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鲁晓岚;郭晓燕;王灵珠;赵平;程妍;张莉
目的:对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为腺病毒的分离及鉴定提供方法。方法对所采集的咽拭子标本,用多重PCR的方法确定含腺病毒的标本,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分离病毒,对引起HEP-2细胞病变的病毒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加以确定。结果从流感样病例咽拭子分离到一株病毒,经鉴定为腺病毒。结论腺病毒可以用细胞HEP-2进行分离,可以用多重PCR及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鉴定。
作者:李冰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本辖区超过65岁的老年人进行高血压病的筛查以及摸底,采用健康教育以及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以及定期随访,达到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论的目的,并为在基层医院规范管理高血压病患者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卫生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管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管理基础上予以综合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变化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变化、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生院管理高血压病的过程中在常规管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性的管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辉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髋关节置换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髋关节置换术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判定与比较。另外,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手术各指标,并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优良率为82.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0%(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0.2±25.0)min,术中出血量为(315.4±86.0)ml,住院时间为(14.1±2.4)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5±35.8)min,(428.7±92.5)ml及(17.5±5.2)d(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手术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作为以后护理人员选择护理计划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叶秋丽;易静;孙光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家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复发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出院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根据有无自我管理分组,有自我管理组30例为( A组),未自管理组30例为(B组),两组的性别、年龄及婚姻状况无统计学差异,自我管理组的服药的医从性及知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害率较未自我管理组高(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有自我管理组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全面,遵医嘱服药依从性高,病情控制较理想。因此,医护人员在采取健康宣教时,重点放在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原因、机理、转归和并发症,可提高其服药依从性,规范自己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凌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和阴道助产术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96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助产组,每组480例,分别采用剖宫产术及阴道助产术进行分娩,综合比较两组胎儿窘迫时产妇宫口开大情况和新生儿分娩结局。结果剖宫产组胎儿窘迫时产妇宫口开大处于潜伏期率高于阴道助产组(P<0.05),处于活跃期减缓阶段率低于阴道助产组(P<0.05);两组胎儿窘迫时产妇宫口开大处于活跃期加速阶段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2.9%,同阴道助产组的1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和阴道助产术应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均能获得良好的新生儿结局,临床应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做好新生儿抢救等后续工作,减少新生儿窘迫的发生,提升新生儿生存质量。
作者:曾慧琳;詹伦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并归纳我院电子医嘱在执行过程存在的缺陷,探讨导致电子医嘱缺陷的主要原因与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160份存在缺陷的电子医嘱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探讨导致缺陷的原因与对策。结果在未执行医嘱缺陷措施改进前电子医嘱缺陷率为78.9%,改进后降低为30%,改进效果明显。结论山区医院在应用电子医嘱时应通过注意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实行电子医嘱规范化管理与改进电子设备等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降低电子医嘱缺陷率的目的。
作者:朱菊媚;黄晓琴;何丽;曾辉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索在临床见习及实习期间以提高实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在医学实践教学中以某个化验检查为切入点,逐渐深入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及兴趣,全面的横向联系,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新的教学方式的效果。结果①两级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都非常感兴趣或很感兴趣,进入临床实习期的学生更感兴趣,两组有差异,P<0.05。②对新教学模式,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对他们掌握知识、扩展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性的培养都有非常大的帮助。③两级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给予肯定,都喜欢新的教学方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知识面、提高实际能力,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模式。
作者:张亚莉;吴春丽;冯婕;孙吉平;吕晶;杨岚;施秉银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儿科保健对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育儿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指导基础上行抚触、运动训练等保健干预,比较患儿保健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身高、体重、头围及ZKS例数。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儿的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ZKS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两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个月后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增高,观察组水平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ZKS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身高、体重、头围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科保健有助于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有效改善患儿的神经系统与体格发育,降低残障儿童发生率,提高整体人口素质,值得医院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推广。
作者:莫郁原;李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满意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明显增强患者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秀娜;彭卓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伊伐布雷定药理机制。伊伐布雷定可选择性的作用窦房结,是现阶段唯一特异性的If电流抑制剂,能够有效减慢心率,对心肌收缩力、心传导等不产生负性作用,克服了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本文从伊伐布雷定的作用机理、生理学特征、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细胞水平和动物试验方面的研究六个方面对其药理机制加以概述。
作者:侯鹏高;吕长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肿瘤转移( tumor metastasis)是恶性肿瘤导致人类高死亡率和难以治愈的根本因素。相关研究表明,将肿瘤转移过程放在分子水平上加以研究,将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细胞粘附分子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并实现细胞的粘附性。目前研究已获知的常见的粘附分子主要有整合素[1]、选择素[2]、钙粘附蛋白( Cadherin)、粘蛋白样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等,以上因子都在肿瘤的侵袭、浸润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钙粘附蛋白可分为E-Cadherin、N-Cadherin、P-Cadherin三大类。
作者:于铁夫;刘伟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温度透析对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30例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自身对照,干预前根据患者的要求或季节变化设定透析液温度,干预后设定透析液温度是在每次透前实测体温的基础上调低1.0℃,观察干预前后透析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干预后低血压、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下降,舒适度提高,无提前下机现象(P<0.01或0.05),SAS和SDS评分降低( P<0.01或0.05)。结论透析液温度进行个体化设定,能够降低透析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透析低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徐林芳;吴春蕾;孙红梅;刘同强;花芳萍;蔡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康复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级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3级学生设为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学期末,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及实训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等方面也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作者:李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出血术后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琦玲;张平英;刘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ECT显像在甲状腺结节上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1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诊断方法进行分组,一组患者给予B超诊断,一组患者给予甲状腺ECT显像诊断,与病理学检验结果对比,比较两种诊断方式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对比以及临床检验的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结果 B超检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正确率高为70.00%,甲状腺炎的正确性低为50.00%;ECT 检验结节性甲状腺肿正确率高为85.71%,甲状腺炎正确率低为62.50%,无统计学意义(P>0.05)。 ECT组的敏感度、准确度以及特异性显著高于B超组,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状腺ECT显像在临床上诊断甲状腺结节上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在临床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寻找更加适合本专业见习课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方法选取2010级5年制临床专业73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参加消化内科见习课,实验组接受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SP)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对照组仅采用PBL的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及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SP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可提升消化内科见习课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实践推广。
作者:王燕;鲁晓岚;郭晓燕;王灵珠;赵平;程妍;张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液胃泌素-17(G-17)、白介素-8(IL-8)表达与慢性胃炎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60例,其中幽门螺旋杆菌( HP)阳性与HP阴性各30例,胃镜下行胃黏膜活检病理检查,进行胃炎活动度分级,并采用酶标法检测血清G-17和IL-8两组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HP阳性组2、3度胃炎例数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随胃炎严重程度升高,G-17水平降低,IL-8水平升高,P<0.05。结论 G-17、IL-8与胃炎的活动度密切相关,可以预测慢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同时,HP阳性胃炎患者与G-17、IL-8也密切相关。
作者:吴一平;陆崇;何艳花;王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参加“积极之家”康复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30例于封闭式病房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参加为期12周“积极之家”康复训练。于入组时、入组12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 NOSIE)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 ITAQ)评定其精神症状。结果治疗12周后,本组30例患者的BPRS得分较入组时明显降低,ITAQ得分较入组时升高(t值分别为12.0693与5.4276,均P<0.01);NOSIE量表显示患者的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因子得分及总消极因素得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0.01),而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得分、总积极因素和病情总估计得分均比入组时明显增加(P<0.05或0.01)。结论参加“积极之家”康复训练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社会功能,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精神康复。
作者:沈后荣;许锦泉;全雪明;冼怀柏;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把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的162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实验组采取健康教育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两组经过对比护理发现,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比对照组的明显更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较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身心压力和经济负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从一定程度上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美兰;陈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在临床,留置胃管是保证病人营养和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在置管过程中需要病人做吞咽动作利于置管成功,但是置管过程可刺激咽喉部肌肉收缩,引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呛咳等不适反应,更为严重者甚至窒息[1]。所有不适导致患者紧张而不能主动配合做吞咽动作,使得置管一次成功率较低。在临床中通过实践发现促使病人被动配合可以大大地提高一次性插入胃管的成功率,减轻病人不适。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武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