术,同时加强术后的精心护理,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结果 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52例手术患者恢复好,住院时间明显短.结论 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和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许素娣;贺俊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对尿液白细胞的检测对比分析

    目的 对尿液干化学法与显微镜法白细胞结果进行比较,以对白细胞进行准确的检测.方法 通过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显微镜镜检法,对485份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尿液分析仪法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在尿检中比较得出:干化学分析法检测为阴性的有416份,占85.8%,显微镜分析组为阴性的有423份,占87.2%,两者结果不符的分别有69(14.2%)、62(12.8%).两种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化学分析法和沉渣镜检法由于使用原理不同,检测结果也可能有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结合两种方法,可以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不能完全替代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进行检测.

    作者:刘兴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妇科门诊96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微波进行治疗,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调查观察,随访至术后2个月.结果 经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后,痊愈率96.9%,糜烂面积及程度加深者,痊愈率有所下降,但总有效率100%,临床效果显著.结论 微波对于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恢复迅速.

    作者:伍伟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玻璃纤维桩用于前牙残冠残根修复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玻璃纤维桩用于前牙残冠残根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112例需要进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的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人,研究组患者通过玻璃纤维桩进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铸造金属桩进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治疗,研究组82颗牙中76颗牙成功,成功率为92.7%;对照组82颗牙中66颗牙成功,成功率为80.5%,两组在成功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尖根周炎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前牙残冠残根的修复,临床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美观透光,优于传统的金属桩治疗.

    作者:黄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的5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抢救成功率及死亡原因.结果 入选的56例患者中,42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75%,死亡14例,其中因失血性休克死亡6例,因严重颅脑损伤死亡4例,因ARDS死亡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结论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有助于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可减少死亡率,挽救患者生命,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辉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