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沈春花;朱彩兰;谢美婵;陈莲芳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生活方式, 自我管理能力, 调查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的生活方式,找出影响患者健康的个体、家庭、社会因素,为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2012年1-12月到本院心内科住院和门诊复查的PCI患者128名,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生活方式水平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方式水平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和t检验.结果 PCI患者生活方式总体水平偏低,得分为(110.09±27.08)分;有31人(24.22%)处于差水平状态,有69人(53.91%)处于一般水平状态;七个维系得分排序中以家庭压力、健康责任、运动悠闲三项较后;不同个体、家庭、社会因素的患者生活方式总体得分均不同,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PCI患者生活方式处于不良水平状态,需用适当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和帮助其领悟社会的支持,提高其生活方式水平,促进身心健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的治疗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来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在对照组中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方法治疗,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优良率的情况等等.结果 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观察组中的患者在术后引流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优良率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板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但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好选择锁定板方法.

    作者:方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培训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系统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的效果.方法 对工作≤5年的50名护士急救应急能力进行评估,针对不足,强化专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操作、实施流程管理、开展医护配合现场模拟急救演练、护理查房等方法,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急救应急能力,培训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后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 注重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的评估,并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可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春;王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喉癌术后患者胃管非计划性脱管的护理干预

    目的 应用护理干预预防喉癌术后患者胃管非计划性脱管.方法 对2007-2009年共做36例喉癌手术中发生的6例术后患者胃管非计划性脱管进行分析,找出喉癌术后留置胃管过程中容易发生非计划性脱管的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喉癌术后胃管非计划性脱管的发生.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2010-2012年共做30例喉癌手术患者术后无发生胃管非计划性脱管(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喉癌术后患者胃管非计划性脱管.

    作者:林美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应用效果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从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抽样选取86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即对照组43例患者治疗时采用常规的治疗,实验组43例患者的治疗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再采用心理干预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心理干预的43例病人在手术结束后出现并发症状况和SAS和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是非常可观的,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对病人的病况治疗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作者:陈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菜茎和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目的 建立苦菜茎和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64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 染料木素对照品在0.0005~0.004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C=0.0039A,R=0.9999.苦菜茎和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1202%和0.2315%.结论 该方法操作稳定,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合苦菜茎和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作者:刘仰斌;张志花;周建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游离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血脂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重点观察游离脂肪酸与血糖的变化关系,与健康体检人员资料进行对比观察,讨论游离脂肪酸的变化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TC(t=-0.312,P=0.037);TG(t=-1.527,P=0.028);LDL-C(t=-0.973,P=0.044);HDL-C(t=1.296,P=0.016),FFA(t=-2.573,P=0.000),Glu(t=-1.351,P=0.00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与GLU呈正相关(r=0.14,P=0.034).结论 临床中可以利用血清中FFA的变化水平,反应糖尿病患者体内脂代谢紊乱的情况,为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提高诊断依据.

    作者:贾茗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8-2011年广西龙胜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龙胜县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手足口病的策略与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运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 龙胜县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6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1.17/10万,其中重症病例11例,死亡病例1例,病死率为0.15%.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3岁散居儿童多(占总发病数的79.62%).发病季节集中在4~6月(占总病例的87.92%).结论 龙胜县手足口病主要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今后应针对性地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重点提高低年龄组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认识,倡导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早期就诊意识.

    作者: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7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接受鼻内镜手术的73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鼻内镜检查与CT检查,明确病变范围,按Han(2001)的NIP临床分级标准,进行临床分级,并进行随访.结果 对73例患者随访1~5年,其中鼻内镜手术34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5.9%,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氏手术39例,复发7例,复发率为17.9%,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行NIP切除术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手术创伤小,可基本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的解剖结构,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手术切缘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肿瘤的预后.

    作者:王浩;张晓斌;刘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科近年来的肾病综合征活动期患者血清脂蛋白Lp(a)与载脂蛋白ApoA1及ApoB的浓度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健康体检患者资料进行对比,比较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Lp(a)(t=-3.218,P=0.000);ApoA1(t=0.742,P=0.182);ApoB(t=1.324,P=0.016).其中Lp(a)和ApoB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病综合征活动期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血脂及载脂蛋白代谢紊乱,在治疗过程中,检测Lp(a)、poA1、ApoB的浓度,能够对肾病综合征做出正确的评估,评估肾脏的损害程度.

    作者:潘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在肝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了解胆碱酯酶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190例肝脏疾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48例,慢性肝炎62例,重型肝炎43例,肝硬化37例)血清胆碱酯酶(CHE)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同时测定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各组肝脏疾病中血清CHE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各组肝脏疾病患者AL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活性随肝脏病情程度加重而下降,且与ALT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能较好地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的病理损害的程度.可作为肝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检测指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对肝病的诊断、预后判断、病程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谢朝欢;王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微创穿刺术治疗4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收治88例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微创穿刺术清除颅内血肿.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的治愈率、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死亡率、血肿消失的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脑损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措施.

    作者:张欣瑜;陈永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乌拉坦升高实验大鼠血糖的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乌拉坦对实验大鼠血糖的影响,并通过检测胰岛素和肝脏代谢相关酶类的改变,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乌拉坦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或乌拉坦溶液1g/kg,给药后120分钟检测实验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和胰岛素、乙酰胆碱酯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酶类的浓度.结果 空腹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清乙酰胆碱酯酶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乌拉坦升高实验大鼠血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肝功能损害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

    作者:叶泉英;翁闪凡;张常青;岳赟;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的生活方式,找出影响患者健康的个体、家庭、社会因素,为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2012年1-12月到本院心内科住院和门诊复查的PCI患者128名,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生活方式水平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方式水平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和t检验.结果 PCI患者生活方式总体水平偏低,得分为(110.09±27.08)分;有31人(24.22%)处于差水平状态,有69人(53.91%)处于一般水平状态;七个维系得分排序中以家庭压力、健康责任、运动悠闲三项较后;不同个体、家庭、社会因素的患者生活方式总体得分均不同,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PCI患者生活方式处于不良水平状态,需用适当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和帮助其领悟社会的支持,提高其生活方式水平,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沈春花;朱彩兰;谢美婵;陈莲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校利用校园网络进行教与学的研究

    阐述利用校园网络进行教与学的四种方式,即:构建教与学的电教模块、课程模块;讨论模块、答疑模块;分析利用校园网络进行教与学的技术性特点、自主性特点、虚拟性特点、开放性特点和交互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在利用校园网络方面的作用,研讨学生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

    作者:侯鹏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入院血糖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前血糖、术后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血糖、后囊膜浑浊、前房渗出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质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良好控制血糖水平,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谢桂芳;梁明秀;陈水生;关智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CK19及CEA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复发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淋巴结中细胞角质蛋白(CK19)及癌胚抗原(CEA)的阳性表达,以确定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患者的135枚淋巴结标本,进行CK19及CEA标记并与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0例患者的135枚淋巴结中,CK19阳性表达8例,CEA阳性表达有7例,其中CK19阳性患者中6例复发转移,CEA阳性患者中4例复发转移,CK19阴性患者中6例复发转移,CEA阴性患者中8例复发转移.结论 CK19及CEA免疫组化标记物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指标,其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转移预测的参考指标.

    作者:邹海峰;张林;王国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与血浆渗透压水平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与血浆渗透压水平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急性脑卒中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住院时的血浆渗透压进行检测,并分析与血浆渗透压的相关因素和血浆渗透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合并各类疾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渗透压升高发生率明显,其中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血浆渗透压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渗透压升高组预后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死亡患者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存活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渗透压水平与急性脑卒中死亡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渗透压升高是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渗透压的测定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波;蔡浩;肖勇;李云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扁桃体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扁桃体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68例病人实施扁桃体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外还要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治疗,再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为0~Ⅰ级的比较,分别占89.26%和59.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扁桃体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是有相当的疗效的.

    作者:陈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0例分析

    目的 分析奥曲肽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两组均给予止血、抑酸、抗休克治疗,对照组予垂体后叶素静滴,治疗组予奥曲肽静脉泵,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少.结论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应尽早尽快使用.

    作者:蒋炫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基本技能培训体系的建立在新护士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新护士临床基本技能方法体系的建立效果.方法 对100名新护士进行临床基本技能方法体系的培训,分析护理培训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经过培训后,新护士大幅度提高了新技术操作考核成绩.结论 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通过建立临床基本技能方法体系,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提高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建立于临床护理实践,大部分护士能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操作,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贾宝芳;许贤智;余静;徐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