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附100例报告)

郝春芳;齐永彬

关键词:全静脉麻醉, 人工流产痛, 镇痛
摘要:目的:观察全静脉麻醉镇痛用于人工流产痛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妊娠14周以内,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宫内孕患者,随机分为镇痛组100例,对照组100例.镇痛组:行人工流产术时静脉推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对照组:行人工流产术时不用镇静镇痛药物.分别观察患者疼痛反应、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出血等情况.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显著,有效率达100%,术中患者疼痛反应、人工流产综合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术中出血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静脉麻醉镇痛用于治疗人工流产痛具有起效快、苏醒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对手术出血量和子宫收缩无明显影响,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角膜炎的临床护理

    角膜溃疡是较常见的致盲疾病,轻度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重者可引起失明.常见于于细菌性,真菌性,绿农杆菌性感染.主要由外伤引起或邻居组织疾患直角膜上皮损伤,引起角膜血管网扩张及白细胞侵入,形成角膜侵润,上皮脱落,组织损伤.在治疗过程中也给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历清爽;肖春丽;石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静脉入壶催产素缩短第三产程减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方法:选2007-01~2008-12的孕足月、单台、头位、无高危因素的经阴道分娩的560例初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待孕妇宫口近开全时建立开放的静脉通路(5%葡萄糖液或0.9%生理盐水液).观察组在胎儿肢体全部娩出后立即入壶催产素20u,对照组不用药.记录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缩短,产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的例数减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胎儿娩出时立即静脉应用较大剂量的催产素,使第三产程缩短,产后2 h出血减少(24 h出血明显减少).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我们基层医院.静脉入壶催产素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作者:栾淑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

    目的:探讨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10~2009-11入住我科并行颅骨缺损修补术80例,其中使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49例,传统普通钛网修补31例,调查每例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满意度及统计不同手术材料相应手术时间.结果: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手术时间为50.2 min~72 h,平均为60.4 min,术后外观满意度为98%;传统手工钛网塑形修补术耗时1.5~100 min,平均83.5 min,术后外观满意度为84%.两种材料在手术耗时及病人术后外观满意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耗时短且具有术后病人外观满意度高的特点.结论:采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能大限度恢复患者外形,提高病人对术后外观的满意程度,简化操作程序,减少手术时间,是一种值得推荐应用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

    作者:黄小山;杨炳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中医药在我国用于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仍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欢迎.

    作者:孙维佳;贺秀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0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的宣教、指导,辅以心理支持,患者主动说出疼痛的经历,使护士获得患者疼痛的客观资料.并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结果:实施中西医护理,有效地控制术后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痛苦,使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得以缓解.结论:及时掌握了术后患者疼痛的客观资料,实施相应的护理,达到及时镇痛,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林玉静;闫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探讨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手术方式

    目的:探讨阑尾坏疽穿孔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4~2008年我院78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阑尾坏疽穿孔86例.结果:除4例因阑尾根部较为严重坏疽,回盲部处理不理想而放置腹腔烟卷引流以观察有无粪漏之外,无1例因未放置腹腔引流管而并发腹腔脓肿.结论:说明急性阑尾炎穿孔只要术中脓液擦洗干净、阑尾残端处理满意、选用有效抗生素,术后无需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

    作者:刘茂温;宋智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羟丁酸钠对氯胺酮诱导小鼠产生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对氯胺酮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方法:受试小鼠40只随机分入氯胺酮与生理盐水组(KS组),氯胺酮与羟丁酸钠合用组即KO1组、KO2组和KO3组(羟丁酸钠剂量分别为50、100、150 mg/kg),接受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试验,观察分析受试小鼠用药前后的位置偏爱情况.结果:与KS 组相比,羟丁酸钠各组白箱停留时间增长.结论:羟丁酸钠与氯胺酮协同诱导小鼠产生条件性位置偏爱,提示两者能协同增强精神依赖性.

    作者:严涛;司振强;何珂;陶伟荣;张一肖;苏锦文;戴体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眼挫伤黄斑损害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眼挫伤所致黄斑损害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requency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图像特征.方法:对34眼眼外伤患者进行FD-OCT扫描检查.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结果:外伤眼急性期黄斑区OCT图像主要表现为: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色素上皮脱离、视网膜内出血及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变薄.回复期黄斑区OCT图像主要表现为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变薄、黄斑区增生膜形成、黄斑裂孔.结论:眼挫伤黄斑损害的OCT图像可以提供黄斑区解剖结构改变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对病变进行诊断及全面评估.

    作者:孙丹宇;刘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住院ICU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

    人是一个由生理、心理、社会所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与其周围变动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当两者均处在动态平衡时,个体身心倾向于健康,而内外环境失衡时,人的完整性就会被破坏,健康便会出现问题.因此,在ICU的特殊环境下,护理人员在照顾这些身体健康严重受创病人的时候,不仅要减轻病人的躯体上的不适,同样要关注病人心理上的问题.

    作者:陈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建立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之浅见

    中药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已经知道了许多与中药部分疗效有关的成分和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如何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增补的质量标准,是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加强传统质量标准的现代研究,提高其客观性、可行性、权威性,保证中药饮片达到传统的质量要求.是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的重要环节,是不可能短期超越的一个过程,应该引起充分的注意.

    作者:朱秀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提升临床医学实验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

    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除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外还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在校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又是培养优秀医务工作者的重要途径.在这条途径上实验教师又应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些中职卫校中实验教师在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就中职卫校提高临床医学实验教师专业素质的不足和对策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川穹嗪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川穹嗪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用川穹嗪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观察组)和维脑路通(对照组)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尤以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川穹嗪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治疗ACI疗效优于维脑路通.

    作者:王立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128例的护理

    通过对128例肺心病临床护理的回顾,深感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的重要性.结合病例,复习文献,对肺心病患者观察护理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尤其对常见的心律失常、心衰、肺性脑病3大并发证的观察护理及处理等进行了分析.

    作者:伊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曲方丝弓矫治开(牙合)27例报告

    开(牙合)是临床上难矫治易复发的一类错(牙合)畸形.大多数开(牙合)是由于后牙齿槽骨发育过度而非前牙萌出不足,传统的固定矫治伸长前牙容易而压低后牙困难,疗效较差反弹率高.

    作者:钟正华;陈竹林;焦学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持续声门下吸引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目的:观察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机械通气(MV)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ICU 72例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收集口咽部、声门下、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机械通气5 d内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声门下分泌物培养革兰阳性致病菌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和延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钟耀区;吴思仿;林传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经腹肌瘤切除术与子宫切除术手术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经腹肌瘤切除术与子宫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我院自2008-05~2009-12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腹手术方法,对比肌瘤切除术与子宫切除术的差异.结果:子宫切除术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中失血量均多于肌瘤切除术,但肌瘤切除术有复发的可能.结论: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病例施行不同的术式收到的效果各异.

    作者:臧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柴胡加黄连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分析

    小柴胡汤始载于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所组成.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生姜补中和胃,以杜内传太阴之路.此方遣药精当,配伍有度,虽治在肝胆,但又旁顾脾胃,可使枢机畅利,脾胃安和,三焦疏达,内外宣通,则半表半里之邪得解,诚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良方.笔者将其加味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经62例患者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刘卫华;张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奇特的单增李斯特菌

    单增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 LM)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本文通过认识单增李斯特菌流行现状、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机体对其抗感染免疫的特殊性,来增强人们对单增李斯特菌的防控意识,制定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单增李斯特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作者:宋爱莉;杨左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喘乐宁雾化吸入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雾化吸入喘乐宁在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急性发作的住院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吸氧、静脉滴注抗生素抗感染、茶碱类平喘、化痰、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溶液,每次2 mL加4 mL生理盐水,吸氧流量3 L/min,2次/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咳嗽、喘憋症状肺部干湿啰音改善(或消失)时间及疗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雾化吸入喘乐宁溶液无明显不良反应及临床禁忌证,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常规用药之一.

    作者:孟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71例临床观察

    秋季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消化道疾病,好发于秋冬季.临床上无特效治疗方法,以防治脱水酸中毒、代谢紊乱和对症治疗为主.自2007-03~2009-10笔者以连理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7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