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定、敌敌畏中毒死亡尸检1例报告

李红兵;李青

关键词:安定, 敌敌畏, 中毒死亡
摘要:1 病历摘要死者舒红、女、33岁.有吸食海洛因史.死前服大量的安定、敌敌畏、具体量不清;并割腕、伤口很浅、失血量很少;送检标本为心脏,肝,胆囊,脾,肺,肾,肾上腺,胰腺.送检尸检标本病理检查:心脏:13 cm×10 cm×6 cm,灰褐色.心包膜表面光滑,心肌及心内膜未见异常改变.镜下心肌纤维纹理不清,部分有断裂现象,部分变性,局灶坏死;间质水肿,出血.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药联用治疗霉菌性角膜溃疡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霉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根据病人经济情况随机分成3组,A组8例,应用斯皮仁诺+碘酊烧灼+达克宁霜点眼;B组8例,应用达克宁霜、制霉菌素混合点眼+碘酊烧灼+斯皮仁诺口服;C组9例,应用大扶康+斯皮仁诺+碘酊烧灼治疗.结果:A组好转3例,无效2例并行眼球摘除,治愈3例.B组治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C组治愈2例,好转5例,无效2例.结论:对真菌性角膜溃疡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旦药物不能控制真菌感染,则早期行角膜移植.

    作者:于雪冰;梁斗立;顾若姝;熊壮;夏凤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支持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06~2009-05收治的6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中应用早期、阶段营养支持治疗,获得一定疗效.结果:本组病人出院时GOS评定:愈后良好22例,中残12例,重残13例,植物状态9例,死亡1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激素与代谢反应和营养支持:损伤后通常分为3个阶段,即低潮期、流动期和恢复期.

    作者:王建星;刘亚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自体巩膜腔羟基磷灰石植入术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理想自体巩膜腔羟基磷灰石(HA)植入术方式.方法:16眼内容剜除术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术,30眼单纯眼球摘除术,其中25眼联合一期羟基磷灰石植入术,5眼二期植入.结果:36眼手术顺利其中眼内容剜除术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术的16眼无早期开裂,义眼座活动度好,凸度适中,单纯眼球摘除术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术中的15眼,羟基磷灰石(HA)暴露,前极组织较薄.结论:自体巩膜腔羟基磷灰石(HA)植入术是一种理想的义眼座成形术.

    作者:顾若姝;于雪冰;熊壮;梁斗立;愈佳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骨创伤治疗仪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创伤治疗仪在创伤性骨折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治疗组加用骨创伤治疗仪治疗,治疗时间每次40 min,1次/d,10 d为1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骨创伤治疗仪能明显加快骨的愈合速度,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

    作者:唐传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我院门诊中成药应用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在门诊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极抽取我院门诊处方,每月5 d(除外星期六、星期日2 d)进行统计,按金额排序法并结合DDDS对中成药使用情况全面分析.结果:总体上品种、金额分布较为合理.结论:通过正确的统计分析,掌握中成药的使用的频度和金额,为科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马少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局麻鼻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2008年选择下鼻甲肥大致鼻塞经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不愿接受长期药物治疗的537例患者,应用双极射频行下鼻甲黏膜下消融术,术后3 d、1周、1月、3月、6月、1年分别复查.结果:532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鼻腔呼吸通畅,3例在此治疗后鼻腔通畅,2例下鼻甲骨肥大患者效果欠佳,后经下鼻甲黏膜下骨折外移术或部分切除术后获满意效果.结论:射频消融术具有治疗方便、手术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出血少、术后不需鼻腔填塞、并发症少、恢复快、解除鼻塞效果明显的优点,是治疗下鼻甲肥大引起鼻塞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王福娟;李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基层卒中单元模式对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基层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与普通药物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卒中单元治疗组(30例)和普通药物治疗对照组(38例).卒中单元组按标准要求治疗和康复训练;普通病房组按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在各阶段的临床疗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NIHSS)、生活能力(BI)、社会功能(OHS)无显著性差别,在治疗1个月后卒中单元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基层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普通药物治疗脑卒中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基层卒中单元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率及减少致残率.

    作者:陈映;王文闻;周艳;黄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支气管阴性异物早期X线诊断分析

    支气管异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常见.据统计,异物停留于下叶支气管远比上叶支气管多,右侧主支气管远比左侧主支气管多.这是因为右主支气管几乎为器官的直接延伸,管径大而直,气流量也较大,故异物多进入右下叶支气管内.

    作者:王伟;李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附46例分析)

    目的:讨论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特点以及妊娠结局.方法:对46例重征子痫前期患者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个组别,根据器官受累情况比较分析后结果.结果:早发型组器官受累77.78%;晚发型组发生器官受累53.57%.在伴有器官受累者中,早发型患者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为7.14%;在晚发型患者中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为6.67%.结论:积极治疗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贝为武;黄卫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急腹症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

    目的:总结老年急腹症病人(≥60岁)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提高老年急腹症病人的治疗水平.方法:对1995~2008年的97例老年急腹症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7例手术中,93例(95.9%)治愈和好转.术前合并有不同疾病和功能异常者73例(73.2%),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18例(18.6%).死亡4例(4.1%).死亡原因与术前合并疾病有关.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治疗并存疾病,把握的手术时机,老年急腹症病人治疗同样能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李国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方案与治疗方法(附198例分析)

    目的:根据有关症状,对阿尔茨海默病画着进行相关诊断并且确定病情,以尽早进行病情治疗,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随机抽取198例疑似病例的资料,根据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确定病例.结果:共有132患者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医院需要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病人治疗.结论: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发人群是65~80岁的老年人,如果出现意思症状必须进行科学的诊断.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对老人的照看护理,避免患阿尔茨海默病.

    作者:李博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议脑出血患者的诊断与治疗(附197例临床分析)

    目的: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措施,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减少死亡率.方法:选择197例脑出血病例,根据翻阅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在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153例脑出血患者治愈,恢复了正常生活.结论:与其他脑血管病的鉴别相比,由于脑出血与脑梗死在治疗上有所不同,因此两者鉴别很重要.在进行准确的鉴别后需要对病人实施有效的诊断方法,促进其恢复健康.

    作者:饶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加强手卫生预防医院感染的探索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介入性检查和操作的增多以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耐药菌群日益增加,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务人员的双手是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因此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黄湘予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氟康唑联合局部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5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局部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0.5%氟康唑滴眼液每2 h 1次滴眼,0.2%氟康唑注射液100 mL静滴,1次/d,用药5~7 d,0.5 mL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阿托品散瞳,角膜营养滴眼液滴眼,隔日1次,并刮除病变区坏死组织、分泌物及角膜上皮,用10%碘酊烧灼创面,隔日1次.结果:治愈25只眼(44.64%),好转19只眼(33.92%),无效12只眼(21.43).结论:氟康唑联合局部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具有经济、方便、疗效较好的特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丁磊;陈为花;赵恩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是将碘造影剂注入颈动脉或椎动脉,使脑血管系统显影.以了解脑血管的形态、病变的血流、病变的血管的关系、病变的性质,并对占位病变定位.自2008-10以来为20例病人进行了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邹玉红;马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小剂量奎硫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奎硫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63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奎硫平联合帕罗西汀)和单用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合用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P<0.01).结论:小剂量奎硫平联合帕罗西汀对难治性抑郁症可增加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于永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目的:实验重点研究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增强镇静及镇痛作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将40例需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芬太尼+咪唑安定,观察镇痛、镇静效果评分,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唤醒时间与术中记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能取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但舒芬太尼组镇静效果强于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组复合咪唑安定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取得良好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安全实用.

    作者:王宏伟;安万丰;刘凤娟;孙鑫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4-02~2008-11间贵州省肿瘤医院经确诊的消化性溃疡合并症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6例消化性溃疡中,消化道出血24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治愈.穿孔19例,1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治愈,6例行修补术;行穿孔修补术8例,其中胃溃疡合并穿孔3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5例;7例治愈,死亡1例.幽门梗阻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治愈.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外科手术治疗仍为重要及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陈献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肠系膜修补腹部手术中浆肌层撕裂缺损肠管150例

    目的:探讨用肠系膜修补术中浆肌层撕裂缺损肠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南石医院自2002-09~2007-09利用肠系膜修补术中浆肌层撕裂缺损肠管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47例均治愈,均未发生肠外瘘、肠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4例手术后肠梗阻,保守治疗均治愈,3例转院治疗.结论:肠系膜修补术中浆肌层撕裂缺损肠管比直接包埋撕裂的肠管患者愈合更快,并发症更少.

    作者:师恒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脐带脱垂的预防及处理(附11例分析)

    目的:探讨脐带脱垂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5~2008-05间11例显性脐带脱垂临床资料.结果:11例显性脐带脱垂病例中全部剖宫产中止妊娠,发现脱垂距离胎儿娩出时间,9例不超过10 min,新生儿预后良好,1例为25 min,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1例并发胎盘早剥剖宫产1死婴.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处理脐带脱垂有利于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作者:张风玲;贾建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