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诊断胆囊内蛔虫1例

王信

关键词:诊断, 囊内, 肝内外胆管, 中等强度, 肝脾, 胆囊大小, 阵痛, 血像, 蠕动, 屈曲, 皮肤, 呕吐, 扩展, 空腹, 蛔虫, 回声, 患者, 管状, 恶心, 查体
摘要:患者女,34岁,上腹不适3d.3d前上腹阵痛,伴恶心,元呕吐.缓解后上腹不适.查体:自动体位,表情自然,皮肤元黄染,肝脾未及,腹软无包块,剑下压痛轻微,血像正常.B超:肝脾正常.肝内外胆管无明显扩展,空腹胆囊大小正常,壁不厚,稍毛,透声可,胆囊内见一屈曲样、管状物中等强度回声,稍毛,未见其蠕动(如图).B超诊断:胆囊内蛔虫.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麻醉中辅助用药和SPO2监测

    应用美国产508型心电监护仪监测硬膜外麻醉中辅助用药后121例SPO2变化.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21例男性43例;女性蔼例.其中穿刺分为三组:①高位45例,均行胸部隆乳术及巨乳缩小术.注:隆乳手术切口在双侧腋窝部.②中位2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胆囊摘除术.

    作者:周元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部手术切口无感染946例临床分析

    总结近5年来腹部手术946例,均无切口感染,所有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分类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和切口感染的关系,总结经验,供大家参考.

    作者:龙泰山;杨永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浅谈住院老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护理

    研究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如何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怎样使老年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医疗的同时也得到一个良好的心理护理是摆在每一个医护人员面前的现实问题.老年人由于体力、精力衰减、免疫力降低,易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在护理这个特定的年龄组病人时,首先应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作者:高士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胃粘膜病变136例临床分析

    各种严重疾病引起的应激状态下产生的应激性溃疡与由药物、乙醇、应激引起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统称为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近年来AGML的发病有所增高,对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收住院的136例AGML等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AGML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作者:贾勇慧;刘宇红;宋建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成人胆总管囊肿诊治体会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为一种先天畸形,一般于胆总管远端多见,但亦可见于胆道系统的其他部位,多于婴幼儿期发病,但成年后才被确诊和治疗的报道亦不少[1].1996年~2004年12月共收治成人胆决管囊肿13例,其中12例经手术治疗,现将手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思玲;黄贵和;陈图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微波加碘酒治疗晚期癌症并发褥疮的体会

    癌症晚期病人由于营养不良、消瘦、机体免疫力降低,不能主动翻身而长期处于被动体位,易发生褥疮,用常规疗法不易愈合.近年来采用微波加碘酒治疗癌症晚期并发褥疮35例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惠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探讨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仪器的不断更新,检验项目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何准确、合理、高效地应用这些医疗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因检验结果误差对诊断和治疗的影响,这是检验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医院整体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几年来,逐步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制度,初步构建了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苏丹;胡志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前列腺素E1(勃乐斯)治疗记性脑梗塞60例,并设立维脑路通对照组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红雯;任会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血管瘤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拴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将导管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后,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术后6~12个月随访CT观察肿瘤直径大小变化及碘化油充填情况.结果:21例患者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5例直径超过8CM血管瘤一次栓塞后缩小的肿瘤内仍有血管瘤结构,经再次栓塞后显示瘤体内碘化油充填良好,随访6个月肿瘤无增大趋势.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栓塞肝血管瘤疗效良好,微创、安全、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马勇;陶智慧;宁志方;陈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急性中毒259例临床分析

    急性中毒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死亡率高.血液灌流(HP)是抢救急性中毒有效措施之一.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I)可增加疗效,提高生存率.兹报道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急性中毒259例如下:

    作者:张家宽;李红玲;安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丙泊酚与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眼科小儿手术的临床观察

    以往小儿眼科手术的麻醉多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或氯胺酮与安定复合麻醉.存在的问题是术中小儿眼压高、眼球振颤等.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现采用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微泵复合与地西泮-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手术进行比较,观察其临床效果.

    作者:刘凤娟;安万丰;张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真空采血对血钾离子测定结果影响

    钾是人体内维持细胞生理活动的主要阳离子,是保持机体的正常渗透压及酸碱平衡[1],参与糖及蛋白质代谢,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所必需.钾离子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少量存在于细胞外液,且浓度较衡定.其浓度的高低对细胞的反应性,特别是对心肌细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采用两种不同真空采血管采集标本,观察真空采血对血钾的影响.

    作者:于晓明;高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百艾洗液合用派瑞松霜治疗湿疹68例临床观察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自2003年7月~2004年8月采用百艾洗液合用派瑞松霜治疗湿疹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滕宇宏;赵吉思;徐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安定、654-2促活跃期产程的临床观察

    活跃期是产程中宫缩强时期,需6~8h,此期产妇感疼痛,当宫口开大了3cm时使用安定、654-2静脉用药,可缩短宫口开全时间,促进产程进展,减轻产妇疼痛,用于促进宫口开全效果良好,因此,研究采用活跃期宫口开大3cm时静脉缓慢推注安定、654-2与对照比较,观察其是否可用于加速活跃期产程进展.

    作者:滕树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O2激光在治疗皮肤科疾病中应注意的问题

    自1986年开展激光治疗皮肤病以来,已经累计治疗各种皮肤病8000余人次,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近20年的激光治疗经验,总结治疗中常见问题如下:

    作者:李永科;王晓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宫腔镜检查296例临床分析

    宫腔镜技术是近年来日益广泛应用的一项妇科技术,兼有诊断治疗的双重作用.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共进行宫腔镜检查296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纪秀娟;赵宏辉;韩秋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造影剂对心脏介入治疗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影响

    目的:观察造影剂对心导管术中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影响.方法:200例接受心导管手术患者分为二组,一组为使用造影剂组(冠脉造影组),一组为不便用造影剂组(射频消融组).每组患者均为100例,观察并记录每住患者在术中及术后24h内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情况,并随机抽取30例,于术前及术后即刻用荧光法测定每位患者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并观察其变化.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组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率远大于不使用造影剂的射频消融术组(11%vs%,P<0.05),冠状动脉造影组血浆儿茶酚胺含量的增高较射频消融术组明显(0.2424±0.0843vs0.1771±0.1480,P<0.05;0.0761±0.0606vs0.0324±0.1375,P<0.05).结论:①造影剂的确对心导管手术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有影响.②血浆中儿茶酚胺的浓度过度增高在造影剂所致的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机制中占重要作用.③心导管手术中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多以血压下降为主,伴有窦性心动过缓,属于血管抑制型晕厥.

    作者:查滨;周殷;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肛门疾病手术镇痛治疗

    目的:探讨肛门疾病手术期间镇痛治疗效果.方法:对84例肛门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治疗组采用综合镇痛治疗,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术后镇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76%有效24%,对照组有效25%,无效75%对2组病人术中、术后疼痛评估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镇痛疗法对肛门疾病手术镇痛有良好疗效.

    作者:郑培臣;林传尧;王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导管脉冲式加压灌注法治疗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目的:探讨经导管脉冲式加压灌注法治疗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经健侧股动脉行Seldinger穿刺术,置入5Fcobra导管于患侧旋股内、外动脉开口处,采用脉冲式加压灌注法给药,以期提高药物使用效率;术后随访,3个月后X线、CT摄片观察坏死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16例患者术后1~4周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髋关节的运动范围亦有不同程度恢复;患侧股骨头的囊状骨破坏区变小,囊内有新骨形成,股骨头显示成骨、骨硬化样改变.结论:经导管脉冲式加压灌注法治疗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何志军;王德元;吴淑芬;丁忠平;黄根东;杨景;涂序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物理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3种物理疗法对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86例患者均内服伊曲康唑200mg/d,连用7d.同时分3组采用冷冻、窄频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和特定电磁波(TDP)照射法,隔日一次的治疗,7次为一疗程.结果:冷冻组有效率92.2%,UVB组83.1,TDP组84.1%.结论:3种物理疗法均提高了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治愈率,而且安全有效,以冷冻治疗更佳,值得使用推广.

    作者:殷筱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