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梅
1临床资料患者,李某,男59岁.以反复腹痛一年,再次发作四天为主诉入院.曾于多家医院诊治未见好转.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返酸、无腹胀、无尿频、尿急、尿痛.
作者:孟虎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上接第4期)张金巧[11]等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8例初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的骨髓活检标本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KDR、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初治AML患者骨髓病理组织中KDR、VEGF和MVD的表达高于对照组,VEGF及KDR与MVD呈正相关;化疗后完全缓解组骨髓组织的VEGF、KDR阳性率及MVD明显下降,治疗后未完全缓解组的VEGF、KDR阳性率及MVD与治疗前无显著性下降;并运用Kaplan-Meier分析发现治疗前VEGF阴性组的生存时间大于VEGF阳性组.认为VEGF/KDR信号传导通路在急性白血病血管新生中起主要作用,VEGF的表达与AML的预后有关.
作者:段勇;杨桂玲;李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肝脏是一个不同发育时期的多细胞的集合体.现已普遍认为肝脏中存在干细胞.肝脏在维持自身的损伤和修复中保持极好的平衡.有3种水平的细胞参与成体肝脏的更新与修复.第一类是处于分化终点的成熟肝细胞或胆管细胞,在肝脏轻度受损时,成熟肝细胞经过1~2次有丝分裂,使肝脏的体积与功能得以恢复,肝脏的这种修复能力是有限的.第二类是内源性肝干细胞,在肝严重受损而肝再生受到抑制时,肝前体细胞(肝卵圆细胞)大量增殖并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从而使肝脏修复.但是,肝前体细胞属于短暂增殖细胞,其修复能力有一定限度.这就需要第三类细胞--外源性肝干细胞,这类细胞可能来源于胚胎、骨髓和胰腺的干细胞或唾液腺祖细胞等,这类细胞的数量极少,但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可定向或横向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或组织前体细胞.文章就三类细胞的一般特征、来源、活化及其临床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作者:车媛梅;张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合成巨细胞病毒结构蛋白的强抗原性表位肽段,并对其抗原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根据巨细胞病毒结构蛋白的抗原性表位,以Fmoc基团保护的氨基酸为原料,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SPPS)合成了具有强抗原性的部分肽段,以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鉴定纯化,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剂试验对其抗原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成功合成了包含巨细胞病毒的结构蛋白强抗原性表位的两个肽段,纯度达95%以上,并且具有很高的抗原性.结论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巨细胞病毒的抗原性表位肽段,并且所合成肽段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可以作为抗原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
作者:孙立山;俞炳耀;周文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生物芯片(biochip)的设想起始于80年代中期,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及芯片实验室三大领域[1].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的发展与完成[2],以功能研究为核心的人类后基因组计划时代已经到来,建立新型、高效、快速的检测和分析技术已势在必行,这些高效的分析与测定技术已有多种,如DNA质谱分析法,荧光单分子分析法,杂交分析等,其中以生物芯片技术为基础的许多新型分析技术发展快也具发展潜力.1996年美国affymertrix公司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块基因芯片;1998年,美国开发成功世界上第一块蛋白质芯片;2003年,我国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开发了大渊ToRCH蛋白芯片和大渊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目前世界上有数千家大公司在从事生物芯片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这将给生命科学、医学、化学、新药开发、生物武器战争、司法鉴定、食品与环境监督等众多领域带来巨大的革新甚至革命.本文就生物蛋白芯片技术及其在ToRCH综合症诊治中的应用与展望作如下综述.
作者:乐爱平;万腊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TPPA和TRUST两法联合检测对梅毒的诊断及监控意义.方法初筛采用TRUST法,确诊采用TPPA法.结果2000-2002年我局共对10470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检出梅毒共44人,检出率为0.42%.2000、2001和2002年检出率分别为0.19%、0.37%和0.67%;44例梅毒抗体阳性者国内出境人员31例,外藉入境人员3例,台湾入境人员10例;两法检测结果经x2检验,P>0.05结果无差异.结论监测中同时作TPPA和TRUST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以便梅毒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加强梅毒监测,结合防治.对梅毒患者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切断传染途径,有效地控制梅毒流行蔓延,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Ac.TdiffⅡ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操作功能上有三种模式方法,即预稀释法、开盖法、闭盖法,三种模式操作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可根据实验室的情况来选择使用.一般来说,闭盖法是采用真空抗凝管采血.其操作简便,有利于建立方法的统一性,有条件的科室可做闭盖法操作;开盖法多用于自配抗凝管采血,成本上较为经济,但人为误差的因素不可避免;预稀释法使用于未稍血液,用血量极少,提供婴幼儿和静脉抽血较困难的病人选用此法,但由于使用未稍血液有一定的误差,一般不推荐使用本法,而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不少单位采用了预稀释法操作.三种操作方法在测定结果上是否有较好的可比性,还未见有人报道这方面的信息,我们根据这三种模式操作,采用同一份标本,在对仪器进行校准的前提下,进行了对比操作试验,结果发现相互之间有差异,主要是预稀释的结果与开盖和闭盖的结果差异明显.现将这三种模式操作及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熊玉根;万本愿;贺葵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初筛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耐多药性的方法.方法设计一种能检测已知点突变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并优化试验条件,用此方法检测18株耐多药株及95株非耐多药株的rpoB基因531位密码子由TCG向TTG的突变情况,以检测其耐多药性.以传统的间接耐药比例法为标准,对用PCR法检测结核菌的耐多药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设计的PCR法检测结核菌耐多药性的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80%,约登指数为69%.结论本研究设计的PCR法2小时能报告结果,且简单、经济,在结核菌耐多药性快速初筛中具有应用潜力.
作者:鲍优红;叶建萍;葛超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中血栓相关指标(FIB、AT:A、VWF、VⅢ:C、D-D、PLG: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00例慢性肾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标本,于STAGO-STA自动血凝仪上用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和纤溶酶原活性(PLG:A);一期法测定VⅢ促凝活性(VⅢ:C);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D-D)及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0例慢性肾炎患者中FIB、VWF、VⅢ:C比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D-D也有升高(0.01<P<0.05),AT:A出现下降(P<0.05),而PLG: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由于FIB升高、AT:A下降及血管内皮可能存在较严重损伤等因素,较易导致血栓形成,并可能进一步发展到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栓相关指标测定对慢性肾炎治疗和病情发展监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瑜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用生物素亲和素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Biotin-Auidin system ELISA简称BAS-ELISA)测定血清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 TT4)和总三碘甲腺原氨酸(lotel 3,5,3'Triodothy ronineTT3),以对该方法进行统计学评价.方法以临床血清标本为检测标本,用BAS-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TT3和TT4,观察其灵敏度,线性试验及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干扰率,并与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 RIA)对比.结果TT3,TT4的灵敏度分别为0.3mmol/L,25.7nmol/L.线性范围0.3~8.0nmol/L,25.7~411.3nmol/L.二种浓度的TT3和TT4的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5.0%,4.O%和4.0%,3.5%;批间变异分别为6.9%,5.4%和5.9%,4.7%.回收率TT3为92.20~106.50%,平均为98.62%;TT4为95.62~103.84%,平均为99.22%.脂血、肌酐、高胆红素三种物质对TT3和TT4测定的干扰率分别为10.1%,2.4%,3.2%和11.6%,2.8%,2.9%.与RIA法比较,其相关系数TT3O 0.956,P<0.01,TT4为0.977,P<0.01.结论该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结果准确可靠,与RIA呈高度正相关.
作者:周海涛;华连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粪便潜血(fecal occult blood,FOB)试验是临床 诊断和监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一项重要常规检查项目,也是普查和筛选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1].其试验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和免疫方法两类,化学法虽简便易行,但特异性较低,如进食肉类或服用铁剂等均可导致假阳性.近年来为解决潜血试验的特异性,已有应用免疫学方法的趋势,为此,我们对本实验室两种粪便潜血试验方法进行对比观察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旭英;吕旭军;朱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母婴血型不合,母体血清中IgG血型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产前定期测定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以尽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极有意义.目前,临床上对IgG血型抗体效价>1:64的孕妇已足够重视,如定期检查及药物治疗以降低其抗体效价,而对≤1:64的孕妇则不够重视,一般在孕16周左右检测一次就不再检查.本文对512对夫妇血型不合的抗体效价为1:64或1:32的O型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进行定期检测,以观察其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碎永;林甲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两种结果的可比性,为现代化仪器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实验室依据.方法取一份标本,连续测定10次,观察其批内精密度;用质控物,连续测定23天,观察其批间精密度;将90例血标本的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结果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仪器法白细胞分类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结果之间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59,0.9775,0.8053,0.8695,0.5243(P<0.01).结论Sysmex 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血细胞分析仪,具有简便、快捷、精密、准确等优点,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梅;方伟祯;王敏;刘香梅;鲍蕴文;肖旺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Sa抗体及抗RA33抗体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早期RA患者43例,非RA患者88例进行血清APF、AKA、抗Sa抗体及抗RA33抗体的检测,APF、AK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抗Sa抗体、抗RA33抗体用免疫印记法检测.结果(1)APF、AKA、抗Sa抗体及抗RA33抗体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6.6%和34.9%、94.3%和 37.2%、97.7%和34.9%、97.7%和23.3%.(2)4种抗体联合检测时,2种抗体阳性、3种抗体阳性、4种抗体阳性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7.7%和23.3%、98.9%和16.3%、100%和9.3%.结论APF等自身抗体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高,4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RA的诊断率.
作者:梅洵;刘燕鸣;周燕;李水琴;吴明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凝血酶原时间(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疗法的首选指标,也是检查外源性凝血障碍性疾病的重要过筛试验.本文着重探讨标本的保存温度及时间对PT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于利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近3年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主要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API20-NE对菌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非发酵菌的前三位,3种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前2种菌对亚胺培南也有较高的敏感性,头孢他啶是三代头孢菌素中抗菌活性高的.结论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3种菌感染有效的药物.
作者:顾秉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本院实验室血清CA242测定值的参考范围和对一些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的3185例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血清,测定CA242值,排除重复测定及恶性肿瘤病人的结果;收集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标本946例,测定血清CA242值.统计分析.结果男女CA242测定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年龄组间CA242值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966).本实验室非恶性肿瘤病人CA242测定值非正态分布(P<0.05).不考虑男女、年龄因素,确定本院实验室CA242值的参考范围O~18.9U/ml.胰腺癌、结直肠癌全域准确率(AUC)值在0.7~0.9之间;胃癌、肝癌、食道癌、乳腺癌、肺癌、肾癌、膀胱癌AUC值在0.5~0.7之间.结论确定本院实验室CA242的参考范围<18.9U/ml.血清CA242测定,对胰腺癌、结直肠癌有一定的准确性;胃癌、肝癌、食道癌、乳腺癌、肺癌、肾癌、膀胱癌有较低的准确性.本资料证明CA242无器官特异性.
作者:沈俊娅;刘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遗传学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DNA某些部位含有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of repeats,STR),STR的高度多态性可为人类基因组DNA的识别提供重要标记,适用于民族演变、法医学个体指认与亲子鉴定以及骨髓移植等研究领域.笔者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mp-FLP)技术和银染法对vWA、D12S391和D1S1656 3个STR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及频率的研究,为江西地区汉族人群的遗传学研究提供数据.
作者:唐绮;李国良;孙瑜;肖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CIC阳性组和CIC阴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MBP含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原理测定MBP含量.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B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CIC阳性组MBP水平明显低于CIC阴性组(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BP水平下降,从而激活补体能力减弱,易导致CIC的形成.
作者:顾进;许运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源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肾组织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胫、股骨骨髓,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骨髓MSCs.32只雌性SD大鼠复制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模型,随机分为两个组: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经下腔静脉移植骨髓MSCs,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1天、2天、3天、4天处死大鼠,两组大鼠每天均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嘧啶(bromodeoxyuridine,BrdU).留取肾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在肾组织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在缺血再灌注后的第二天,移植组和对照组都有表达BrdU阳性细胞,并随时间延长BrdU阳性细胞个数逐渐增多,但移植组BrdU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移植的外源性骨髓MSCs能够促进损伤肾脏的细胞增殖,参与肾损伤的修复.
作者:王共先;张中华;汪泱;黄学明;刘伟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