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目前医学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关键对策

王剑

关键词:医学, 高职院校, 学生, 不良现状, 关键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目前医学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关键要点.方法 通过具体事实,分析目前医学高职学生在学习上的种种不良现状及其心理成因,寻求相应的促进其奋发学习的教育教学关键对策.结果 可以从师生关系、教学趣味性、表扬与鼓励、督促与批评等四个方面,着手矫正上述不良现状,找到现代医学高职院校中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对策,建立起学生中良好的学习氛围.结论 上述措施,对调动现阶段高职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素质及学习能力,帮助其道德品质和行为模式的完善,均是很有意义的.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初诊高血压并焦虑症60例护理体会

    目的 应用健康教育加心理护理方法对门诊初诊高血压并焦虑症患者的干预以减轻高血压病患者焦虑状态,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方法 应用健康教育加心理护理方法对门诊初诊高血压并焦虑症患者的干预.结果 60例患者紧张焦虑得到了缓解并积极配合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得到了提高.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正确健康教育减轻了高血压病并焦虑症的焦虑状态,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达标率.

    作者:林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包括工作负荷大、职业危险性、复杂的人际关系、知识技能更新、缺乏社会支持、政策压力等,建议管理者合理调整护士工作强度,降低职业危险,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及心理调适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学习环境等方面来降低护士职业压力及改善身心健康,使其正确对待工作压力.

    作者:胡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适合腹腔镜手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对照组43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微创、恢复快、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理想方法.

    作者:关庆斌;谢永灿;罗海军;谭彬斯;邢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钉配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博爱县人民医院收治髌骨骨折患者38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配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其中髌骨横形骨折24例,髌骨斜行骨折7例,髌骨纵形骨折1例.结果 3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52±2.37)个月.患者刀口均未发生感染,X线摄片显示骨折内固定满意,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和骨折再移位,或钢丝松动断裂等情况,所有患膝关节伸屈活动良好,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7~14周,平均(8.29±2.15)周.根据综合评分,本研究中优23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为94.74%.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特性,且并发症少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念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获得生化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目的 探讨生化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从对于标本、试剂、流程、生化分析仪使用造成的问题阐述对策.严格按我室标准化操作;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校准、保养和维护、质量控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结果 生化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可靠性通过上述方法解决,确保临床生化结果的准确可靠.结论 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对减少患者病痛和经济负担有巨大的作用.

    作者:刘佃香;刘然;于德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K-Rod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K-R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4月,采用K-Rod共治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患者.L3/4者2例;L4.5者3例;L5S1者15例;L4.5 L5S1双节段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38~70岁,平均53.5岁.随访12~16个月,通过VAS评分、ODI指数和影像学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 患者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患者术后,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高度差异无显著变化,置入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活动范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K-Ro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远期效果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涛;强晓军;冯纪川;卓瑞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20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心力衰竭或血栓形成,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1].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同时抗凝治疗可控制症状,但不能根治房颤,且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造成严重不良反应.近年来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确切,已逐步成为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在2008年1月~2012年7月应用射频消融治疗120例房颤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文漪;翟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X线平片与CT扫描在周围型肺癌中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并分析X线平片与CT扫描在周围型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周围型肺癌患者85例X线平片及CT扫描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周围型肺癌不同影像类型检出率.结果 患者CT扫描检查肿块、毛刺、棘样突起、胸膜凹陷、空泡及支气管气象、厚壁空洞、血管聚集、胸水、肺门淋巴结肿大等影像类型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分叶影像检出阳性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扫描检查较X线平片周围型肺癌影像学征象检出阳性率明显改善,两者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周围性肺癌诊断准确性.

    作者:温书泉;卢洪波;夏治民;谭锦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专业学生课程成绩相关性分析

    了解职校学生各科成绩的相互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通过调取护理专业五年制高职生和三年制中职生的各科期末考试成绩,分别选取每科前20%和后20%人的成绩与自身其他相关课程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文化课成绩优秀者学习专业课具有一定的优势,文化课成绩较差者学习专业课时会有较为明显的进步.专业基础课成绩优异者在学习专业课时其优势有所缩小,专业课优异者其成绩从文化课到专业课有一种逐渐进步的特点.文化课成绩优秀和较差者在学习专业课时都有发生逆转的可能,相对来讲,高职生转优的比例更高,中职生转差的比例更高.

    作者:耿宏柱;程萍;胡墨农;张文霞;张家霞;董克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群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就本社区选两个相距较远的居委会,从中各选80名高血压患者参与该项研究,将这16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80名采取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记录为对照组,其余80名采取高血压群组社区干预管理模式.均观察9个月,该项研究结束后比较对照组与干预组在饮食结构、锻炼情况、体重、血压控制、就诊医嘱依从性方面的变化.结果 9个月后,在体重、生活方式、血压控制、就诊医嘱依从性上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模式能较好的控制血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可作为社区管理的补充.

    作者:陈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测研究

    目的 探讨通过免疫球蛋白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早期的小儿手足口病.方法 取在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确诊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共220例,将其全部作为实验组,取确定没有患有小儿手足口病的健康儿童1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A型免疫球蛋白、G型免疫球蛋白、M型免疫球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个指标的大小.结果 在小儿手足口病早期,实验组M型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A型免疫球蛋白、G型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各指标与对照组各指标之间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 充分重视检测小儿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将其作为临床上检测以及判断早期小儿手足口病的一种方式,意义非常.

    作者:王文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肾病4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92例高血压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结合健康教育及运动等综合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肾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且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好,是治疗高血压性肾病的首选.

    作者:李克儒;刘建云;张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例淹溺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的监护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治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为主要手段,改善全身低氧状态及多脏器功能的保护,但死亡率仍较高达40%左右[1].淹溺是引起ARDS的高危因素.我院急诊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淹溺患者26名,其中2名因现场抢救不及时,肺内吸入大量水份及污泥,引起严重肺损伤于入院后发生ARDS,转入急诊ICU抢救.现将抢救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金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50例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应用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超声诊断为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超声报告及病理检查资料,对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5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腺瘤者39例,甲状腺癌者7例,甲状腺淋巴瘤者4例;准确率分别为95%、83.33%、100%,误诊率分别为5%、16.67%、0%.结论 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准确性高,且安全、简便,可作为甲状腺肿瘤筛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郑华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在院前急救的护理路径与对策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分别39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按照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作者:彭风云;林文霞;符鸿飞;龙家玲;谭建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全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的固定式咬合重建

    目的 对全牙列严重磨耗患者进行固定式咬合重建修复,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5例全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先进行暂时性修复1个月,患者适应后行永久性固定式咬合重建.结果 5例全口牙重度磨耗患者恢复了垂直距离,咬合关系良好,无颞下颌关节紊乱和咀嚼肌群的痉挛,恢复了正常的面下1/3面形.结论 固定式咬合重建是一种很好的全口咬合重建的方法.

    作者:钟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浸润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浸润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选取在2006年7月至2011年12月间到我院诊治的67例浸润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并给予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并给予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严密监控,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性,同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结果 通过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34例患者中,显效18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88.2%,对照组33例患者中,显效13例,好转11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2.7%.观察组痰菌阳性例数有32例,转阴例数有29例,转阴率为90.6%,对照组痰菌阳性例数有28例,转阴例数有19例,转阴率为67.9%.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空洞的有33例,空洞闭合的有18例,空洞闭合率为54.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空洞的有31例,空洞闭合的有14例,空洞闭合率为45.2%.结论 在对浸润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胰岛素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欣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护理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对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进行护理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4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对所有患儿进行半年的随访,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 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支原体肺炎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对支原体的肺炎的患儿进行护理的同时给予其健康教育能有效的促进患儿的康复,减少复发,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叶水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同期开展的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以评价其安全性、肿瘤根治性以及术后早期疗效.方法 选取 2010年2 月~2012年7月接受手术的 316 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166 例采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传统开腹组),150 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腹组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和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总数及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胃癌D2根治术可获得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良好的早期疗效,但较开腹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林文霖;许燕常;李志雄;谢雪茹;潘国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32例中,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26例,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蜡块冷冻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6例,其中4例行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2例未行二期手术治疗.结果 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30例中(第1组26例+第2组4例),9例(30%) 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大直径<0.6cm与≥0.6cm的肿瘤转移率分别为7.69%和42.1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包膜完整转移率5.00%,肿瘤包膜不完整转移率66.67%,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具有一定比例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尤其对于肿瘤大直径≥0.6cm和肿瘤包膜不完整的病人行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是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邵学谦;鲁珅;郭贺丰;杨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