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窦性心律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危险性的评价

陈肖艺;蔡诗云;郭靖;甘文雪

关键词:窦性心律震荡, 急性心肌梗死
摘要:目的 探讨窦性心律震荡(HR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危险性的评价价值.方法 选择2012-2013年我院AMI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非AMI者40例设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HRT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评估其对危险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T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者TO值明显高于存活者(P<0.05),T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窦性心律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危险性的评价价值较大,值得应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饮食依从性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病并糖尿病饮食依从性教育对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结核病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宣教,实验组采用专人负责实施饮食依从性教育;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 实验组有27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79.41%,对照组19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55.88%,两组遵医程度差异显著.对饮食治疗依从性高的患者控制血糖,抗结核的疗效要高于依从性低的患者.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饮食依从性教育可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刘莉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阴道放置T管引流对宫颈癌根治术预后的影响

    目的 经阴道放置T管引流对宫颈癌根治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92例宫颈癌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A组(行T管经阴道引流51例),B组(未放置T管引流41例).通过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两组术后淋巴囊肿、尿潴留、切口感染、发热天数、发热例数、术后3个月阴道长度的差异.结果 A组发热病例数和发热天数,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显著性小于B组;切口感染病例数和尿潴留发生例数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阴道长度A组显著性由于B组.结论 经阴道放置T管引流管具有并发症少的优点,同时显著性增加阴道的长度,能够改善患者整体的生存质量.

    作者:贾芸;刘萍;刘莉;靳瑞华;唐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子宫颈癌的防治与护理进展研究

    子宫颈癌是严重威胁着女性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子宫颈癌病因学显示,子宫颈癌的前身是宫颈癌前病变,而从宫颈前病变发展成为宫颈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约要经过十年的时间,这一阶段,通过大面积筛查,按“三阶梯”诊断步骤及时诊断,根据筛查结果采取不同的干预,来达到防治的目的.随着政府的重视,子宫颈癌也作为我国政府民生工程“两癌筛查”的主要内容.加强子宫颈癌病因、危害性等健康教育,在全社会育龄妇女开展普查普防,对宫颈疾病与癌前病变及时治疗,做好患者生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贞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健康管理对服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 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方法 选取214例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112例)和对照组(102例),对干预组通过健康档案管理、个体指导、健康教育等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采用我院设计的服药状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而降低PCI术后支架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小花;王英蓉;许辉;白巧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牙龈炎冲洗器在神经内科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牙龈炎冲洗器在神经内科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牙龈炎冲洗器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护理舒适度,口臭,口腔溃疡及口腔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护理舒适度及口臭,口腔溃疡及口腔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龈炎冲洗器替代生理盐水为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能增强口腔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拉曼光谱分析

    目的 建立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拉曼光谱分析方法.方法 建立部分头孢菌素对照品图谱库,并测定相应制剂的拉曼光谱,通过图谱比对进行识别.结果 所测药物对照品图谱峰形良好,指纹性强,可准确区分;利用对照谱库识别制剂中的主成分,可以对相应制剂准确识别.结论 拉曼光谱仪以其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无样品前处理等显著优势,将会成为药品日常监督的一种有效的鉴别手段.

    作者:许凤;李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清醒患者ICU综合征的病因、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清醒患者ICU综合征的病因、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清醒患者入住ICU期间ICU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我院ICU 2012年1-12月收治的神志清醒或经治疗后神志清醒的患者共1236名,统计ICU综合征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病原因、探讨预防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发生ICU综合征的患者986名,约占79.8%.针对病因、加强预防和护理措施,可减少清醒病人ICU综合征的发生.结论 ICU综合征发生率高,针对病因采取积极预防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ICU综合征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职业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职业满意度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安徽省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的351名学员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全科医生总体满意度一般,对福利待遇、职称晋升和工作量3方面不满意,年龄和职称是职业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全科医生的职业满意度,尤其是福利待遇和职称晋升方面.

    作者:纪艳;罗珏;于先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影响.方法 我院初次诊断的T2DM患者共55例(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1)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增高(P <0.01);(2) T2DM患者TC、TG明显增高,HLD-C明显降低(P <0.05);(3)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明显降低,内脂素水平明显增高(P<0.01);血清脂联素与内脂素呈负相关(P<0.01).结论 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与T2DM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李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在腹腔镜和开腹情况下对患者子宫肌瘤的切除手术,对术后患者身体状况及治疗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各自治疗优势.方法 将132例子宫肌瘤患者以实施手术方法不同给予分组,其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人数分别为69人、63人,手术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出和开腹子宫肌瘤挖出两种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与切除肌瘤数量与开腹组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使用时间上差异不明显(P>0.05);腹腔镜组97.10%成功率与开腹组93.65%成功率比较不明显(P>0.05).结论 腹腔镜下和开腹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子宫肌瘤的切除手术,是目前切除子宫肌瘤手术中常见和受欢迎的两种方式,且临床都分别具备自身优越性和不足处,因此,患者临床应依据自身身体与经济状况,选择适用于自己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部氢氟酸烧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手部氢氟酸烧伤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手部氢氟酸烧伤患者35例,首先给予大量清水冲洗,局部钙剂注射及湿敷,深二度、三度创面给予削痂、切痂植皮或皮瓣修复,观察疗效.结果 35例患者均恢复可,愈后部分留有瘢痕,未出现抽搐、组织液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手部氢氟酸烧伤后早期、规范化的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范微微;孙衍峰;曲狄;邵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影响糖尿病足截肢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足时截肢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436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436例糖尿病足患者住院期间截肢发生率为20.41%(89/436).吸烟、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LDL-C、血浆白蛋白、S-CRP、ABI≥0.3、超声示闭塞是被筛出来的有意义变量,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血白细胞计数(β=1.188,OR=1.843)、总胆固醇(β=1.175,OR=2.230)、血红蛋白(β=1.520,OR=3.634)、HDL-C(β=1.067,OR=1.810)、糖化血红蛋白(β=1.114,OR=3.236)、下肢血管病变(β=1.184,OR=1.237)、S-CRP(β=1.404,OR=1.232)是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加强控制血糖,加强抗感染、改善血管循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预防截肢的发生.

    作者:钟玫;莫建明;颜晓东;黄建皓;农月稠;黄秀碌;谭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绩效管理在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绩效管理模式在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 分别随机抽取我院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220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输液等待时间.结果 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后,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1.4%,较之实施前的69.1%明显提高(P<0.05);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后,患者的平均输液等待时间为(20.5±4.8)min,较之实施前的(43.3±10.6) min明显缩短(P<0.05).结论 在输液室的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可大大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增强其主动服务意识,缩短输液等待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曾斐;叶屏;谭路英;赵红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自发性脑干出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发病原因以及出血量和临床表现、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自发性脑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出血量多少分为A组(出血量<2ml)21例、B组(2ml<出血量<5 ml)17例、C组(出血量>5 ml) 22例,分析三组原发高血压和饮酒情况以及出血量与临床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入组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例达到75.00%,饮酒者比例达到46.67%;A组与B、C组之问患者临床表现具有显著差异(P<0.05),B、C组之间患者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P>0.05);A、B、C三组预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主要诱因,长期饮酒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危险性高低与年龄大小无关,但是出血量与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出血量越大,临床表现和预后越差.

    作者:林燕妮;朱健清;陆益就;刘一尔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学护理专业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分析

    生物安全特指防止由生物技术和生物危险因子及相关操作活动引发的生物危害.这种危害既包括对环境与人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生物的危害[1-2].生物安全防护特指在实验室环境里进行处理、保存感染性物质的操作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3].前些年SARS实验室感染引发的生物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给医学院校生物安全防护及其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4].医学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将到各级医院的临床科室、准备室与实验室工作,她们将直接接触患者及其体液、排泄物等标本,所以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5-7].本文拟对护理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进行调查,分析她们对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初步探讨对医学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生物安全教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作者:马新博;宫汝飞;刘珍莲;唐荣兰;申海光;段斯亮;于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点刺阳性级别儿童过敏性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比较

    目的 不同点刺实验(Skin Prick Test,SPT)阳性级别儿童过敏性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比较,探讨点刺等级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尘螨为主要过敏原的过敏性哮喘患儿68例,分为三组:25例过敏原点刺等级4个+患者为组1,23例过敏原点刺结果3个+为组2,20例过敏原点刺结果1~2个+为组3,评价患者PEF和FEV1.结果 三组患儿PEF与FEV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过敏原点刺阳性等级患儿肺功能相似.

    作者:邵玉芳;郭小铭;李转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克氏针加AO半螺纹钉治疗髂前上棘骨折

    目的 探讨克氏针加AO半螺纹钉内固定治疗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髂前上棘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加AO半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将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平均8个月,功能恢复良好,无跛行,行走无疼痛,膝、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结论 克氏针加AO半螺纹钉内固定治疗髂前上棘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创伤较少,具有疗效佳、康复快、功能好等优点,是手术治疗髂前上棘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作者:陈坤壮;温建强;包杭生;张宏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舒普生抗生素药敏实验在耐药菌感染及二重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舒普生抗生素药敏实验在耐药菌感染及二重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8例诊断为耐药菌感染和(或)二重感染的患者进行舒普生抗生素药敏实验.结果 共培养出致病菌株98株,舒普生抗生素的敏感率为93.38%.结论 舒普生抗菌谱较广,对病菌的药敏性较高,对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良好,可应用于耐药菌感染和(或)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黎国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一体化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体化模式”在急诊危重病人安全转运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份共299例危重病人转运途中存在及潜在的风险资料,制定相应的措施.结果 更快捷更安全地转运到相应的科室,299例危重病人中,转运途中潜在风险115例,转运意外为零.结论 采用一体化模式显著缩短转运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患者行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目的 总结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病人发生出血2例,堵管3例,感染6例,1例脱管,其中2例更换部位重新插管,其余经抗感染治疗、尿激酶溶栓、加强换药等处理后,症状消失,导管恢复正常使用.结论 针对血液透析病人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赵红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