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明;尹秋生;曹少军
红霉素注射液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因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而限制了其临床上的应用.我院2003年12月至2005年6月在静脉滴注红霉素前令患儿口服蒙脱石,观察红霉素胃肠道副作用,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赵凤珍;尹丽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在医学论文中,表格能够系统、简洁、集中地表述医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对比性,是实验数据、统计结果等一种有效表达形式.选择合适的表格,会使文章叙述清晰,篇幅紧凑,若表格设计、编排得当,还能起到调节款式、美化版面的作用[1].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作者撰写论文时对表格的设计不够规范,并往往出现一些错误,影响文章内容的表述.现对表格中常见的几种错误分析如下.
作者:代小菊;杨秋;苗丽娟;张印朋;王淑敏;李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及狭窄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98例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及相关血生化检查,同时测定血压,并结合年龄、体质指数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较重组年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微量白蛋白、血尿酸均高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较轻组,病变程度与病程、体质指数、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与年龄、高血压、高尿酸、血糖水平、高血脂密切相关.
作者:金文敏;荣玉栋;刘玉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泌尿外科常见病症,其发病率已经超过淋病[1].目前对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采用四环素族(如美满霉素)和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2],但对于因某种原因(如过敏,肝、肾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等)而不能服用上述药物的患者,尚无其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3年起使用宁泌泰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赵润璞;琚保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的浓度在判定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乳胶颗粒增强比浊法检测143例肾病患者血清Cys C浓度,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尿肌酐,并计算24 h尿肌酐清除率(CCr).根据血肌酐值(Scr)分成不同肾功能组.结果 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血清Cys C、BUN和Scr值逐渐升高,CCr值逐渐下降;Cys C与BUN、Scr、CCr均有相关性,其中与CCr的相关性好;在肾功能正常组(Scr<132μmol/L)的患者中,Cys C可以反映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结论 Cys C是一种比Scr更好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能反映早期肾功能的损害而且检测方法简便、敏感及准确.
作者:杭宏东;王可平;林洪丽;于长青;王陆;孟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胎儿窘迫的诊断指标及其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探讨对胎儿窘迫的合理诊治措施.方法 对近2年多来362例胎儿窘迫病例,按胎儿窘迫的不同诊断指标进行分组比较,统计其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百分率,并统计各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的百分比.结果 362例临床诊断为胎儿窘迫中,发生新生儿窒息69例(19.06%),以胎心率异常、胎心电子监护异常、羊水粪染Ⅱ~Ⅲ°任何一项指标异常确诊胎儿窘迫者,其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羊水粪染Ⅱ~Ⅲ°伴胎心率异常或胎心电子监护异常二项指标同时诊断者;可找到的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亦如此,在362例胎儿窘迫病例中,能找到相关因素的有266例(73.48%),以脐带因素高,占41.35%,其次为羊水过少(10.90%)和妊娠合并症(10.52%),新生儿窒息亦与脐带因素关系大,占34.78%.结论 胎儿窘迫应采取多指标来诊断,对于有胎儿窘迫相关因素者,应密切监护、积极处理、适时行剖宫产术,既要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又要避免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干预而增加手术产率.
作者:刘增佑;余燕梅;单莉莉;罗颖贞;朱艳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钠素、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血栓素与68-酮-前列腺素比值的相关性.方法 确诊心力衰竭患者51例,分3次采血:第一次入院明确诊断后;经治疗心力衰竭症状好转时;经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每个阶段抽血8ml检测各种神经内分泌因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心力衰竭组治疗前、治疗中对照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与治疗后对照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心力衰竭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 心钠素、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栓素、6-酮-前列腺素对心力衰竭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极大意义.
作者:梁大兴;饶惠清;聂振荣;姜悦;杨勇;冯国活;李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老年人血脂异常状况的影响,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化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辖区内离退休老干部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对该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每一个体进行危险评估、个体化用药指导,并跟踪随访.结果 本研究人群是多重危险因素高度聚集的心血管疾病群体,冠心病及等危症者占69.81%;经过3年的综合干预,他汀类药物的服用率由14.48%上升到22.32%,提高了54.45%;高总胆固醇(TC)血症治疗达标率由27.00%上升至63.78%,提高了136.2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率由19.79%上升到63.65%,提高了221.63%;TC与LDL-C的达标率均有显著性的增高(P<0.01),其中冠心病组达标率提高幅度大于危险因素组;TG的达标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健康教育和根据危险分层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相结合的综合干预,能够明显提高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达标率,有效地控制血脂水平必将使该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周书明;尹秋生;曹少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重型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50例);2组病例综合治疗基本相似,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异体同型等量血浆2 000~3 000 ml,每周2~3次;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及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共治疗292次,症状、体征、肝功能和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组有效率为68.37%,对照组有效率为32.0%(P<0.01).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不良反应经处理均能好转.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莲蕊;赵俊杰;魏子安;刘宇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CIC)的变化,探讨机体免疫功能和CAA发病的关系.方法 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血清IFN-γ、TNF-α、IL-2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RBC-C3bRR和RBC-CIC测定采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D4、CD4/CD8以及RBC-C3bRR显著降低(P<0.05和P<0.01).而CD8和IFN-γ、TNF-α、IL-2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和P<0.01).结论 CAA患者表现多种免疫功能改变.监测CAA患者的白细胞及红细胞免疫活性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
作者:王素云;魏影非;邓凯;王超;李杰;任莉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严重流行的国家,由肝炎发展为肝硬化,进一步发展为肝癌的患者也相当常见.目前对于肝硬化和肝癌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如何预防肝癌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很多材料提示,硒可能有预防各种癌瘤,包括肝癌,但也有不同意见,而且硒也有一定毒性.故在临床上较少用于慢性肝炎患者以预防或减少肝癌的发生.因此了解硒是否确有预防肝癌的作用非常必要.现对此综述如下.
作者:田庚善;徐京杭;于岩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瘤按病理形态分型中的一种类型;是指在多种易感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遗传缺陷等的作用下,导致主动脉中层出现退化、变性、坏死等结构异常,在此基础上,内膜撕裂,血液进入中层形成假腔,或由于动脉壁滋养血管破裂后导致壁内血肿形成假腔,假腔逐渐扩张发展为夹层.AD的每年发病率是0.005‰~0.03‰,这种疾病虽然不常见,但其结果往往是致命性的,大部分患者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或诊断前死亡[1].AD的发病原因复杂,但任何致病因素终都需要通过改变主动脉的自身组织结构发挥作用.AD患者均不同程度的伴有细胞外基质异常改变[2].以下就AD易感因素和细胞外基质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潘旭东;孙立忠;郑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替代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各种病因所致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的可行性.方法 各种病因的胸腔积液病例中经胸部X线和/或超声检查确诊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的病例585例,分别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和反复多次的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这两种治疗方法、效果、出现胸膜反应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治疗,不但可以减少患者需反复多次胸腔穿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还可以从导管反复多次往胸腔内注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结论 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治疗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方法简单、患者痛苦少、费用较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基顺;李浩;林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UU)、抗精子抗体对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方法 培养法检测精液UU感染,采用间接血凝法检测精浆抗精子抗体,采用精子自动分析系统分析精子运动参数.结果 UU阳性组精子运动参数精子曲线速度、直线速度、平均路径速度均显著低于UU阴性组(P<0.001);UU阳性组精子运动参数平均移动角度、鞭打频率均显著高于UU阴性组(P<0.05).抗精子抗体阳性组精子曲线速度、直线速度、平均路径速度、前向性和摆动性均低于抗精子抗体阴性组(P<0.001或P<0.05).UU阳性与UU阴性组比较,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精液UU感染和精浆抗精子抗体均可影响精子运动.
作者:于昉;赵竞;梁海东;马玉涵;江露;刘睿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状况,分析乳腺癌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1).结果 1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17例EBER1表达,阳性率为9.4%;而相应癌旁组织中均未检测到EB病毒感染,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7.84,P<0.01).EB病毒感染与患者癌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χ2=0.90,P>0.05).结论 部分乳腺癌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淑英;曾莉;曲银娥;夏庆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比较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和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术中、术后的临床指标,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62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分别运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和电切术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术中出血、治愈率和有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选择性绿激光气化术一次性治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电 切术,术中出血亦远远低于电切术(均为P<0.05),且术后不需留置尿管.结论 经尿道电切和绿激光汽化术是目前治疗腺性膀胱炎较为有效的方法,选择性绿激光治疗技术比电切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邓刚;韩刚;洪宝发;叶林阳;许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关系,寻找脑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收集200例脑梗死患者、10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1年血压水平检测随访.观察脑卒中再发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原发性高血压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脉压差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病组(P<0.05).脑卒中高血压组1年随访结果,再发脑卒中28例(13.86%).脑卒中非高血压组有2例再发脑梗死发生(2.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85.71%再发脑梗死者、100%再发脑溢血者血压控制不理想.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的1年随访发现脑卒中的再发与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控制不理想有明显关系.
作者:叶辉;邵娇梅;蒋键刚;赵春霞;张帆;汪道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瘙痒情况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84例有完整病史及分娩记录的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瘙痒症状发生早、分娩前瘙痒症状持续时间长者中胆汁酸、胆红素同时升高的比例增加,胆汁酸、胆红素值升高;羊水胎粪污染发生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CP患者瘙痒情况与胆汁酸、胆红素的改变及围生儿结局有一定的关系,医、患均需高度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韩平;邹丽;孙荻娜;汤斐;周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方法 比较r-tPA治疗组和对照组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r-tPA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0.00%,对照组有效率5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从治疗1 d后起,r-tPA治疗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在严格控制适应证的前提下,r-tPA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有效而且安全;r-tPA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可不依赖头颅MRI和脑动脉介入技术,能够在一般医院开展.
作者:邵自强;焦劲松;薛爽;桂德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产后早期具有生命危险的少见并发症.尽管发生率低(0.08‰~0.15‰),但严重的以肝衰竭为特征的肝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G)、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和肝性脑病可导致多脏器衰竭和死亡[1].我们对1998年至2005年我院ICU 12例AFLP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叶春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