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午平;罗绍凯;李娟;双跃荣
目的:探索简易安全中长期保存供体角膜方法,评价保存后角膜内皮细胞活性为临床提供优质角膜材料.方法:建立简易中期保存液,深低温保存法保存大鼠角膜.将60只大鼠眼随即分为3组.分别为湿房保存,中期保存液和深低温保存.采用活性染色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评价.判定3种方法保存的角膜内皮细胞的活性状态.结果:使用中期保存液和深低温保存后复温的角膜植片内皮细胞密度和活性率与湿房保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简易中期保存液和深低温保存后角膜具有较好的内皮细胞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喆;周明波;李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近年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癌症诊疗费高居各病之首,导致部分患者因看不起病而放弃治疗在家等死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对 47例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干预, 男30例,女17例.年龄31~88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食管癌4例;胃癌7例;肺癌10例;肝癌13例;结肠癌7例;脑瘤3例;淋巴细胞癌3例,全部病例均根据病情采用姑息性治疗、支持疗法、对症处理和细致的护理及亲切的关怀,提高晚期癌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病人能接受正确的治疗和对待死亡,全面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陶桂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腹式全子宫切除后病人留置镇痛泵的尿潴留情况及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后病人留置镇痛泵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分别于术后24 h取镇痛泵和术后29 h取导尿管.对照组28例,于术后24 h同时取镇痛泵和导尿管,对比两组尿潴留及经护理后重新留置导尿管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取导尿管后5 h内能自解小便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新留置导尿管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式全子宫切除后病人取镇痛泵5 h后再取导尿管,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王红霞;陶海英;芦文婷;侯金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40例收到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有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显著降低.结论:丙戊酸钠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安全有效.
作者:马学森;戚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眩晕在内科较为常见,以中老年人及女性多见.我们在2005-01~2007-10,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商品名普乐林注射液,烟台鲁银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眩晕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枫;贾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东区职工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特点.方法:采取整体抽样方法, 从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东区2008年进行体检的在职职工中随机抽取1 000名,采用IDF 2005年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总患病率为9.5%,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3.1%和2.6%,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长,代谢综合征表现以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为主.结论: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东区职工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应引起重视与干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中心性肥胖为空导院代谢综合征成人发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琳;王洛;刘彤;赵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6-08~2009-10,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40例,男110例,女130例.年龄16~80岁,平均42.3岁.结石直径5~14 mm,其中上段结石25例,中段结石80例,下段结石135例.手术后均留置D-J管.结果:输尿管下段结石均1次成功取出100%(135/135),中段结石成功率95%(76/80),上段结石成功率80%(20/25).总体成功率96.7%(231/240).其中3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后,正常分娩.无泌尿系感染发生.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张福庆;马嵘;李文华;杨光;丁峰;张川;赵志利;曹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通过了解32例乳腺癌术后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状况,发现心理问题.护理人员抽出时间倾听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真实感受,及时、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缓解了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压力,有效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陈长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治疗肾囊肿又多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008~2010-01,我院对25例肾囊肿病人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疗效满意.
作者:黄国英;王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大剂量沐舒坦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重症肺炎新生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两组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管鼻塞式CPAP通气,其参数设定为流量6-8 L/min,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0.4~0.6,压力0.67~1.067 kPa,治疗组在CPAP基础上,静脉输注沐舒坦30 mg/(kg·d),分四次由输液泵输入,至少5 min/次观察两组治疗1、12、24、48、72 h后临床表现及血气变化,比较PaO2及PaCO2、OI 变化.结果:治疗组50例经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血PaO2升高,PaCO2下降,氧合参数明显增加,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疗效及血气、氧合指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鼻塞式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能改善通气及氧合.早期应用可避免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率.
作者:朱晓芳;毛利平;周艳玲;陈玲;刘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铋剂两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方法:将5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治疗组)和枸橼酸铋钾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3联组有较理想的Hp感染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且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马凯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对产时补钙防治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对头先露,经检查估计可以经阴道分娩者,在宫口开全后,用5%葡萄糖100 mL加入10%葡萄糖酸钙10 mL,25 min内滴完.胎儿娩出后加用缩宫素20 IU点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6例,观察组出血量在500~1 000 mL4例,对照组11例,出血量>1 000 mL3例,观察组病例及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静脉点滴10%葡萄糖酸钙后产期无任何不适,产时宫缩乏力而出血的病例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作者:韩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炎性疾病,本病的特点是椎间盘及椎弯结缔,组织的广泛骨化而导致脊椎强直,并可形成较严重的驼背.AS的早期临床表现复杂,缺少特征性,诊断比较困难,容易误诊误治,而强调早期诊断对指导病人维护功能体位,减少或避免致残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们诊治32例早期AS的X线诊断与临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测定对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分别测定治疗组治疗前和14 d龄的胆红素值与NBNA评分,对照组分别于5、14 d龄测定胆红素值与NBNA评分.结果:胆红素水平越高,NBNA评分越低,胆红素降低后NBNA评分增高,14 d龄治疗组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中枢神经的损害存在可逆性,早期治疗可避免引起永久的损害,通过NBNA测定能早期治疗发现神经损害,指导早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意义重大.
作者:张伟忠;张维芳;熊素勤;赵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判断结肠癌部位、病理分型、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2005-05~2009-06医院肠镜检查者.结果:3 444例次共检出肠癌316例,男182例、女134例,其中直、乙结肠癌216例(68%),大 87岁,小27岁,结肠中分化腺癌298例 (94%),低分化腺癌4例、高分化腺癌10例、小细胞未分化腺癌2例、淋巴细胞癌2例.结论:结肠癌多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男多于女,年龄以50岁以上为主,病理分型以中分化腺癌为主.
作者:才洪良;刘宇红;朱红;邱玉艳;彭书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肠瘘是腹部外科中常见重症疾病之一,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可引起全身及局部病理性理功能紊乱[1].肠外瘘治疗中存在着治愈率低(30%~50%)[2]、费用贵、病程长等问题.自2004-01~2009-12共收治8例肠瘘患者,采取加强内环境及重要脏器功能监测、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联合肠内外营养等支持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黄雪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二级以下的基层医院药学服务还没有走上临床药学服务阶段,门诊药房即是医院服务于患者开展药学服务的当前口.建立优良药品调剂规范,培养新型药师服务团队,开设药物咨询窗口并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提供新药物信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成为二级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异氟烷直接腹腔内注射的肌松作用.方法:40只小鼠按分层随机分组设计分为4组(n=10):对照组(生理盐水,0.3 mL/kg),异氟烷各剂量(0.15、0.3、0.6 mL/kg)组;各组均以腹腔注射给药.以对照组为对照,观察受试小鼠给药后5、10、20、30、60和90 min的抓力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异氟烷(0.3、0.6 mL/kg)组抓力减弱显著(P<0.05,P<0.01);②异氟烷肌松作用在5 min起效,10 min达强,之后小鼠抓力开始恢复.结论:腹腔注射异氟烷可使小鼠产生肌松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司振强;严涛;李紫薇;马祥;陈小娇;丁晨;刘亚君;戴体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国本土发生的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以及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11~12,我院共收治住院治疗观察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化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特点、抗病毒治疗后H1N1-RNA 转阴时间均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结果:52例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所占比例为高.结论:H1N1-RNA 的转阴时间与白细胞计数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德志;张拥军;范新;王建军;王蒲春;向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