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鸿;李琼;熬静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COPD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低流量吸氧(2 L/min),治疗组给予舒利迭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2 L/min),在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同期采用生活质量评分(SGRQ)及6 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6MWT).结果:治疗12周后,所有患者肺功能指标、同期采用生活质量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优于单纯低流量吸氧.
作者:张淑霞;赵瑞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主要总结了整形外科中常用的生物材料种类及其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提论参考依据.
作者:于建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2000-01~2009-01间收治的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为初产妇,1例为双胎,发病孕周35~37周,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和黄疸等消化道症状,3例有精神症状,3例有产后出血.6例患者均有肝功异常和白细胞升高,5例有肾功异常、持续低血糖、血小板降低、凝血功能障碍.6例均为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产妇均存活.围产儿均有胎儿窘迫症状,其中存活6例,死胎1例.结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严重的少见的妊娠并发症,早期诊断、尽快终止妊娠、多学科综合支持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贞玉;张凤玲;梁雪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对心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1-12间1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ECG)的变化.结果:126例患者中有89例心电图显示有异常改变,占总数的71.4%,其中脑梗塞异常为65.7%,脑出血异常为75.5%,蛛网膜下腔出血异常为83.3%.心电图异常以心律失常多.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可以引起心脏损害,病情越重,心脏损害发生率越高,心电图的改变越严重.
作者:陈洋;王春华;张思维;岳红梅;耿璐璐;董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2006~2011年河南省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血液标本细菌感染菌株的分布及感染优势菌的药敏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河南省新生儿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河南省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新生儿血标本检出阳性菌株采用ATB-Expression系统结合手工方法进行鉴定和MIC法药敏实验,并用纸片扩散法对其中疑难菌株实行体外药敏实验的复查和核实,药敏结果参照CLSI标准判读,将数据录入WHONET软件进行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新生儿感染血培养普通型共检出阳性菌2 232株,血培养L型共检出阳性菌24株;阳性菌分布以革兰氏阳球性菌为主,常见菌种依此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 4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83株、大肠埃希氏菌215株、肺炎克雷伯菌153株.
作者:徐豪;王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需要论在ICU 的应用,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恢复健康.方法:根据马斯落的需要层次论把基本的需要放在首位,根据疾病的特点及患者的个性特征制定护理计划.结果:运用需要论对手术病人进行护理可减少并症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在ICU 护理中,通过应用马斯落的需要层次论,不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配合参与治疗和护理,极大的帮助和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李义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检测的相关性,评价其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监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86例门诊和住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其对糖尿病诊断、监控的临床意义.结果:糖尿病人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健康人,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监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艳;李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改变泌尿外科只结扎精索静脉而保留好动脉的传统治疗模式.评价小切口腹膜后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采用局麻,回顾性分析130例精索内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130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5 min,术时未见明显出血及脏器损伤,术后平均住院6 d,随访110例,时间3~12个月,6例复发,复发率为5.5%.无1例发生睾丸萎缩或坏死.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医患均乐意接受的创新术式,损伤小、历时短、效果良好、可作为一个推广的新项目.
作者:张起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对2009-10~2011-10本院60例院前急救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救设备的缺乏所占比率高,为36.6%,120的接听问题比率为10%,第一现场处置不合理26.7%,急救人员的素质不足为13.3%,救护车问题和急救程序混乱同为6.7%.与急救设备的缺乏比较,六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急救工作需要社会高度重视,基层医院全员参与,全程培训,规范行为与操作.
作者:杨光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平分为治疗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服用多酶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丸治疗.结果:治疗后第10 d与第30 d治疗组中医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0 d时,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能显著改善症状及体征,且疗效持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作者:赵会平;王会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23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经过彻底清创后使用VSD技术治疗.伴创面缺损者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植皮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经过VSD治疗后,创面均一期愈合或二期植皮后愈合.无局部并发症发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或伴软组织缺损者),效果满意.有效的专科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作者:郑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张某某,女性,13岁,初三学生,住三穗县八弓镇贵根村,反复周期性下腹疼痛,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9月余,无恶心、呕吐、腹泻、阴道流血及发热.腹痛周期为30 d左右持续1周自行缓解.昨日突发性加剧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2 h,伴恶心、呕吐.
作者:蒋至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运用质化研究方法分析疗养期间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应激状况,探讨心理行为过程,力求针对出现不同类型心理应激反应的飞行人员进行分类心理支持.方法:采用质化研究方法中的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结果:飞行事故后创伤反应类型分为表露型、休眠型和内疚型三类.结论:休眠型的来访者容易出现驱力退化;内疚型来访者对时间概念出现平行认识;到过事故现场的来访者创伤程度受具身认知影响;经历多次事故的来访者对首次创伤记忆深刻.
作者:冯琦;王煜蕙;戚菲;项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膀胱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膀胱癌病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并加以总结.结果:32例膀胱癌患者,单发29例,多发3例;诊断符合率96.8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膀胱癌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外科治疗方式、疗效及手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8~2011-01在我科住院确诊OSAHS 并行手术治疗患者306例,根据不同分型,结合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及睡眠结构,制定不同手术方案,术后随访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手术患者306例,295例术后打鼾症状明显改善,慢性缺氧症状得到缓解,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不同分型OSAHS患者,针对性采用合理手术方式,有利于术后症状缓解及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陈先锋;陈竹林;刘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分析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选自2010-03~2012-03期间收拾肝硬化住院患者135例作为肝硬化组,其中合并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140例肺肝硬化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135例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为Ⅰ、Ⅱ、Ⅲ级,分析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和单纯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及不同类型肝硬化发病率比较,观察每级别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情况,并对比不同类型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并发胆囊结石发病率为4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6%.不同类型肝硬化发病率不同,三组不同类型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发病率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发病率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其中肝功能损害Ⅰ级50.79%、Ⅱ级39.22%、Ⅲ级38.10%,三个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与肝功能损伤、胆囊运动功能障碍接脾功能亢等因素有关,同时因为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漏诊,常被医生忽视,因此临床上应值得重视.
作者:夏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的表现形式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2012-04所作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的表现形式、处理方法及转归.结果:20例合并出血中,消化道出血10例,皮肤瘀斑2例,气管切开出渗血2例,鼻出血1例,血性胸水1例,牙龈出血1例,深静脉置管处渗血3例,同时有两个部位出血2例.上述病例经采用适当方法止血后,出血均止住.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的表现形式多样,其处理方法因出血部位而有不同,止血效果一般良好.
作者:冯黔灵;彭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野菊花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盆腔炎症包块患者,于非经期口服少腹逐瘀颗粒联合直肠放置野菊花栓,连用半月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随访观察炎症包块缩小情况.结果:痊愈23例(38.3%),好转34例(56.7%),无效3例(5.0%)(后改为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57例(95.0%).结论:少腹逐瘀颗粒联合野菊花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翠婷;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异常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本文就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颜新;王为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和MRI检查在骨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并加以总结.结果:本组18例,X线平片检查漏、误诊3例(其中2例表现阴性);18例中,CT检查显示骨肉瘤的瘤骨、骨质破坏优于X线平片11例;18例中,10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骨髓腔内正常的骨髓高信号被肿瘤组织所取代,肿瘤周围骨髓和软组织内均可见水肿区,6例可见骨膜反应,3例中央发生坏死囊变.结论:X线检查简便、易行,其空间分辨率高,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方法.CT对显示结构复杂、重叠部位较多的骨肉瘤病灶有明显优势.MRI扫描在判断肿瘤的范围方面有较大优势,并能为临床定制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提供准确的依据.X线平片、CT和MRI检查三者结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对骨肉瘤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祥雏;秦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