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波;于源源;李春梅;贾磊;周雪松;农造莉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由于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的顺利康复需要许多专业性知识,如体位、功能锻炼、负重等,可以说这些知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如何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揭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为开展病人教育进行知识评估.
作者:熊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下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手术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窦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病例25例儿童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半年至一年,按照海口会议1997鼻窦内镜手术标准进行评定,治愈2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术后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术腔粘连.结论:鼻窦内镜下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是一种理想的方式,术后定期随访和综合治疗影响手术远期疗效.
作者:刘春青;吴东书;李建平;纪涛;王福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急性脑卒中常引起胃肠道粘膜急性糜烂、出血或溃疡形成,导致上消化道出血.1932年Cushing首先描述了这种并发症,故称为Cushing溃疡或神经源性溃疡,它是应激性溃疡的一种类型.总结2000年收治1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9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丰才;黄宪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冬眠疗法,它是利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物,使病人进入冬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以达到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本文就冬眠疗法的观察、护理作一简单总结.现汇报如下:
作者:邹玉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丝袭霉素C在伴有泪总管阻塞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此类患者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中进行泪道探通注入丝裂霉素,冲洗后管内注入甲基纤维素并留置硅胶管.结果:术后痊愈64.71%;显效29.41%;有效5.88%;总有效率100%.结论: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使伴有泪总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可通过手术一次性治愈.
作者:吉昂;王月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大量研究显示皮损处的细菌感染尤其是金葡萄菌感染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因此,主张采用抗菌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外用治疗湿疹.
作者:王淑艳;李文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较少见的脑血管疾病,伴有或不伴有皮层静脉受累,静脉窦血栓形成,约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1].深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则更罕见,至今为止仅报告了50余例[2].由于本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被临床医生误诊漏诊,若不能及时诊断,死亡率、致残率高,故早期诊断、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王建军;凌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病例介绍女性,31岁,3d前于家中经阴道急产(总产程3h)娩出一足月女婴,产后一般情况好,1h前无诱因突发右下腹剧痛,伴右侧腰痛及肛门坠胀感,急诊入院.体查:体温36.8℃,脉搏108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0/6kpa(75/45-mmHg),急性痛苦病容,贫血貌,宫底脐下2指偏向左侧,右腹饱满,肌紧张、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扪及-20cm × 15cm×7cm质硬、不活动、触痛的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宫颈光滑,举痛,后穹窿饱满,于子宫右侧扪及-25cm×15cm×1ocm的触痛包块,囊性,不活动.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
作者:李杨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国内医院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防护状况和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的调查显示不少治疗肿瘤的医院,特别是综合医院对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防护不够重视,防护措施不利,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薄弱,自我防护意识普遍偏低,因此,重视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安全,确保她们的健康势在必行.
作者:张丽;陈翠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如何回避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作者从1999年至2005年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共计1200例.结果:1200例中11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顺利完成(94%).其余69例中,因胆囊三角重度粘连(49例)、术中出血难予控制(19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而中转手术.术后再出血7例,经使用止血药(3例)、再次手术(4例)得以止血;胆漏6例,胆总管横断伤行Roux-y吻合1例,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严格的术前检查和规范的手术程序可大大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
作者:周东平;陆劲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较高,对比不同程度窒息血清心肌酶早期变化,以及是否合并宫内窘迫时心肌酶的水平,以期探讨心肌酶水平与窒息程度的关系,为心肌损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秋生;刘慧清;陈玉勤;任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的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对20例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的患者,施行在前房灌注下后房多类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一年.结果:20例一次悬吊成功.术后出现1例玻璃体出血、2例角膜水肿.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均有提高,视力≥0.1者18例占90%,视力≥0.3者10例占50%.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手术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提高视功能的又一手术方法.
作者:陈章明;杨奇志;赵艳霞;王玉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孕3次,顺产1胎现健在,人流2次,LMP2005.4.24,5日干净,量同既往.入院前5日因停经47d,B超示宫内妊娠囊1.5cm×2.5cm,提示早孕自愿服息隐药流,前两日服米非司酮150mg/日,第3日服米索前列醇600ug,1日后有绒毛组织排出.入院前1d,出现下腹胀痛,伴腹泻2次,自服黄连素3片tid,腹痛有所缓解.
作者:胡丽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及处理体会.方法:分析1999-2004年间16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Ⅰ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9例,横结肠造口,Ⅰ期左半结肠切除,Ⅱ期吻合闭瘘2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瘘5例.吻合口漏1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正确认识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合理选择术式,可有效提高疗效.
作者:熊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不孕症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并且在不孕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心理因素始终伴随着不孕,心理因素对于不孕症的影响已经是公认的一种不孕因素[1].因此心理治疗已经成为治疗不孕症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应的心理护理对于减缓不孕夫妇的精神压力并使其配合医生的治疗以获得佳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王庆伟;董铁军;杨明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老年病人接受教育能力差,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因此,笔者针对住院老年病人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如下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士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终末期肾衰(ESRF)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1.ESRF血液净化(BP)组120例(BP组):①糖尿病肾病组40例(DN组);②慢性肾炎组40例(GN组);③高血压肾病组40例(HN组).2.ESRF非血液净化组30例(NBP组).3.健康对照组30例(C组).超声心动仪检测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射血分数(EF)、二尖瓣部舒张早期及晚期大血流速率比(E/A).结果:1.BP组:①DN组LVEDD、LVEDVI大于GN及HN组(P<0.001),E/A小于GN及HN组(P<0.001).②HN组IVST、PWT大于DN及GN组(P<0.001),EF小于DN及GN组(P<0.001).2.BP组左室肥厚92.5%,E/A<1者90.8%.3.BP组诸参数优于NBP组(P<0.05,P<0.01,P<0.001).结论:ESRF中左室肥厚发生率高,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其次;DN以LVEDD、LV-EDV明显增大为特征,舒张功能差于HN及GN;而HN以IVST、PWT明显增厚为特征,收缩功能差于DN及GN;血液净化能改善心肌结构及功能.
作者:张家宽;严海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观察新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与标准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近期临床疗效对比.方法:经胃镜证实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且HP检测阳性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新三联疗法:奥美拉唑(PPl)20mg,1次/日,清晨空服,连用4周;阿莫西林500mg,4次/日;呋喃唑酮200mg,2次/日;连用2周.对照组用标准三联疗法:PPI和阿莫西林用法同新三联,甲硝唑400mg,2次/日,饭后服用,连服2周.疗程结束后一周复查胃镜.结果:60例均完成治疗周期,溃疡愈合:治疗组28例(93.3%),对照组27例(90%);HP根除率:治疗组27例(90%),对照组26例(86.7%),两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两组均为轻度消化道反应,均未影响治疗.结论:新三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及HP阳性根除率近期疗效相当,副反应可耐受,在消化性溃疡HP阳性对甲硝唑耐药情况下,可选用新三联疗法作为治疗的一线方案或补救方案.
作者:于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如何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监控及使用后处置的管理工作,成为医院感染委员会面临的新问题,为适应形势对我们的要求,对病人、对社会切实负责,现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探讨如下.
作者:高士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成人房颤发病率为0.3%~0.4%,60岁以上发病率为2.0%~4.0%,75岁以上发病率高达80%~110%,男性为女性的2倍.对房颤治疗主要包括转复房颤,控制快速房颤时心室率,抗凝治疗.48h以内新发生的房颤40%左右自行恢复,>48h者则不易自行复律,需要转复.直流电同步复律或药物复律各有优缺点,但效果及安全性均以前者为好.
作者:刘泽银;黄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