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后肺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及进展

姚艳敏;徐彤彤;武琦;吕祥威

关键词:急性肺血栓检塞症, 保护机制, 瘦素, 炎症因子
摘要:大量研究资料显示炎症因子参与了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的损伤过程,瘦素(Leptin)作为肥胖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产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体内可能参与多种代谢的调节,瘦素通过调控促炎症因子,从而对肺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IL-4,IL ~ 10作为抑炎因子在肺损伤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联合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罗红霉素在ICU中治疗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05 ~2011-07间的住院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罗红霉素;对照组24例,给予左氧氟沙星,两组总疗程皆为7 ~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80.77,对照组细菌清除率4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和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罗红霉素能更有效得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清除细菌效果较满意,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伏添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本组65例,伤口一期愈合54例,皮瓣坏死,创面换药及植皮10例,皮瓣坏死骨外露形成骨髓炎1例.骨折均愈合,时间为3~14个月,平均为6个月,无成角或短缩畸形.本组疗效满意.结论:伤口彻底清创处理以及采用内和(或)外固定方法以及一期闭合伤口,伤口内置负压引流等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至关重要.

    作者:王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锝[99m Tc]植酸盐肝脾显像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残余脾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锝[99mTc]植酸盐肝脾显像在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残余脾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行锝[99mTc]植酸盐肝脾显像.能峰设置在140 Key,矩阵256×256,放大倍数1.5,总计数设定1000K.锝[99mTc]植酸盐111~185 MBq(3 ~5 mCi)静脉注射后30~60 min分别行前位,后位,左侧位及右侧位显像.常规取后位图利用计算机ROI(感兴趣区)技术测量残余脾/肝放射性计数比.测量后位脾长径和横径,左侧位横径.结果:残余脾/肝比值小于20%者15例,15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均恢复正常;残余脾/肝比值大于50%者3例,多体位测量残余脾横径和长径仍大于正常脾,需行再次栓塞术治疗;其余5例残余脾/肝比值在20%~50%,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术前均升高,可再次栓塞治疗.结论:残余脾越大,残余脾/肝比值越高,脾功能亢进越严重;残余脾越小,比值越低,脾功能亢进改善越明显.此方法简便,可为疗效的评价及再次栓塞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高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TNF-a,IL-6,CRP的血清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血清中TNF-a,IL-6,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中毒患者157例,其中合并心肌损害88例,入院第二天抽血测血清中TNF-a,IL-6,CRP的浓度.结果:中毒组非心肌损害组和心肌损害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TNF-a,IL-6,CRP水平均升高且有显著差异(P<0.01);心肌损害组和非心肌损害组比较,两组3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心肌损害组随心肌损害程度3项指标升高,其中重度分别和中度、轻度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炎性因子参与了急性中毒发生和发展过程,在合并心肌损害时并进一步表达,程度与病情轻重呈相关性,即病情越重,其含量越高.

    作者:毕玉磊;胡英华;赵彦辉;邱丽丽;马龙;冯克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Zeus麻醉机自动全禁闭目标控制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Zeus麻醉系统自动全紧闭目标控制麻醉效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自动全紧闭目标控制麻醉组(Auto control),Ⅱ组为全紧闭控制麻醉组(Fresh gas control)各45例,记录在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T3),人工气腹建立后(T4)胆囊切除后(T5)拔除气管导管时(T6)的SDP、DBP、HR、PET CO2、BIS值及两组七氟烷的用量.结果:与T0时点比较,T1时点SDP、DBP、HR、BIS下降(P<0.05),T2时点SDP、DBP、HR、BIS下降(P<0.05),T3、T4、T5时点SDP、DBP、HR、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6时点SD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S值Ⅰ、Ⅱ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eus麻醉系统自动全紧闭目标控制麻醉效果可靠,可以达到节约麻醉药物,减少手术室内的污染.

    作者:贾洪峰;刘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术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8例,术后24h后开始行CPM膝关节功能训练.Schatzker分型,Ⅳ型15例,Ⅴ型11例,Ⅵ型12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27.2个月(6~5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 17周,平均13.2周,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2周膝关节屈曲平均100.0°(75°~130°);后随访时膝关节屈曲平均118.5°(85°~130°),膝关节HSS评分平均88.5分(80~ 100分).结论: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作者:张瑞岭;郑建英;王任才;高峰;徐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针刺与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观察针刺与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针刺与隔姜灸特定输穴的治疗.结果:60例中,临床痊愈36例(60%),好转18例(30%),无效6例(10%),总有效率90%.结论:针刺与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作者:孙建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青光眼患者56例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青光眼诱发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依从性,降低青光眼的复发率,有效维持患者的视功能.方法:随机对56例青光眼住院患者发病诱因进行资料分析并与护理干预.结果:青光眼发病诱因虽然很多,但情绪及心理变化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青光眼是一种致盲率极高的眼病,认清青光眼发病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避免视功能进一步受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任国丽;范兴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小腿中下段皮肤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恶性肿瘤8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部分水泡形成;1例皮缘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本组肿瘤切除范围大局部无复发、皮瓣外形美观、感觉良好、行走功能良好.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皮肤及软组织肿瘤切除术后皮瓣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可重建感觉,皮瓣成活率高,是小腿中下段皮肤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切术后创面的理想选择.

    作者:刘丰虎;张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易感因素,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01 ~2010年本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感染例次率为,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高,其次为泌尿道,危险因素以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使用呼吸机为多.结论:预防呼吸杌管路感染、留置导尿管感染、规范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护易感宿主、开展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红侠;海燕;解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科近5年来100余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116例患者成功解除了尿液梗阻症状,均痊愈出院.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全面的出院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永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晚期癌症虽然身体极度衰弱但多数患者神志清醒,心理状态复杂多变,患者同时要忍受躯体及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本文根据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从6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心理护理的目的和方法,如何让患者以客观平静的心情接受现实,正确对待现实,消除不良情绪,建立正确的死亡观.护士要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家属,使人间充满温情,使逝者死而无憾,安祥地走向人生旅途的终点.

    作者:叶慧琴;叶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内窥镜下止血夹在活动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内镜止血已越来越成为首选的止血方法之一.而目前止血方法有:包括内窥镜直视下进行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或硬化剂、局部喷洒止血药物、微波烧灼、止血夹止血、高频电凝止血和高频氩气止血等.止血夹止血具有创伤小、止血速度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疗效确切,已成为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现将我院近3年来应用的临床病历总结如下.

    作者:刘仁哲;杨雯;张丹梅;赵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基层军医的全科之道

    培养全科军医对于提高基层部队卫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军队战时、平时卫勤保障的工作实际出发简述了全科医师在部队基层医疗机构中的生存状况及在基层部队中发展全科医师队伍的必要性,并就全科军医培训的课程设置、现有人员的转岗培训、士官队伍建设等具体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周英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糖耐量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已确诊冠心病的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方法: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4例(心绞痛39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统计糖尿病(DM)及糖耐量异常(IGT)的发生率.结果:54例患者中仅有5.6%(3例)已确诊DM,而经OGTT新发现37.0%(20例)DM患者和24.1%(13例)IGT患者.结论:冠心病患者伴发糖尿病比率高,冠心病患者应常规行OGTT检查.

    作者:张明;郑晓玲;骆世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期消化性溃疡用药的合理选择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的多发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期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呈增加趋势.据统计65岁以上胃溃疡发病率为5.2%,70岁以上增加至8.5%,并且因其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极易被忽视,因而,合理选择临床用药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何发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下颌阻生智齿原位移植技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临床研究部分下颌阻生智齿原位移植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病例,拍片测量.征得患者同 意,对移位后牙位正,固位好的牙齿予以保留.结果:3例患牙得以存活保留,随访半年以上效果满意.结论:下颌阻生智齿移植后,间隙足够,牙轴竖直,固位可靠者,可予保留.提高术前可保留的预见性精确测量,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作者:吕裔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胎头吸引术失败36例原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术失败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胎头吸引术失败36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失败原因及处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胎头吸引术失败36例.胎头吸引术2次或以上失败后改行剖宫产36例,术后母亲及新生儿均健康33例;新生儿窒息1例,其中母亲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死亡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和母亲由于有高血压病史死亡1例.结论:严格把握胎头吸引术助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增加自然分娩,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苏群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儿科合理用药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时期,中枢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都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否能安全用药,与诊断是否正确、药物选择配伍是否合理、剂量是否准确、给药途径是否合理均相关,而人的因素是首位的.所以儿童的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药师要树立高尚的药德,护士要“三查七对”,确保儿童的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刘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LEEP刀用于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01~12在本所做LEEP刀治疗的236例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10 min,出血2~6 mL,连续观察2个月,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一次性治愈率为97%,总有效率为100%.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行,是治疗宫颈糜烂的理想的方法.

    作者:乔长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