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建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强力宁100~160 mL,丹参注射液10~20 mL,门冬氨酸钾镁20 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肌苷片、肝泰乐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50 mg加入0.9%生理盐水30 mL中缓慢静注,每日1次,一般用药2周,必要时间隔1周后再用2周,同时口服消炎利胆片,每次6片,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退黄时间也明显较对照组缩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显,且方法简便、安全,价格低廉,易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比色法对4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进行血清Hcy水平测定,并与4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水平(21.42±3.19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2.04±2.46 μmol/L).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预测脑梗死发生、发展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婧;李晓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术辅助选择性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配合中医药的疗效.方法: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行改良大骨瓣开颅术辅助选择性亚低温治疗62例;B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常规治疗34例.术后均配合中医药治疗.根据预后评分(GOS)评价病人预后.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3各月.A组恢复率为60%,与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重残率7%,低于B组(P<0.05);A组死亡率15%,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开颅术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选择性亚低温治疗具有脑保护功能,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恢复良好率;术后中医参与治疗,使意识恢复加快,并发症减少.改良大骨瓣开颅术辅助选择性亚低温中医药参与的联合治疗,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重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永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解决常规方法取宫内节育器(IUD)困难的问题.方法:对23例取IUD失败患者采用宫腔镜系统取IUD.结果:均一次取IUD成功.手术时间(6.12±0.53)min,出血量≤6 mL,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宫腔镜系统取IUD效果好、安全.
作者:段辉;杨洋;王涛;陶素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合并症、防止高血压急症和至残,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 ~ 2011年间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辅导、生活方式和用药安全指导等护理支持,其突发意外情况和住院率优于常规治疗.结论:高血压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果,只有根据患者的不同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文化程度不同等,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护理指导,更好的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作者:黄静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支架外固定联合局部转移皮瓣在修复伴皮肤缺损胫腓骨开放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胫骨或胫腓骨开放骨折伴皮肤缺损患者61例,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19例.观察组急诊清创、支架外固定骨折,一期或二期局部转移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对照组急诊清创、骨折内固定后直接缝合撕裂的皮肤.结果:观察组39例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2例瘢痕愈合,1例出现感染.对照组11例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8例发生皮肤及软组织缺血、坏死.结论:支架外固定联合局部转移皮瓣手术修复胫腓骨开放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宏魁;张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晚期癌症虽然身体极度衰弱但多数患者神志清醒,心理状态复杂多变,患者同时要忍受躯体及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本文根据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从6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心理护理的目的和方法,如何让患者以客观平静的心情接受现实,正确对待现实,消除不良情绪,建立正确的死亡观.护士要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家属,使人间充满温情,使逝者死而无憾,安祥地走向人生旅途的终点.
作者:叶慧琴;叶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索CD44v6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与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2002-01 ~2005-12手术切除甲状腺标本的存档腊块.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对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运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6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CD44v6有44例表达,阳性率为73.3%.结节性甲状腺肿CD44v6无阳性表达.肿瘤组织的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经过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32.593,P<0.01).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强度与病灶的单发与多发病灶、有与无颈淋巴结转移相关,与肿瘤直径无关.结论:CD44v6可以用于了解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行为,评估其转移潜能,在甲状腺癌治疗决策、预后评估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庆涛;张东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培养全科军医对于提高基层部队卫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军队战时、平时卫勤保障的工作实际出发简述了全科医师在部队基层医疗机构中的生存状况及在基层部队中发展全科医师队伍的必要性,并就全科军医培训的课程设置、现有人员的转岗培训、士官队伍建设等具体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周英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院自1995-05~2010-05采用锥颅硬膜下血肿穿刺置入硅胶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38例,并在置入引流管后根据血肿引流情况,必要时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8例,男192例,女46例,年龄38~88岁,平均63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者216例,病程18~186 d,平均36.5 d.
作者:代永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α-2b干扰素+乙肝健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①α-2b干扰素粉剂100万u,第1个月每日1次,第2个月隔日1次,第3个月每周2次,肌肉注射.3个月为1个疗程;②口服护肝药物肌苷片,维生素C片,ATP片;③乙肝健(AB片)A、B片各2片,每日3次,口服,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36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2.3%.结论:乙肝健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可供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杨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小腿中下段皮肤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恶性肿瘤8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部分水泡形成;1例皮缘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本组肿瘤切除范围大局部无复发、皮瓣外形美观、感觉良好、行走功能良好.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皮肤及软组织肿瘤切除术后皮瓣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可重建感觉,皮瓣成活率高,是小腿中下段皮肤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切术后创面的理想选择.
作者:刘丰虎;张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罗红霉素在ICU中治疗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05 ~2011-07间的住院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罗红霉素;对照组24例,给予左氧氟沙星,两组总疗程皆为7 ~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80.77,对照组细菌清除率4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和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罗红霉素能更有效得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清除细菌效果较满意,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伏添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为了探讨复方甘石创愈散对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作用和效果.方法:采用红霉素基质纱条加复方甘石创愈散外用,治疗肛痿术后创面40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创面愈合时间平均15d,对照组平均23d.结论:复方甘石创愈散对肛瘘术后创面有活血生肌,散结愈溃的功效.
作者:李渭华;李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65例,正常对照组55例,分别检测其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胱抑素.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单纯糖尿病组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及胱抑素C差异显著(P<0.01),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组经辛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CysC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水有很好的相关性,是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且可以作为肾功能好转的指标.
作者:郭武辉;张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科近5年来100余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116例患者成功解除了尿液梗阻症状,均痊愈出院.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全面的出院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永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唑林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比较.结果:左氧氟沙星痊愈18例,显效13例,进步4例.头孢唑林钠痊愈9例,显效10例,进步11例,无效2例.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头孢唑林钠.
作者:徐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不同配伍方式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术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40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100例.均在术前3d口服米非司酮2次/d,每次25mg,术前2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A组600 μg、B组400 μg、C组200 μg、D组不放置.比较四组取环成功率、取环时间、术中宫颈扩张情况、腹痛情况、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与D组比较,A、B、C三组取环成功率高,取环时间短,术中宫颈扩张有效率高,腹痛发生率低,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术可有效扩张宫颈,减轻患者痛苦,明显提高取环成功率.佳配伍剂量及方法为术前3d口服米非司酮2次/d,每次25mg,术前2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
作者:陈蓉;翟凤云;孙宏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炎症因子参与了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的损伤过程,瘦素(Leptin)作为肥胖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产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体内可能参与多种代谢的调节,瘦素通过调控促炎症因子,从而对肺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IL-4,IL ~ 10作为抑炎因子在肺损伤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姚艳敏;徐彤彤;武琦;吕祥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湿敷配合微波理疗治疗鼻前庭炎的疗效.方法:对50例急、慢性鼻前庭炎患者行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湿敷配合微波理疗治疗,统计有效率.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年.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湿敷配合微波理疗治疗鼻前庭炎治愈42例,占84%;有效8例,占16%.总有效率100%.结论: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湿敷配合微波理疗治疗鼻前庭炎价格低廉,经济上易承受;操作简单,病人无痛苦;疗效确切,治疗时间短;无明显副作用.经过临床观察实践证实,此治疗方法行之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钱劲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