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蕙;江晓聪;黄玉婷
目的:观察食管下段横断吻合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食管下端横断吻合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19例.结果:术后患者食管胃底曲张完全或者明显减轻,门静脉压和门静脉血流量明显下降;所有患者全部存活,均未发生肝性脑病和门脉高压性胃病.术后随访复发出血率为5.2%(1/19).结论:食管下端横断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率低,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等,是较为理想的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式之一.
作者:陈亮;翟超;肖栋;梁明;张亦磊;相建国;刘晓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产妇的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产妇的舒适感.方法: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于产后5天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及分析.结果:通过产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产妇产后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也有明显提高.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利于产妇的理和生理康复,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舒适度,而且可以改善护惠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邱波;陈吉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运动损伤是指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1].运动损伤是严重影响飞行训练的因素之一.分院为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对运动项目做了一定的限制,但是运动损伤仍然不时发生.本文通过对近三年门诊86例运动损伤状况的分析以及对本年度在校飞行人员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了解分院飞行人员运动损伤现况,为航空卫生保障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李岩波;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时间在密闭的环境中工作,其周围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大部分护理人员思想都不重视自身防护,医院相关管理科室应做到人性化管理,改进工作环境是维护护士健康的重要环节,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的教育和培训,增强防护意识,强化防护技能训练,从预防入手,把职业危害降到低.
作者:罗艳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麻醉前后心电监测结果.方法:在心电监护下拔除5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患牙,并详细记录术前、术后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80%的患者麻醉后较麻醉前心率、血压有明显变化.心率平均增加11 ~20次/min,收缩压平均升高3.55 mmHg.结论:严格掌握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术适应症,监护拔牙治疗的全过程,可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术的安全系数,明显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鲍洪源;朱羽佳;龚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 - CRP)水平的差异.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EH,n=70)、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n=35)、健康对照者(n=20)分为3组.分别检测其血糖、血压、血清Hey、血清hs- CRP.结果:hs- CRP和Hcy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对照组,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者Hs - crp水平与空腹血糖、服糖后2 h血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cy和hs-CRP对高血压并发症的诊断以及病情发展的分析和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熙岳;刘伟;尹云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我院眼科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在遵照执行2009年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前后的合理性.方法:随抽取2008 - 01~12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病历41份、2011 -01 ~2011 -12相同手术病历54份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全身和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比例均为100.0%.2008年全身用药包括头孢呋辛钠(28例,占68.3%)、头孢唑啉钠(8例,占19.5%)、左氧氟沙星(5例,占12.2%).术前0.5~2 h给药1次,术后<24h给药1次9例(21.9%).术前0.5~2h给药1次,术后应用2d27例(65.9%).术前0.5~2 h给药1次,术后应用3d5例(12.2%).2011年全身用药包括头孢唑啉钠(51例,占94.4%)、青霉素G钠(2例,占3.7%)、氧氟沙星1例(1.9%).术前0.5~2 h给药1次,术后<24h给药1次53例(98.1%).术前0.5~2 h给药1次,术后应用2d1例(1.9%).结论:通过对《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认真学习和执行,眼科白内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全身预防性应用合理性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局部用药在术前用药时间上还有待规范.
作者:李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高龄临产孕妇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使其顺利分娩,保证母婴平安.方法:运用整体护理模式,对100例高龄临产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宣教、分娩过程及配合要点进行耐心指导、全面做好心理护理、产后保健知识宣教等.结果:观察组高龄临产孕妇分娩顺利,难产的发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促进了母婴平安.结论:临产前加强对高龄临产孕妇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减少难产的发生,有利于高龄临产孕妇顺利分娩,有效地保证了母婴平安健康(x2=4.33,P<0.05).
作者:栾丽梅;韩志双;李晓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医院物价管理自律形式,剖析医院物价自律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医院物价自律管理改进举措,以达到医院注重价格自律,构建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
作者:潘进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冰冻切片的方法,以提高切片质量,从而达到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介绍冰冻切片的方法,影响因素,冰冻切片的染色方法及质量控制.结果与结论:经此方法制备的冰冷切片组织结构完整,核质清晰,分明,对比度好,无刀痕、皱折、重叠、冰晶,切片平整,厚薄均匀,可为优质冰冷切片.
作者:王秀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比较三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在肺结核患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肺结核患者及30例非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痰、胸水、血清分别进行涂片结核菌检查、皮肤结核茵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Polyerase Chain Reaction,PCR),观察比较三种检验方法检测效果.结果:PCR对结核杆菌的诊断阳性率为68.75%,涂片结核菌检查阳性率为25.00%,PDD试验阳性率为43.75%,PCR检测对结核杆菌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检验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假阴性率为31.25%,PPD试验假阳性率为6.67%.结论:PCR检测对肺结核病的诊断较涂片结核菌检查和PPD试验准具有更高的灵敏性,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确诊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病史、体征及各种辅助检查结果,避免发生误诊漏诊.
作者:杨光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皮肤科的应用.方法:把整体护理理念贯穿于皮肤科的护理教学、护理查房、护士素质培养及临床基础护理中,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护士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结果:护士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整体护理的实施,丰富了皮肤科护理的内容,提高了人员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高影;王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护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患时,病人门静脉压力大,出血猛烈而难以止住,此时在争分夺秒的抢救中结合严密观察、及时抢救、精准用药、心理干预等措施的整体综合护理比单一的治疗护理、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改善护理本科“双师型”教师的授课质量.方法:通过分析目前“双师型”教师临床经验不足;缺乏驾驭学生的能力;知识更新不及时,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带教经验,临床带教流于形式等授课质量现状,提出调整教师队伍,完善师资结构;深入开展教学活动,扬长避短;加强合作交流,增强科研意识;规范操作,调整带教流程等改进措施.结果:提高了授课质量,护理本科“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科学、规范发展.结论: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执教水平,使学生既重视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又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出优秀的护理本科专业人才.
作者:陈靖;陈玉琴;何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急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患者房颤发作时给以静脉注射胺碘酮3~7 mg/kg,30~60 min,然后静脉滴注维持量,初6h以内以1 mg/min,随后以0.5 mg/min持续静脉滴注.结果:用药后复律成功者25例,转复成功率为52%,48例患者用药后心室率明显控制,且作用迅速、稳定.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无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心动过缓、无Q-T间期延长所致的尖端扭转性室速.结论:胺碘酮对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急性房颤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世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临床评价HMG - 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尤其是对血脂正常的糖尿病肾病(DN)的防治效果,并探讨相应机制,为临床早期防治DN提供循证医学资料.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观察到辛伐他汀和ACEI类药物对有血压、血脂升高的DN患者尿转移生长因子βl( TGF -β1)、层粘联蛋白(LAM)、Ⅳ型胶原(CIV)、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等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和苯那普利能降低DN患者尿TGF -β1、LAM、CIV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结论:辛伐他汀和苯那普利有抑制肾脏TGF -β1表达,减轻细胞外基质过度聚集,缓解蛋白尿持续性增加的作用.
作者:黄亚妮;赵鞠;邹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诊断儿童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及支原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同时测定40例细菌性感染、40例病毒性感染、及40例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全血CRP水平(EDTA -K2抗凝),比较细菌性感染组、病毒性感染组、及支原体感染组之间的CRP水平的差别.结果:细菌性感染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P<0.05)、及支原体感染组(P<0.05).结论:抗凝全血CRP的检测,是鉴别诊断儿童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及支原体感染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苏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36例外伤性脾破裂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184例:脾脏全切除57例(其中40例行自体脾组织移植术),脾脏部份切除术53例.脾修补术74例;保守治疗57例,成功52例,中转手术5例;死亡6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应该做到早期诊断,准确评估脾破裂损伤程度及其分级,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以期提高疗效,减少病死率.
作者:殷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总结早期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经脐单孔行单孔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明显肿胀和肥胖,暴露困难,且术后需引流,改为三孔法完成手术,其余均成功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7.7%,手术时间15~120 min,无术后出血、胆瘘、感染、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出院时脐部切口瘢痕小而隐藏脐凹,无可视瘢痕.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美观、疗效确切等优点,手术操作难度较传统腹腔镜手术高,应谨慎把握手术适应证,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医师开展.
作者:张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减轻子宫肌瘤切除术病人焦虑程度的效果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用标准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性沟通前后病人焦虑程度的差异.结果:通过治疗性沟通使病人的焦虑程度均有明显下降.结论:治疗性沟通对子宫肌瘤切除术病人减轻焦虑,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郝风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