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应用氨甲喋呤可有效减少输卵管妊娠取胚术中出血

李雪莹;江白玲;胡冰

关键词:异位妊娠取胚, 术前甲氨蝶呤, 减少出血, 增加复通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取胚术前MTX局部注射在127例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中减少出血,增加复通的治疗效果.方法 12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注射组 68例)与B组(对照组 59例) 均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A组术前3~5天局部注射甲氨蝶呤50mg,B组未使用.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后输卵管复通率52.9%,B组37.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卵管妊娠取胚术前MTX局部注射,在输卵管保守性手术中能有效减少出血,大大提高了术后输卵管的复通机率,并有效防止PEP(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对患者术后的生育功能的有效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分裂症的抑郁症状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分裂症伴有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60例分裂症伴有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与氟哌啶醇组,疗程6周,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的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分别测评治疗前和治疗时1、2、4、6周总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奥氮平组治疗后各周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氟哌啶醇组治疗后4周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有抑郁症状疗效较氟哌啶醇较好.

    作者:黄春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肾病4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92例高血压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结合健康教育及运动等综合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肾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且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好,是治疗高血压性肾病的首选.

    作者:李克儒;刘建云;张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高策略的初步探讨

    精神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具有社会性、服务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作为一名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临床实践技能是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生涯中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也是评价其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精神科医生的重要指标.因而,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已成为该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娜;赵阿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垂体腺瘤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患者制定围手术期护理计划,进行优质护理.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顾宇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局麻下乳腺肿物切除送组织钼靶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局麻下乳腺肿物切除送组织钼靶检查患者的心理情况.方法 对68例局麻下乳腺肿物切除手术过程中需将取出的组织进行钼靶检查的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疏导及护理干预.结果 适当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恐俱等心理明显减轻.结论 通过对患者术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适当的心理护理能够缓解乳腺肿物切除送组织钼靶检查患者的心理焦虑状态,保持病人的血压、心率平稳,使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朱金早;麦慧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妇产科男性学员的教学方法探究

    目的 探讨妇产科男性学员的有效教学模式,分析如何引导妇产科男同学更好地学习妇产科.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60名男性学员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学生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妇产科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对比观察两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成绩、理论考试结果和病例分析结果,同时调查两组学生对妇产科的学习兴趣.结果 实验组妇产科男性学员通过改革后的教学方法,理论考试及病例分析平均成绩分别为45.52±4.0分与43.35±4.8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98±5.15分与36.63±4.5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经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妇产科的学习兴趣很高的比例为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男性学员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男性学员对妇产科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热情,以提高其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韦敬锡;李妹燕;谢丽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接种儿童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119例为实验组,采取在常规护理上增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采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家长对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结论 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可有效降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择期手术胰岛素抵抗及干预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择期手术胰岛素抵抗以及干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手术小儿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给予5%葡萄糖3~5mg(kg·min),术前和术后第一天化验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术后较术前升高,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实验组术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围手术期存在胰岛素抵抗,术前给予适量糖负荷可减轻胰岛素抵抗.

    作者:彭晓晖;吴春燕;白莉;徐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专业学生课程成绩相关性分析

    了解职校学生各科成绩的相互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通过调取护理专业五年制高职生和三年制中职生的各科期末考试成绩,分别选取每科前20%和后20%人的成绩与自身其他相关课程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文化课成绩优秀者学习专业课具有一定的优势,文化课成绩较差者学习专业课时会有较为明显的进步.专业基础课成绩优异者在学习专业课时其优势有所缩小,专业课优异者其成绩从文化课到专业课有一种逐渐进步的特点.文化课成绩优秀和较差者在学习专业课时都有发生逆转的可能,相对来讲,高职生转优的比例更高,中职生转差的比例更高.

    作者:耿宏柱;程萍;胡墨农;张文霞;张家霞;董克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父母学堂在新生儿出院指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院健康教育方法,提高住院新生儿父母的家庭护理能力.方法 对2010年共800例新生儿的父母在患儿出院前邀请他们参加由新生儿科举办的新父母学堂,并予一周后采用电话回访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新生儿父母对新父母学堂的满意率达100%,对新父母学堂所讲的内容全部掌握的父母达96%.结论 采用新父母学堂这种出院指导方式,丰富了新父母的护理知识,提高了父母的护理能力,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谢映梅;梁丽清;何幼鸣;刘巧红;汤菊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shRNA对大鼠原代肝细胞PPARα基因表达的抑制

    目的 包装能够干扰大鼠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er 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基因表达的逆转录病毒,探索该病毒体外侵染SD大鼠原代肝细胞后,PPARα基因及其下游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 包装逆转录病毒,侵染SD大鼠原代肝细胞后抽提总RNA,荧光定量PCR检测PPARα基因及其下游基因cte1的表达.结果 PPARα基因及其下游基因cte1的表达均被抑制.结论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shRNA能够有效地干扰大鼠原代肝细胞的PPARα基因的转录.

    作者:刘辉;王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妇科手术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60例ASA I~Ⅱ级需行腹腔镜术的妇科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n=30).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后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对照组术毕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术毕清醒后两组均静注芬太尼1μg/kg用于术后镇痛.分别记录术后各时点的VSA评分、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4h、8h、12h、24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麻醉时间、麻醉苏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使用哌替啶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例淹溺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的监护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治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为主要手段,改善全身低氧状态及多脏器功能的保护,但死亡率仍较高达40%左右[1].淹溺是引起ARDS的高危因素.我院急诊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淹溺患者26名,其中2名因现场抢救不及时,肺内吸入大量水份及污泥,引起严重肺损伤于入院后发生ARDS,转入急诊ICU抢救.现将抢救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金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为CINⅡ~Ⅲ的患者18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锥切术的病理结果.结果 宫颈冷刀锥切与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病理检验总的完全符合率为79.4%(143/180),术后病理分级低于术前病理分级的有19例(10.55%),高于术前病理分级的有18例(10.0%).术后2例出血过多,宫颈管粘连病例1例.术后随访:除明确诊断宫颈癌的患者外,余患者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宫颈锥切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价值,而且对于阴道镜下活检为CINⅢ级的患者,能进一步明确病变程度,是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的不可逾越的过程.

    作者:方梓羽;李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20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心力衰竭或血栓形成,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1].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同时抗凝治疗可控制症状,但不能根治房颤,且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造成严重不良反应.近年来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确切,已逐步成为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在2008年1月~2012年7月应用射频消融治疗120例房颤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文漪;翟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学五年一贯制高职生与三年制普专生的学业情绪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医学院校五年一贯制高职生和三年制普专生学业情绪状况,探讨不同学制学生的学业情绪的差异.方法 高职生和专科生来源于同一所高职高专学校,学习阶段一致,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和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进行评定.结果 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考试成绩低于三年制普专生(P<0.05),积极高唤醒分值低于三年制组(P<0.05),消极低唤醒高于三年制组(P<0.05).结论 医学五年一贯制高职生的学业情绪与三年制普专生存在差异,在教育与管理方面需要有针对性干预.

    作者:周祎;宋小平;何成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50例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应用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超声诊断为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超声报告及病理检查资料,对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5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腺瘤者39例,甲状腺癌者7例,甲状腺淋巴瘤者4例;准确率分别为95%、83.33%、100%,误诊率分别为5%、16.67%、0%.结论 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准确性高,且安全、简便,可作为甲状腺肿瘤筛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郑华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研究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是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总称,是一类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有病程长、发作规律、上腹痛等特征[1],目前对该病的病因解释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失调(过多)、胃粘膜防御机能平衡失调等.针对于此,临床上常用的抗溃疡药有抑酸药、粘膜保护药、抗酸药、抗菌药等,奥美拉唑属于其中的胃质子泵抑制剂(PPI),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具有作用持久、效果稳定的特点[2].

    作者:陈轶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18例儿童单纯肥胖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患儿,对他们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并且分析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肥胖儿的身高增长与正常儿童一致,没有显著差异.儿童肥胖度显著下降,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患儿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达到减肥的效果,有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相关综述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是利用呼吸机产生气流给病人供氧,通过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和减少呼吸功来达到改善缺氧、调节二氧化碳和机体酸碱平衡的辅助措施.但是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丧失,水份丢失增多,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干结,纤毛活动减弱,进而容易致气道阻塞、肺不张或感染率升高等严重并发症.据报道[1],肺部感染率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而当充分湿化时,即使是没有咳嗽反射的昏迷病人,也能保持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从而保证有效的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使人工气道的病人气道通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湿化装置也应运而生,湿化剂也有更广的选择.近年来临床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现将其中的湿化方式,湿化剂的选择等作以下综述.

    作者:祁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