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华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先进手段,逐渐被临床广为应用.自2004年5月引进胰岛素泵为2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洪梅;文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至胆管损伤的预防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至2004年30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未发生胆管损伤.结论:深刻认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正规的人员培训,严守手术操作规范是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熊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钾是人体内维持细胞生理活动的主要阳离子,是保持机体的正常渗透压及酸碱平衡[1],参与糖及蛋白质代谢,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所必需.钾离子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少量存在于细胞外液,且浓度较衡定.其浓度的高低对细胞的反应性,特别是对心肌细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采用两种不同真空采血管采集标本,观察真空采血对血钾的影响.
作者:于晓明;高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脉冲式加压灌注法治疗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经健侧股动脉行Seldinger穿刺术,置入5Fcobra导管于患侧旋股内、外动脉开口处,采用脉冲式加压灌注法给药,以期提高药物使用效率;术后随访,3个月后X线、CT摄片观察坏死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16例患者术后1~4周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髋关节的运动范围亦有不同程度恢复;患侧股骨头的囊状骨破坏区变小,囊内有新骨形成,股骨头显示成骨、骨硬化样改变.结论:经导管脉冲式加压灌注法治疗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何志军;王德元;吴淑芬;丁忠平;黄根东;杨景;涂序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突触可塑性的诱导,神经发生、神经退行性变中起重要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谷氨酸是神经细胞间信息传导的重要媒介,但在病理条件下,谷氨酸通过兴奋谷氨酸受体介导神经毒性作用,产生兴奋性毒性,是神经系统缺血、外伤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紊乱、神经退行性变的主要原因[1].谷氨酸受体属于膜受体,按其配体、下游信号转导机制以及分子同源性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类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通过信号转导机制改变细胞内生化进程,介导多种细胞功能.另一类为亲离子型谷氨酸受体,能引起细胞膜对特定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膜电位.这两大类按分子结构上的不同,还可分为不同的亚型和亚单位[2].谷氨酸受体中的NMDA受体在兴奋性毒性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因为它导致细胞膜对Ca2+通透性增高并能激发氧自由基生成.在早期对线粒体呼吸链的抑制能间接引起NMDA受体的兴奋,被称为继发性兴奋性毒性[3].
作者:李刚;金蓓;肖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变暗二个月,而来我院诊治.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6,矫正无提高.右眼正常,左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检查见:视盘颞侧见一灰色小窝,约1/10PD大,黄斑部网膜浅脱离,约7PD大,与小窝相连,黄斑呈暗红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A):早期视盘小窝呈低荧光,晚期视盘颞侧缘与黄斑间有小点状荧光斑,视盘小窝逐渐呈强荧光,小窝边缘的荧光斑逐渐向黄斑区延伸扩散,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黄斑区呈强荧光.眼B超示:左眼网膜局限性浅脱离.诊断为左眼先天性视盘小窝,合并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给予葛根黄芪口服液治疗三个月,无明显效果.
作者:马新立;周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肛门疾病手术期间镇痛治疗效果.方法:对84例肛门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治疗组采用综合镇痛治疗,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术后镇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76%有效24%,对照组有效25%,无效75%对2组病人术中、术后疼痛评估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镇痛疗法对肛门疾病手术镇痛有良好疗效.
作者:郑培臣;林传尧;王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总结近5年来腹部手术946例,均无切口感染,所有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分类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和切口感染的关系,总结经验,供大家参考.
作者:龙泰山;杨永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42例肺心病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80例次血气测定结果.方法:用不同的酸碱图(卡)及代偿公式进行酸碱类型的初步差别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各种影响因素与治疗反应等作出综合判定.结论:比较二种判定的差异,并提出较为实用、可靠的判断建议,以助于复合型呼吸性酸碱失衡的临床诊断与处理.
作者:刘德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它的发生主要是围产期各种因素使大脑缺氧缺血,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是引起小儿智能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脑部彩色多普勒检查便于早期诊断、治疗,降低伤残率.现对2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的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RI)值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于芳;关云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为一种先天畸形,一般于胆总管远端多见,但亦可见于胆道系统的其他部位,多于婴幼儿期发病,但成年后才被确诊和治疗的报道亦不少[1].1996年~2004年12月共收治成人胆决管囊肿13例,其中12例经手术治疗,现将手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思玲;黄贵和;陈图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拴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将导管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后,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术后6~12个月随访CT观察肿瘤直径大小变化及碘化油充填情况.结果:21例患者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5例直径超过8CM血管瘤一次栓塞后缩小的肿瘤内仍有血管瘤结构,经再次栓塞后显示瘤体内碘化油充填良好,随访6个月肿瘤无增大趋势.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栓塞肝血管瘤疗效良好,微创、安全、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马勇;陶智慧;宁志方;陈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文明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持续增长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了适应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要求,医疗和预防工作职能必须不断拓展,其服务必须走出医院,迈向社区,走入家庭,走向每个人.
作者:柴丽敏;车颖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34岁,上腹不适3d.3d前上腹阵痛,伴恶心,元呕吐.缓解后上腹不适.查体:自动体位,表情自然,皮肤元黄染,肝脾未及,腹软无包块,剑下压痛轻微,血像正常.B超:肝脾正常.肝内外胆管无明显扩展,空腹胆囊大小正常,壁不厚,稍毛,透声可,胆囊内见一屈曲样、管状物中等强度回声,稍毛,未见其蠕动(如图).B超诊断:胆囊内蛔虫.
作者:王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二十年来,国际上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已有了较大的变化.由于传统方法有缝线张力,缝合的解剖层次不同,而当前人们普遍采用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缝合的解剖层次不变.由于手术原理的改进,因此术后护理也有了新的变化.自2002年开始至今共收治腹股沟疝病人98例,其中运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56例,应用巴德网塞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治疗42例,现介绍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黄莹;孙宝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癌症晚期病人由于营养不良、消瘦、机体免疫力降低,不能主动翻身而长期处于被动体位,易发生褥疮,用常规疗法不易愈合.近年来采用微波加碘酒治疗癌症晚期并发褥疮35例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惠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胆囊炎、胆石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LC)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术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替代了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其损伤小、愈合快,开展胆囊切除203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杨雪艳;王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短期发热,继而出现休克、出血和肾功能衰竭等症候群为主要特征.典型临床病例具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五期经过,轻型病例可有越期现象,重型病例可有二期或三期重叠.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HFRS患者152例,其中26例具有典型低血压休克期表现,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赵波;李先慧;王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腹股沟斜疝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自90年代引进聚丙二烯补片取代了传统的修补方法,这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同时也得到了护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秋洁;蔡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急性中毒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死亡率高.血液灌流(HP)是抢救急性中毒有效措施之一.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I)可增加疗效,提高生存率.兹报道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急性中毒259例如下:
作者:张家宽;李红玲;安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