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妇体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变化

石巧玲;李喜梅

关键词:血红蛋白, 红细胞, 压积, 妊娠期
摘要:目的:探讨育龄妇女妊娠各期体内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方法:设立孕妇组和对照组,测定两组相应阶段的体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每次测定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变化;孕妇组随着孕期增加,测得体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逐渐下降,尤其是妊娠中、晚期下降更为明显。结论:随着孕周增加,母体缺铁状态逐渐表现出来,实验室检测母体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随着孕期增加而下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3例肝外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体会

    梗阻性黄疸大多需要外科治疗,因而又称外科黄疸,而各种非梗阻性黄疸则一般仅用内科治疗即可,不恰当的手术非但无补于实际,反而会加重病情。[1]收集自1995年至1998年随诊的病例肝外梗阻性黄疸13例,就此13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肝外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黄疸的性质、发病部位、特殊检查的应用。以供今后确诊前搜集资料,为肝外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徐昌;郭良宪;所吉生;孙仁;苗俊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4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大出血来势凶猛,处理不当或抢救不及时均可危及生命,自1992年以来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40例,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4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男32例,女8例;出血量;300~500ml 8例。510~1000ml19例,1100ml以上13例。

    作者:鞠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的近期疗效观察与评价--附10例报告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治疗一直认识不一,本院近两年来针对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选用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治疗10例患者,进行术后一年的随访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对82例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特征的分析

    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心电图(简称DCG),是近年开展的一种先进的、无创的冠心病诊断方法。DCG通过24小时不间断心脏监测,对各型心律失常及隐匿型、无痛型、变异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独特的定性定量作用。我们选择82例冠心病患者的DCG资料,分析报告如下,并对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作者:孟春梅;李景功;孙艳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合贝爽缓释剂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如不能正规治疗,有效地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则后患无穷,以往临床使用的降压药物多为短效之品,虽能明确降压,但因半衰期较短,不能使血压在24小时内保持平稳下降,所以近年来出现了许多长效降压药,临床效果较好,我们进行了合贝爽(即地尔硫 )缓释剂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效果比较满意。

    作者:王娜;张彬;李喜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前列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

    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大优点是患者可根据自身疼痛感受而自行控制给药,术后镇痛效果好,恢复快。自1997年3月~2001年1月对行前列腺摘除术58例中的30例病人应用芬太尼和氟哌啶醇的混合液静脉自控镇痛法(PCIA)进行镇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景民;李文华;何宝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处理

    目的:研究和解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德国Wolff公司腹腔镜,胆囊颈采取隧道穿线结扎方法。结果:在LC手术中总结出了5种常见部位出血的处理方法。结论:通过对各部位出血解剖特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石沙;胡荣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90年代以来,临床研究结果发现,30℃~33℃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颅脑伤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不产生严重并发症。36例重型颅脑伤病人,其中23例经亚低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护理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邓羽;韩小涛;李文华;王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汞中毒误诊1例

    患者,男,48岁,农民。近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唇、眼、四肢肌肉的震颤,尤以被人注意时为著,失眠,多梦,焦虑,腹胀,便秘。其在外院曾做头颅CT、肌电图、查肾功、血尿常规,血沉等均正常,未明确诊断。 入院查体:T37℃,神志清楚,精神不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肌肉可见不自主震颤,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苏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腹茧症1例报告

    患者男性,47岁,病历号68359,因腹痛一日入院。腹痛以上腹,脐周为重,无放散痛,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不排气,排便,无发热。入院体检。一般状态可,腹平坦,上腹及脐下方压痛明显,伴轻度反跳痛及肌紧张,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高调。腹透左半结肠胀气;血Rt:WBCl5.1×109/L,S:0.91;B超:左下腹及肠间少量积液,诊断为腹膜炎,肠梗阻。入院后予以术前准备,急诊经右下腹旁正中切口行剖腹探查术。入腹后发现,腹腔内腹膜下一层灰白色,质地较硬的纤维膜。此膜自横结肠、胃底处向下与左包右半结肠相连,形成一口袋状囊,袋口向下,大部分小肠包裹其中小肠部分形成扭转,并被袋口纤维索条压迫,未见肠管坏死,腹腔内乳糜样渗出约300ml。大网膜缺如。手术将此纤维膜切除,松解肠管并复位。术后诊断:腹茧症、肠梗阻。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作者:苗俊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分析及护理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1996年10月~2000年10月,共完成断指再植手术1502例,共计1604指。其中,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15指,经过密切观察,妥善处理,成活98指,成活率为85%。

    作者:高玉梅;燕巍;韩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超早期脑梗塞的36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东菱克栓酶(DF-521)作为溶栓药物被广泛应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治疗中,尤其是在超早期脑梗塞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降低了病残率。自1998年1月~2000年1月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超早期脑梗塞的病例随机抽取36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宗力群;宋晓蕾;俞建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9例心脏贯通伤抢救体会

    年至2000年8月,10年间共收治9例。经急症手术抢救全部成活,无一例死亡,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9例中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23~41岁,平均28.5岁。伤后3小时内入院者8例,伤后20天入院者1例。刀刺伤8例,剪刀刺伤1例,伤及右心房3例,右心室3例,左心室2例,左心房1例。7例合并肺损伤,1例合并上腔静脉损伤,9例患者均无食管、大血管、冠状血管损伤。

    作者:孙铁伟;周新刚;钟铁夫;高宏;赵玉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临床观察

    小针刀是一种将针灸针和手术刀相结合的,融二者治疗作用于一体的新器械。它直径为1cm,长短各异,尖部不是针形,而是一横行的小刀刃,宽1cm,方向与针柄方向相同。由于它既能象针一样以很小的针孔深入肌体内部,又能象手术刀一样进行切割、剥离,解除组织间的粘连,切碎瘢痕,恢复软组织间正常的动态平衡,损伤小,痛苦少,因此可以达到或超过一些开放性手术的治疗效果,很适用于一些损伤面积小,局部有粘连、瘢痕形成的软组织病变的治疗,如各类腱鞘炎、肌肉劳损、软组织陈旧性损伤等等。笔者自97年以来用小针刀与局部封闭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类腱鞘炎在治疗时机、治疗次数两方面同单纯封闭疗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单侧椎板开门式椎管扩大术治疗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症25例体会

    颈椎前路减压已广泛应用脊髓型颈椎病,对于长段,严重颈椎椎管狭窄,尤其是累及颈椎上段者,应用前路治疗较为困难,采用常规后路椎板切除,不仅由于椎管严重狭窄,椎管内缓冲间隙几乎完全消失,操作中难免挤压脊髓,而且术后广泛瘢痕形成和收缩,椎管颈又缩小,症状复发,甚至加重。自1998年8月~2000年6月治疗25例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症,经过5个月~3年的随访,取得了良好结果。

    作者:李福春;孙国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细菌耐药和医院感染的首要因素

    本文所谈的抗生素在医院感染中做为首要危险因素并不是抹杀其历史功绩和现实应用价值,只是通过我们的调查向全社会表明,在抗生素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才能减少和杜绝滥用抗生素及由此带来的危害。

    作者:刘淑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前房穿刺在角膜全层裂伤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在角膜全层裂伤修补术中应用的方法及结果。方法:将1995至1998年复杂性角膜裂伤分为A、B两组。A组:常规缝合,由创口或辅助切口恢复前房及解除前粘连;B组:缝合时常规行前房穿刺术,由穿刺口恢复前房及解除前粘连。结果:术中器械进入前房次数≥2次:A组28眼,B组3眼;后弹力层剥脱:A组6眼,B组1眼;缝线松驰、创口漏水:A组7眼,B组0眼;术后虹膜前粘连:A组12眼,B组12眼;P<0.01。结论:角膜全层裂伤修复术中应用前房穿刺术安全有效。

    作者:陶源;张骜坤;王玉国;卜秀荣;郭春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百多邦与珍珠粉治疗褥疮的护理体会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护理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很多病人由于褥疮合并全身感染引起败血症导致死亡。近年来,随着脑血管发病率上升,卧床病人增多,褥疮发病率增加。所以褥疮的治疗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我院于1998年改变以往的治疗方法,采用百多邦软膏或珍珠粉治疗褥疮12例,取得明显疗效。

    作者:高宏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及其研究进展

    因从事生产劳动或其他工作而引起的肌肉骨骼损伤称为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Occupational Musculoskeletal Injury,下简称OMSI)。由于发生损伤的部位不同,对该类疾患的采用的名称不尽一致。根据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腰背痛和反复紧张性损伤两大类,分别指腰背部和肢体与颈肩部的疾患[1]。

    作者:孙天国;赵胜典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医院内感染控制的探讨

    医院内感染一般是指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或其它医疗机构内感染的疾病而言。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除现有的大、中、小型医院外,个体诊所的大量出现,使原本就逐年上升的院内感染更进一步恶化。如何控制院内感染,已迫在眉睫。就医院内感染存在问题。

    作者:吕平;张凌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