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平
目的:改变泌尿外科只结扎精索静脉而保留好动脉的传统治疗模式.评价小切口腹膜后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采用局麻,回顾性分析130例精索内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130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5 min,术时未见明显出血及脏器损伤,术后平均住院6 d,随访110例,时间3~12个月,6例复发,复发率为5.5%.无1例发生睾丸萎缩或坏死.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医患均乐意接受的创新术式,损伤小、历时短、效果良好、可作为一个推广的新项目.
作者:张起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胆结石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进一步探讨胆漏预防的方法.方法:根据14例发生胆漏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胆漏的具体原因.结果:14例患者经积极抗菌消炎和引流治疗完全治愈,无1例重新手术.出现胆漏的原因有:①拔管操作欠妥;②T管放置不当;③缝合存在缺陷;④患者本身并发症的存在;⑤患者不注意保护T管.患者本身存在并发症导致胆漏在胆漏患者中占有很大比率(71.43%).结论:出现胆漏应该重在预防.应该充分认识到胆道手是可导致胆源性损伤这一事实,作为医生加强学习,熟悉胆道手术的相关操作,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对存在诸如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恶液质、长期使用激素、白血病等情况的患者更应该加强护理,从而尽量减少胆漏的发生率.
作者:余永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分析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选自2010-03~2012-03期间收拾肝硬化住院患者135例作为肝硬化组,其中合并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140例肺肝硬化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135例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为Ⅰ、Ⅱ、Ⅲ级,分析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和单纯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及不同类型肝硬化发病率比较,观察每级别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情况,并对比不同类型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并发胆囊结石发病率为4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6%.不同类型肝硬化发病率不同,三组不同类型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发病率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发病率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其中肝功能损害Ⅰ级50.79%、Ⅱ级39.22%、Ⅲ级38.10%,三个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与肝功能损伤、胆囊运动功能障碍接脾功能亢等因素有关,同时因为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漏诊,常被医生忽视,因此临床上应值得重视.
作者:夏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舒利迭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急性期均采取氧气吸入、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病情稳定后对照组应用辅舒酮吸入治疗,观察组应用舒利迭吸入治疗,两组均每次1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利迭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辅舒酮,能快速缓解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刘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对心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1-12间1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ECG)的变化.结果:126例患者中有89例心电图显示有异常改变,占总数的71.4%,其中脑梗塞异常为65.7%,脑出血异常为75.5%,蛛网膜下腔出血异常为83.3%.心电图异常以心律失常多.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可以引起心脏损害,病情越重,心脏损害发生率越高,心电图的改变越严重.
作者:陈洋;王春华;张思维;岳红梅;耿璐璐;董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2006~2011年河南省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血液标本细菌感染菌株的分布及感染优势菌的药敏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河南省新生儿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河南省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新生儿血标本检出阳性菌株采用ATB-Expression系统结合手工方法进行鉴定和MIC法药敏实验,并用纸片扩散法对其中疑难菌株实行体外药敏实验的复查和核实,药敏结果参照CLSI标准判读,将数据录入WHONET软件进行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新生儿感染血培养普通型共检出阳性菌2 232株,血培养L型共检出阳性菌24株;阳性菌分布以革兰氏阳球性菌为主,常见菌种依此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 4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83株、大肠埃希氏菌215株、肺炎克雷伯菌153株.
作者:徐豪;王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0例ASA Ι~Ⅱ级拟在全麻下行眼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喉罩-七氟醚组(实验组)和氯胺酮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体动反应,呼吸抑制,术后嗜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术后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适合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诱导快,术中安全平稳,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晓亮;刘爱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007-01~2011-12收治的142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本组B超检查127例(89.4%),静脉尿路造影(IVU)98例(69.0%),CT检查142例(100%).保守治疗103例(72.5%),手术治疗39例(27.5%).结果:本组平均住院时间(23.7±8.4)d.治愈133例(占93.7%),9例(6.3%)死于多器官损伤合并休克.106例(74.6%)随访2个月~4.6年,定期复查血压、尿常规、肾功能和IVU均正常.结论:B超检查快捷、无创,可作为首选的筛查诊断方法;CT检查是本病准确诊断与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大部分肾损伤可保守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作者:邓孙林;黎锐波;盘毅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和MRI检查在骨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并加以总结.结果:本组18例,X线平片检查漏、误诊3例(其中2例表现阴性);18例中,CT检查显示骨肉瘤的瘤骨、骨质破坏优于X线平片11例;18例中,10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骨髓腔内正常的骨髓高信号被肿瘤组织所取代,肿瘤周围骨髓和软组织内均可见水肿区,6例可见骨膜反应,3例中央发生坏死囊变.结论:X线检查简便、易行,其空间分辨率高,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方法.CT对显示结构复杂、重叠部位较多的骨肉瘤病灶有明显优势.MRI扫描在判断肿瘤的范围方面有较大优势,并能为临床定制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提供准确的依据.X线平片、CT和MRI检查三者结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对骨肉瘤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祥雏;秦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肿瘤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根据病人的心理需求改进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绝望恐惧心理、促进护患沟通、使病人能正确面对疾病,积极的配合治疗.结论:实现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在肿瘤科护理中的意义重大.
作者:罗昭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眼球后壁异物的效果.方法:对6例(6只眼)眼球穿通伤,球壁异物的眼球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观察其疗效,随诊2~12个月.结果:6例眼球穿通伤球壁异物病人视力由眼前手动恢复至0.05左右三例,恢复至0.2以上者三例.结论:眼球壁异物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为严重的屈光间质混浊,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破损、增殖.大部分患者经及时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可恢复有用的视力.
作者:宋昊刚;赵君;程笑冬;赫红丹;金奎东;王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讨论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04-03~2011-07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加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结论: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使用安全.简便,值得基层医院不具备介入治疗条件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芝会;唐婉慧;任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计划在医院感染管理督导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内容,结合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制订工作计划,检查并落实.结果:通过有计划的督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结论:重视计划,如期督导,有助于提高全院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有利于促进临床与辅助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
作者:段淑芳;马鸣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痰浊阻遏证84例,脾肾阳虚证66例)都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LDL-C均可降至正常,不同分证患者的LDL-C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脂康对于高脂血症的各项治疗效果均是非常显著的,作用机制清楚,疗效稳定,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异常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本文就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颜新;王为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包虫的CT影像识别,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肺包虫患者9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探查,同时对胸部进行X线扫描,对其CT影像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CT探查肺包虫结果显示:9例病灶中有6例单发囊性病灶,3例多发囊性病灶,可见囊性病灶中单发病灶多于多发病灶,通常肺中的病灶边缘较清晰,形状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囊内可见有子囊,且密度比较均匀.感染1例,其囊壁呈点状钙化,感染后外囊壁呈弧形钙化,其囊内密度增高且不均匀,破裂时出现的征象有:新月征、水上荷花征、飘带征.结论:CT影像对肺包虫病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包虫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在我院2009-08~2011-08间住院治疗的8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脑出血急性患者中治愈62例,有20例好转,6例死亡;在护理过程中,没有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正确的认识脑出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秀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我院外科手术566例,高血压患者262例,回顾分析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经采取一系列治疗护理措施后,262例高血压患者中246例血压下降到正常水平,效果较好.结论:围手术期对病人周密护理至关重要,在护理领域,或许没有百分之百的理想效果,但作为护理人员,需要有百分之百满意斗志,总结经验教训,是提高护理水平的必要举措.
作者:郑秀君;朱秋芸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综合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样本条件的患者1 128例.按入组时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单号为综合治疗组(I组,566人);双号为对照组(II组,562人).I组患者在接受系统的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以集中干预、个体干预、家属干预、追踪随访等形式对海洛因依赖者进行综合心理行为干预.II组患者只接受系统的治疗及一般的键康教育.治疗一年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脱失率.结果:①I组干预后生活质量(QOL)指数平均分值为83.92,II组为68.58,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I组干预后QOL平均分值为83.92,干预前平均分值69.48,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③II组治疗后QOL平均分值(68.58)与治疗前平均分值(69.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2,P>0.05).结论:MMT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家庭关系,降低脱失率.
作者:石珊;杜慎华;黄映善;蔡彦;黄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电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总结电针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将200例除外手术禁忌症的妇科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电针麻醉组)、对照组(静脉麻醉组)各100例;实验组(电针麻醉组):取双侧合谷、内关穴电针麻醉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对照组(静脉麻醉组):静脉注射0.05 mg芬太尼及2 mg/kg丙泊酚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结果:对照组:镇痛优良率88%,镇痛不全率12%,镇痛有效率100%;发生副作用率0%.对照组:镇痛优良率94%,镇痛不全6%,镇痛有效率100%;发生副作用率11%.结论:电针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效果确切、无药物毒副作用,且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
作者:吴学磊;王晓惠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