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64例临床分析

孙景丽

关键词:老年人,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临床特点
摘要: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同期成年人充血心力衰竭进行比较,以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1资料及方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638例筛查的临床分析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提出医疗保健机构要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让每个出生的新生儿都享受到这一权益,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让患儿能健康生长,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从2001年9月对所有在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即苯丙酮尿症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1].文章阐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意义,自2001年9月~2003年8月近2年时间新生儿疾病筛查共638例进行了总结和临床分析.

    作者:胡丽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气囊导尿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为危重或手术患者采取的一种措施.由于普通导尿管质地硬易滑脱,而气囊导尿管是以天然乳胶为原料,生物相溶性优越,操作简便,管身光滑,内固定稳定,无需胶布,不易滑脱等优点,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现将使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钱建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卒中病人合并感染的护理体会

    急性脑卒中患者,由于年龄偏大、肢瘫、卧床、肺呼吸道功能差,并伴有饮水呛咳、意识障碍等易合并多种感染,给临床治疗护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通过几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采用多种护理措施,大大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并提高了感染治疗有效率.现将脑卒中病人发生感染的主要部位、原因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马鑫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结核性肛瘘2例

    结核性肛瘘临床少见,近2年来收治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男1例,16岁,学生肛门周围皮肤破溃溢脓、半年消炎治疗无效来院,胸膝位、距肛缘1.5cm9时位见溃汤创口1.5×2.0cm边缘不规则有淡黄稀薄脓液附着,皮上呈穿凿状改变.

    作者:郑培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导尿及留置导尿的护理

    导尿和留置导尿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各科经常遇到的一项护理工作,近年来,广大护理工作者通过临床实践对导尿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改进,取得一定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硬膜外腔注药用于分娩镇痛的观察

    硬膜外腔输注镇痛药在分娩镇痛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为寻求更好的分娩镇痛药物组合,将氯胺酮作为辅助性镇痛药与低浓度丁哌卡因混合用于硬膜外注入分娩镇痛,并与相同浓度丁哌卡因极其与芬太尼的混合剂进行双盲对比,探讨其镇痛效果.

    作者:张丽娜;白雪梅;于志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眼科常用中药杂记

    八钢: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法:汗吐下和温补清消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能收涩;苦能燥泻;甘能补和;辛能行散;咸能软下配伍禁忌:丁香莫与郁金见;藻、戟、芫、遂俱战草;细辛、木香不过钱;诸参、辛、芍叛藜芦.一钱等于5g;

    作者:谷万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股骨干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探讨

    目的:比较钢板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治疗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越性.方法:将119例股骨干骨折病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53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B组35例行外固定支架治疗;C组31例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治疗后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A组骨折愈合优良率81%,其并发症:浅表感染3例,深部感染1例,固定失败2例,迟延愈合5例.B组骨折愈合优良率73%,其并发症;浅表感染6例,固定失败2例,迟延愈合1例.C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2%,其并发症:浅表感染1例,深部感染1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段志山;佟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灌肠致穿孔1例报告

    灌肠是临床上较常用的诊断及治疗手段之一.如操作不当可致严重并发症.现将灌肠致穿孔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0岁,因急需做腹部摄片,于当日6h/Am到某院行清洁灌肠.护士采用硬塑灌肠管常规操作.

    作者:李倩;辛桂芝;金世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可见光固化窝沟封闭剂治疗早期龋的临床观察

    龋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年轻的磨牙由于其颌面具有丰富的窝沟,因此成为龋病的多发区.窝沟封闭剂预防防磨牙的颌面龋临床疗效显著[1~3].1材料与方法

    作者:姜亚玲;胥志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Ⅱ型糖尿病DM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100例伴早期DN的DM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RTG)和葛根素治疗组(PTC),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Alb)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Cr)胆固醇(TCH)、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葛根素可显著减少DN患者的尿白蛋白、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结论葛根素对早期DN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王大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EMT)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应用腹腔镜手术对43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进行囊肿剥离,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43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随诊33例,症状消失28例,症状减轻4例,复发1例.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EMT安全有效,术后应配合药物治疗.

    作者:赵宏辉;袁宏宇;柴玉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以分支型室速为首发表现的心肌病1例

    病例介绍2002年4月,收治了一位女性病人,40岁,主诉为心悸4d,体征:血压120/mmHg,口唇无发绀,未见颈静脉怒张,双肺未听及干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40次/min,节律整齐,心尖部可听及二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不传导,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心电示分支型室速见图,心脏彩超示全心增大,二、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心包少量积液.

    作者:张莉;严勤;周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早产儿护理、治疗新观点

    早产儿(Preterm infant)是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又称未成熟儿、高危患儿.临床上正确地对早产儿进行护理与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早产儿护理与治疗逐渐有了新的认识,现在从临床实践结合有关资料,谈谈早产儿临床护理、治疗新观点.

    作者:董俊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外科感染疾病抗生素治疗的新变化

    医学发展许多新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同时也使机体的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降低了自身免疫力.人类为了提高抗菌能力,不断研制、投放新的抗生素,而选择失误不合理的使用、更多的耐药菌株应运而生.临床医师发现过去常规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多有失败,市场上抗生素品种越多,合理选用越困难.面对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这一临床工作的永恒课题,有必要重新认识外科感染的新特点,制定新原则.

    作者:施冲;何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全员素质促进医院两个文明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医疗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一所综合性工企医院,如何在改革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几年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溶企业管理的精华于医院管理之中,全体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医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过敏体质病人立健酮静点中过敏休克的抢救1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52岁,于2004年5月20日以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收住我院.入院时体温36.3℃,脉搏8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5/75mmHg,住院期间因合并盆腔炎需用抗生素治疗,经询问病史,病人对青霉素过敏(皮试时呈阳性反映)故用立健酮原液配制试敏及做皮试,(依据<新编药物学>14版)经20至30min观察结果为阴性,并给予肌注立健酮0.25g,又观察20min后无不良反应,遵医嘱给予静滴立健酮,当静滴余量约30ml时,病人又突然出现周身发痒、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头痛、全身大片荨麻疹,脉细速为122次/min,血压202/120mmHg,判断为立健酮过敏,立即停药(给予重新更换静点管和输液)平卧并保暖,吸氧21/min,即刻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注射液5mg肌注,经10min抗过敏治疗后,病人心率为80次/min,皮肤瘙痒、胸闷、呼吸困难好转,但病人血压降至71/52mmHg,呈休克状态,遵医嘱立即静点5%葡萄糖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60mg以维持血压,应用多巴胺血压可维持在95/60mmHg左右,但病人持续头痛不缓解,考虑与应用多巴胺有关,遵医嘱给予肌注强痛定50mg,安定10mg,使病人入睡,减少紧张情绪,以缓解症状.

    作者:李菲;王晓涛;李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院内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据WHO统计,世界有5000万人携带耐药菌[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万古霉素是唯一治疗这种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而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近年来也逐渐增加;质粒介导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临床分离率在上升,且对所有的头孢菌素均耐药[2];除此之外还有产氨苄C酶和金属酶的菌株不断被分离到,使感染的治疗十分困难.因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定期将细菌耐药性结果提供给临床.

    作者:刘凤兰;褚云卓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失代偿性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20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指在已有腹水存在的基础上,腹腔内无明确感染灶或脏器破裂,也无直接污染途径而发生的腹膜细菌感染.常发生于失代偿性肝硬化或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腹水的患者,其发生率为10%~30%[1].文中就20例失代偿性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其临床特点,以求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减少危险因素.

    作者:蔺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在肝病诊断中血清前白蛋白的应用价值

    目的:检测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的含量变化观察肝病的应用价值,同时与健康组比较.方法: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PA,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f的含量,用溴甲酚绿法测定Alb.结果:发现各型肝病与各项血清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各项指标的灵敏度不同,各项指标灵敏度PA>Tf>Alb.各型肝病血清PA含量与健康组比较均低下,其血清PA含量降低程度,重症肝炎>肝癌>肝硬化>慢性轻、中度肝炎>急性黄疽型肝炎,且随病情好转血清PA含量逐渐上升.结论:血清PA的检测是观察肝病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为临床肝病的诊断、治疗、动态观察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很有应用价值[1].

    作者:付松柏;周玉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