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张瑞岭;郑建英;王任才;高峰;徐伟

关键词:胫骨平台, 骨折, 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8例,术后24h后开始行CPM膝关节功能训练.Schatzker分型,Ⅳ型15例,Ⅴ型11例,Ⅵ型12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27.2个月(6~5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 17周,平均13.2周,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2周膝关节屈曲平均100.0°(75°~130°);后随访时膝关节屈曲平均118.5°(85°~130°),膝关节HSS评分平均88.5分(80~ 100分).结论: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呼吸机使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2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住院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护理效果观察.结果:27例患者均成功撤机出院;一例改为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出院患者的呼吸功能、活动耐力、生活质量等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气道护理及舒适护理、营养支持治疗等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秀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规范化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术辅助选择性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配合中医药的疗效.方法: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行改良大骨瓣开颅术辅助选择性亚低温治疗62例;B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常规治疗34例.术后均配合中医药治疗.根据预后评分(GOS)评价病人预后.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3各月.A组恢复率为60%,与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重残率7%,低于B组(P<0.05);A组死亡率15%,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开颅术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选择性亚低温治疗具有脑保护功能,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恢复良好率;术后中医参与治疗,使意识恢复加快,并发症减少.改良大骨瓣开颅术辅助选择性亚低温中医药参与的联合治疗,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重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永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3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0 mg/m2,静脉滴注,第1d,THP 60 mg/m2,快速静滴,第1d,21 d一周期,总共观察3个周期.结果:多西他赛联合THP的总有效率(CR+ PR)为56.25%,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脱发和白细胞减少.结论:西他赛联合THP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较好,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因此联合使用多西他赛和THP是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明瑞;牛建生;师福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肺透明膜病36例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36例PS治疗病例,分为治愈与死亡两组,分析影响PS疗效的因素.结果:影响PS疗效因素分别为酸中毒、早产、低体重、使用剂量、合并并发症.结论:在PS治疗中应纠正酸中毒及高碳酸血症,使用足量PS,并注意预防肺部感染、肺出血,颅内出血、HIE等并发症.

    作者:周杏花;宋文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本组65例,伤口一期愈合54例,皮瓣坏死,创面换药及植皮10例,皮瓣坏死骨外露形成骨髓炎1例.骨折均愈合,时间为3~14个月,平均为6个月,无成角或短缩畸形.本组疗效满意.结论:伤口彻底清创处理以及采用内和(或)外固定方法以及一期闭合伤口,伤口内置负压引流等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至关重要.

    作者:王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后肺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及进展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炎症因子参与了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的损伤过程,瘦素(Leptin)作为肥胖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产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体内可能参与多种代谢的调节,瘦素通过调控促炎症因子,从而对肺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IL-4,IL ~ 10作为抑炎因子在肺损伤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姚艳敏;徐彤彤;武琦;吕祥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胫骨极远端近关节面部位骨折

    目的:分析和观察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胫骨极远端近关节面部位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外固定治疗.结果:17例病人经过平均13个月随访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去除外固定支架时间平均5个月.1例病人针道深部慢性感染,窦道刮除后置管闭合冲洗痊愈.2例病人术后3处针道浅部感染,换药、抗炎愈合.所有病人踝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良好,无畸形.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胫骨极远端近关节面部位骨折操作简单,效果佳,愈合快.

    作者:杭如群;张建华;李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航空人员乳头状膀胱上皮肿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东航安全员,总飞行时间3000h左右.2010-09-12突发右肾绞痛,B超提示右肾结石伴积水,右输尿管扩张,膀胱三角区实质性肿块,考虑膀胱肿瘤28 mm×15 mm×18 mm,尿常规(-).于9月16日行膀胱镜检查,活检病理示膀胱内翻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小区呈恶性潜能未定尿路上皮肿瘤.后9月27日再次入院,于28日行膀胱镜TURBt术,29日出院.

    作者:王芳;阮亚;王志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锥颅置管引流与尿激酶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38例

    我院自1995-05~2010-05采用锥颅硬膜下血肿穿刺置入硅胶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38例,并在置入引流管后根据血肿引流情况,必要时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8例,男192例,女46例,年龄38~88岁,平均63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者216例,病程18~186 d,平均36.5 d.

    作者:代永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宫内节育器取器困难问题探讨

    目的:解决常规方法取宫内节育器(IUD)困难的问题.方法:对23例取IUD失败患者采用宫腔镜系统取IUD.结果:均一次取IUD成功.手术时间(6.12±0.53)min,出血量≤6 mL,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宫腔镜系统取IUD效果好、安全.

    作者:段辉;杨洋;王涛;陶素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鹳草的研究进展

    本文以国内外有关老鹳草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对老鹳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指出老鹳草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和抗菌、抗病毒、止泻、抗氧化、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也较为广泛应用,值得深入研究其机理.

    作者:何文涛;金哲雄;王宝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汉中地区受血者不规则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受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进一步鉴定其特异性.结果:本院4 316例受血者检出不规则抗体19例,其中抗-E8例,抗-C3例,抗-e3例,抗-c1例,抗-Ce 1例,抗-M1例,抗P1 1例,阳性率0.44%.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尤其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尤为重要,对保证安全输血,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玖平;陈利红;杨皓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下颌阻生智齿原位移植技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临床研究部分下颌阻生智齿原位移植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病例,拍片测量.征得患者同 意,对移位后牙位正,固位好的牙齿予以保留.结果:3例患牙得以存活保留,随访半年以上效果满意.结论:下颌阻生智齿移植后,间隙足够,牙轴竖直,固位可靠者,可予保留.提高术前可保留的预见性精确测量,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作者:吕裔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Zeus麻醉机自动全禁闭目标控制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Zeus麻醉系统自动全紧闭目标控制麻醉效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自动全紧闭目标控制麻醉组(Auto control),Ⅱ组为全紧闭控制麻醉组(Fresh gas control)各45例,记录在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T3),人工气腹建立后(T4)胆囊切除后(T5)拔除气管导管时(T6)的SDP、DBP、HR、PET CO2、BIS值及两组七氟烷的用量.结果:与T0时点比较,T1时点SDP、DBP、HR、BIS下降(P<0.05),T2时点SDP、DBP、HR、BIS下降(P<0.05),T3、T4、T5时点SDP、DBP、HR、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6时点SD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S值Ⅰ、Ⅱ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eus麻醉系统自动全紧闭目标控制麻醉效果可靠,可以达到节约麻醉药物,减少手术室内的污染.

    作者:贾洪峰;刘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士责任制在循环内科抢救室的应用

    循环内科抢救室患者病情重,护理工作难度大.如何让抢救室护理工作质量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要求,对护理管理者是个挑战.我院循环内科自2010-04起,在抢救室实施护士责任制的护理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循环内科抢救室达到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要求,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雅男;刘建红;李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科近5年来100余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116例患者成功解除了尿液梗阻症状,均痊愈出院.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全面的出院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永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血清SOD和MD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变化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用分光光度计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3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前后SOD活性、MDA的水平.结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治疗前SOD活性低于治疗后SOD活性(P<0.01);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治疗前MDA的水平高于治疗后的水平(P<0.05).结论:氧化失衡存在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中,SOD和MDA可能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鲁世荣;赵杨;秦晓霖;赵健;王雷;魏巍;王春光;王广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湿敷配合微波理疗治疗鼻前庭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湿敷配合微波理疗治疗鼻前庭炎的疗效.方法:对50例急、慢性鼻前庭炎患者行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湿敷配合微波理疗治疗,统计有效率.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年.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湿敷配合微波理疗治疗鼻前庭炎治愈42例,占84%;有效8例,占16%.总有效率100%.结论: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湿敷配合微波理疗治疗鼻前庭炎价格低廉,经济上易承受;操作简单,病人无痛苦;疗效确切,治疗时间短;无明显副作用.经过临床观察实践证实,此治疗方法行之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钱劲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早产低体重儿的临床护理

    本文通过对74例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早产低体重儿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借鉴的措施,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邸建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不同配伍方式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术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40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100例.均在术前3d口服米非司酮2次/d,每次25mg,术前2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A组600 μg、B组400 μg、C组200 μg、D组不放置.比较四组取环成功率、取环时间、术中宫颈扩张情况、腹痛情况、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与D组比较,A、B、C三组取环成功率高,取环时间短,术中宫颈扩张有效率高,腹痛发生率低,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术可有效扩张宫颈,减轻患者痛苦,明显提高取环成功率.佳配伍剂量及方法为术前3d口服米非司酮2次/d,每次25mg,术前2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

    作者:陈蓉;翟凤云;孙宏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