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病人输液时机选择的探讨

铁芹萍;叶燕萍

关键词:手术输液, 时机选择
摘要:手术病人输液是使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减轻病人紧张、焦虑情绪、缩短手术时间,故对硬膜外麻醉手术病人输液时机的选择进行研究探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在充盈不佳血管中止血带对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早在60年代,静脉留置针就被欧美国家作为头皮针的替代物而普及使用,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但使用中对其正确的操作程序,规范的技术操作和有效的穿刺技巧在不同病人中的应用尚在探索之中.采用二种方法对74例外周静脉充盈不佳的病人,进行了止血带对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领娣;梁玉梅;孙伟婷;鄂永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偏头痛的临床药物治疗

    偏头痛作为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为神经内科里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往经典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之处,对于它的治疗,人们总结了很多中西医疗法,现综述如下,为今后的临床治疗进一步考证.

    作者:彭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多灶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研究惠性多灶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AMIC)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循环特点,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8例AMIC患者的16只眼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循环等相应的药物治疗.结果:8例16眼FFA检查早期呈不规则的低荧光,晚期呈现圆形或类圆形的荧光蓄积性强荧光.在ICGA造影早期有脉络膜灶状无灌注区,晚期ICGA均有相应的渗漏灶、充盈不良.经3-4周治疗后视力、眼底、FFA及ICGA完全恢复正常.结论:AMIC属脉络膜缺血性疾病,多为病毒感染,经积极治疗很快恢复正常且不留任何痕迹.

    作者:周丽霞;勾晓梅;王玉国;陶源;刘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脑前循环动脉瘤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方法:对72例破裂动脉瘤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动脉瘤的分级,手术时机的选择,经翼点入路手术中动脉瘤处理技术等.结果:随访二年术后痊愈57例,遗有偏瘫、失语、精神症状等功能障碍5例.术后昏迷2例,死亡7例,术后再出血2例.结论: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采取显微手术与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曙辰;马熙岳;韩力强;赵宗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导尿及留置导尿的护理

    导尿和留置导尿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各科经常遇到的一项护理工作,近年来,广大护理工作者通过临床实践对导尿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改进,取得一定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过敏体质病人立健酮静点中过敏休克的抢救1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52岁,于2004年5月20日以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收住我院.入院时体温36.3℃,脉搏8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5/75mmHg,住院期间因合并盆腔炎需用抗生素治疗,经询问病史,病人对青霉素过敏(皮试时呈阳性反映)故用立健酮原液配制试敏及做皮试,(依据<新编药物学>14版)经20至30min观察结果为阴性,并给予肌注立健酮0.25g,又观察20min后无不良反应,遵医嘱给予静滴立健酮,当静滴余量约30ml时,病人又突然出现周身发痒、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头痛、全身大片荨麻疹,脉细速为122次/min,血压202/120mmHg,判断为立健酮过敏,立即停药(给予重新更换静点管和输液)平卧并保暖,吸氧21/min,即刻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注射液5mg肌注,经10min抗过敏治疗后,病人心率为80次/min,皮肤瘙痒、胸闷、呼吸困难好转,但病人血压降至71/52mmHg,呈休克状态,遵医嘱立即静点5%葡萄糖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60mg以维持血压,应用多巴胺血压可维持在95/60mmHg左右,但病人持续头痛不缓解,考虑与应用多巴胺有关,遵医嘱给予肌注强痛定50mg,安定10mg,使病人入睡,减少紧张情绪,以缓解症状.

    作者:李菲;王晓涛;李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预防措施

    1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尿管时间树立插入尿管就会引起感染的观念,不能用留置导尿解决尿失禁和记出入量问题.对于尿失禁者,应了解尿失禁原因、重视心理护理耐心训练患者排尿.对已留置导尿的患者,注意训练自主排尿功能,根据患者尿意和膀胱充盈度来决定放尿时间,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作者:鄂永坤;张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在肝病诊断中血清前白蛋白的应用价值

    目的:检测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的含量变化观察肝病的应用价值,同时与健康组比较.方法: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PA,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f的含量,用溴甲酚绿法测定Alb.结果:发现各型肝病与各项血清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各项指标的灵敏度不同,各项指标灵敏度PA>Tf>Alb.各型肝病血清PA含量与健康组比较均低下,其血清PA含量降低程度,重症肝炎>肝癌>肝硬化>慢性轻、中度肝炎>急性黄疽型肝炎,且随病情好转血清PA含量逐渐上升.结论:血清PA的检测是观察肝病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为临床肝病的诊断、治疗、动态观察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很有应用价值[1].

    作者:付松柏;周玉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病人输液时机选择的探讨

    手术病人输液是使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减轻病人紧张、焦虑情绪、缩短手术时间,故对硬膜外麻醉手术病人输液时机的选择进行研究探讨.

    作者:铁芹萍;叶燕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股骨干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探讨

    目的:比较钢板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治疗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越性.方法:将119例股骨干骨折病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53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B组35例行外固定支架治疗;C组31例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治疗后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A组骨折愈合优良率81%,其并发症:浅表感染3例,深部感染1例,固定失败2例,迟延愈合5例.B组骨折愈合优良率73%,其并发症;浅表感染6例,固定失败2例,迟延愈合1例.C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2%,其并发症:浅表感染1例,深部感染1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段志山;佟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

    目的: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整混浊的作用.方法:对20例于术中发现后囊混浊,进行人工晶体手术行后囊环形撕囊.结果:术后全部术眼均获得视轴透明区,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后囊膜环形撕囊是一种治疗后囊混浊的可行方法.

    作者:郭春艳;孙士平;张骜坤;姜仕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气囊导尿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为危重或手术患者采取的一种措施.由于普通导尿管质地硬易滑脱,而气囊导尿管是以天然乳胶为原料,生物相溶性优越,操作简便,管身光滑,内固定稳定,无需胶布,不易滑脱等优点,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现将使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钱建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结核性肛瘘2例

    结核性肛瘘临床少见,近2年来收治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男1例,16岁,学生肛门周围皮肤破溃溢脓、半年消炎治疗无效来院,胸膝位、距肛缘1.5cm9时位见溃汤创口1.5×2.0cm边缘不规则有淡黄稀薄脓液附着,皮上呈穿凿状改变.

    作者:郑培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早产儿护理、治疗新观点

    早产儿(Preterm infant)是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又称未成熟儿、高危患儿.临床上正确地对早产儿进行护理与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早产儿护理与治疗逐渐有了新的认识,现在从临床实践结合有关资料,谈谈早产儿临床护理、治疗新观点.

    作者:董俊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64例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同期成年人充血心力衰竭进行比较,以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1资料及方法

    作者:孙景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638例筛查的临床分析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提出医疗保健机构要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让每个出生的新生儿都享受到这一权益,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让患儿能健康生长,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从2001年9月对所有在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即苯丙酮尿症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1].文章阐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意义,自2001年9月~2003年8月近2年时间新生儿疾病筛查共638例进行了总结和临床分析.

    作者:胡丽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硬膜外腔注药用于分娩镇痛的观察

    硬膜外腔输注镇痛药在分娩镇痛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为寻求更好的分娩镇痛药物组合,将氯胺酮作为辅助性镇痛药与低浓度丁哌卡因混合用于硬膜外注入分娩镇痛,并与相同浓度丁哌卡因极其与芬太尼的混合剂进行双盲对比,探讨其镇痛效果.

    作者:张丽娜;白雪梅;于志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随着人工髋关节材料、工艺、医疗技术和配套设备的成熟和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及病废髋关节日益普及,我科于2002年3月~2004年4月行人工髋关节转换13例,获得满意效果;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弋秋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应用

    症状性脑动脉硬化性狭窄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治疗大致分类三类:①药物治疗;②外科治疗;③血管内治疗.内科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往往起不到控制中风发作的作用;外科颅内--颅外血管吻合术及动脉内膜剥脱术常受多种因素的限制;风险较大.

    作者:代永庆;魏翔;刘艇;许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Ⅱ型糖尿病DM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100例伴早期DN的DM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RTG)和葛根素治疗组(PTC),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Alb)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Cr)胆固醇(TCH)、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葛根素可显著减少DN患者的尿白蛋白、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结论葛根素对早期DN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王大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