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安;于春江;李悦;姜蓓蓓;彭书玲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品种、品系描述清楚;②强调来源;③遗传背景;④微生物学质量;⑤明确体质量;⑥明确等级;⑦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⑧明确性别;⑨有无质量合格证明;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Ⅲ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DN Ⅲ期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先给予2周的洗脱期治疗,然后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每日1次,试验组给予芪蛭降糖胶囊每次2.5 g、每日3次。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观察尿微量白蛋白(mALB)、mALB/肌酐(UCr)、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同时测定血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MG 水平变化。结果终纳入有效病例试验组96例、对照组95例。两组治疗前尿mALB、mALB/UCr、β2-MG、α1-MG 及血ET-1、NO、TXB2、6-keto-PGF1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治疗后mALB、mALB/UCr、β2-MG、α1-MG 及ET-1、TXB2均降低,NO、6-keto-PGF1α均升高,且以试验组变化更显著,治疗12周时两组mALB、mALB/UCr、β2-MG、α1-MG 及TXB2、6-keto-PGF1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mALB(mg/L):36.6±9.2比78.6±16.5,mALB/UCr(mg/mmol):3.90±1.97比9.70±2.90,β2-MG (mg/L):0.25±0.10比0.40±0.12,α1-MG(mg/L):8.40±2.26比12.50±3.21,TXB2(ng/L):75.8±18.7比 94.7±21.7,6-keto-PGF1α(ng/L):73.4±15.2比65.2±11.5,P<0.05或P<0.01〕,而ET-1、NO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ET-1(ng/L):57.6±6.9比59.1±6.2,NO(μmol/L):68.9±11.6比65.4±10.7,均P>0.05〕。两组 SCr、BUN 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间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Cys-C、RBP、β2-MG 均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12周 Cys-C、RBP、β2-MG 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Cys-C(mg/L):0.72±0.07比0.89±0.12,RBP(mg/L):53.0±14.2比66.1±16.5,β2-MG(mg/L):1.86±0.71比2.79±0.82,均P<0.05〕。结论芪蛭降糖胶囊能明显降低DN Ⅲ期患者的尿mALB 及mALB/UCr,稳定肾功能,疗效优于缬沙坦,其作用机制与降低ET-1、升高NO,维持血栓素A2/前列环素(TXA2/PGI2)动态平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
作者:郭兆安;于春江;李悦;姜蓓蓓;彭书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后大鼠蛋白激酶B1(AKT1)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1/2(JNK1/2)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每组12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MCAO)建立右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补阳还五汤组大鼠于术后2h起灌服补阳还五汤(主要由生黄芪120g、当归6g、赤芍4.5g、川芎3g、西红花3g、桃仁3g、广地龙3g组成)14.2 g/kg,每日1次,连续7 d。其他各组动物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第7日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AKT1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JNK1/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KT1 mRNA表达量〔吸光度(A)值〕明显降低(0.48±0.08比0.63±0.11、0.61±0.09,均P<0.05),JNK1/2阳性细胞数(个/mm2)明显增多(34.13±4.57比16.15±1.09、16.23±2.05,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脑组织中AKT1 mRNA表达(0.93±0.11)和JNK1/2阳性细胞数(45.04±5.68)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上调缺血脑组织AKT1 mRNA和JNK1/2阳性细胞数表达,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芳;尹天雷;戴飞跃;廖亮英;蔡光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医学论文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医学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传播方式,承载了医学进步的历史。医学杂志已成为传播学术成果、进行医学交流的重要平台。医学期刊的服务主体是读者,有了读者,期刊才有生命力;而作者是期刊的源头,为期刊提供了基本素材。所以,只有懂得和熟悉医学论文的种类及撰写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者。1医学论文的分类:医学论文主要有述评、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论谈、会议纪要、学术活动预告等。
作者:邸美仙;孙茜;保健媛;杨程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导向性。要求资料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必要时应进行统计学处理;文字精炼,层次清楚;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清晰。应特别注意对研究过程和方法陈述的严谨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文字表述的流畅性。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于2013年6月21日至23日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召开。大会收到全国各地的稿件161篇。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近5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分享国内外急危重症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共同探讨我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发展之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敏州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柴艳芬教授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葛文华秘书长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天津市卫生局、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领导出席开幕式。
作者:郭力恒;寿松涛;王军;张敏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992年在荷兰召开了“脑的十年”国际会议,会议强调了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使全世界对脑的研究进入新的高潮。随着人口老龄化,脑病尤其是脑血管疾病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它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毕淑珍等[1]对某一地区脑卒中发病与气温关系的研究发现,气温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会升高,这与我们临床观察到的脑卒中集中在秋冬季节的现象相吻合。目前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新进展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乙酰水杨酸、神经保护药等,中医药在脑血管病的诊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2]。本研究就“扶正护脑法”之“扶正药”干预缺血性卒中(中风)进行如下阐述。
作者:俞郦;魏江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ACS 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3例为治疗组,同期住院ACS 患者32例为对照组,将治疗组再按不同中医证型分为阴虚型(15例)、气虚型(11例)、血瘀型(7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30~60 mL 静脉滴注(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生脉注射液10~100 mL/h 微量泵持续静滴,血压恢复正常后生脉注射液5 mL/h 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连续5~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9.7%(23例)比46.9%(15例)〕、总有效率〔90.9%(30例)比62.5%(20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48 h 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胸痛:2例(6.1%)比10例(31.3%),汗出:3例(9.1%)比13例(40.6%),气短:4例(12.1%)比12例(37.5%),均P<0.05;心悸:5例(15.2%)比9例(28.1%),恶心:3例(9.1%)比4例(12.5%),但P>0.05〕,治疗组阴虚型患者的MAP(mm Hg,1 mm Hg=0.133 kPa)升高较气虚型、血瘀型明显(105.00±8.53比91.00±9.53和89.00±3.53,均P<0.05)。结论持续生脉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ACS 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杜景柏;李俊江;徐莺;胡增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该患者共输入红细胞14 U,血浆2200 mL,冷沉淀800 U,去白细胞全血400 mL,血小板16 U,白蛋白50 g。盆腔共间断引流出250 mL淡红色血性液体。3 d后患者意识转清,可配合点头、握手动作,生命体征逐渐稳定,血管活性药物渐减量至停用。4d后脱机拔管,6d后转普通病房。
作者:张铄;解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本科对脓毒症患者的压疮采用自制压疮贴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42例压疮患者,脓毒症诊断符合文献[1-3]标准,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45~86岁,平均64.3岁;并发重症肺炎8例,感染性休克7例,大手术后4例,烧伤2例;Ⅱ期压疮12处,Ⅲ期压疮共14处,面积1.56~48.60 cm2,平均23.52 cm2。试验组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55~92岁,平均65.4岁;并发重症肺炎8例,感染性休克6例,创伤7例;Ⅱ期压疮10处,Ⅲ期压疮共15处,面积1.56~48.60 cm2,平均23.52 cm2。两组性别、年龄、压疮分期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作者:陈圆圆;孙谋;赵叶;凡仑旭;张小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成功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24例,现将临床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AOPP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19~57岁,平均(39.2+3.6)岁。中毒农药种类:敌敌畏9例,乐果7例,对硫磷(1605)5例,甲胺磷2例,敌百虫1例。其中经口服中毒22例(服量约10~250 ml),经皮肤接触中毒2例。就诊时间为毒物接触后0.5~3 h。根据临床表现和胆碱酯酶(ChE)活力指标评估,轻度中毒8例,中度中毒11例,重度中毒5例。
作者:黄桂梅;兰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本刊从2012年1期起,凡文章内及图片说明中标注的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均使用“低倍放大”、“中倍放大”或“高倍放大”表示。图片放大倍数低于200倍为低倍,等于200倍为中倍,大于200倍为高倍,例如“HE ×40”将标注为“HE 低倍放大”,不再标注具体放大倍数。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论著类文稿需附中、英文摘要,其他类别稿件(如研究报告、经验交流、治则?方剂?针灸、病例报告、综述等)不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应按结构式摘要格式撰写,采用第三人称,内容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其中结果部分应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摘要中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力竭性运动致心脏损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发现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指标,对其临床分型、诊断标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某战区6家总医院及中心部队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力竭性运动入住心内科的88例作训人员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心肌酶、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指标,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力竭性运动可引起胸闷、心悸、胸痛、头晕、气短、乏力、晕厥等症状,心脏听诊异常;治疗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U/L):20.34±6.33比35.43±25.25〕、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U/L):130.47±9.04比168.93±62.69〕、乳酸脱氢酶〔LDH(μmol?s-1?L-1):2.48±0.62比3.58±1.34〕、肌酸激酶〔CK(U/L):125.58±67.56比556.42±381.89〕、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U/L):11.20±4.08比23.09±15.6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5例患者检测了心肌肌钙蛋白T (cTnT),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μg/L:0.07±0.05比1.26±0.78,P<0.05)。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16例)、窦性心律不齐(13例)、室性期前收缩(早搏,11例)。心脏超声发现异常者18例,主要表现为瓣膜反流、心功能减低、心脏增大等,其中以瓣膜反流为常见,均为少量反流。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将力竭性心脏损伤初步分为普通型(20例)、心律失常型(56例)、心力衰竭型(2例)、猝死型(10例)。结论力竭性心脏损伤可以表现为不同临床类型,心肌酶、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的异常变化是其有力的证据,对其防治应当引起重视。
作者:王晓伟;曹雪滨;侯聪聪;张刚;崔英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艰难梭菌被认为是大量应用强效广谱抗菌药物引起的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的致病菌。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为重度感染,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十分普遍,因此导致的AAD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状态,位居ICU发生腹泻病因的第3位[1],且治疗更加困难[2]。发生AAD会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肠内营养开通延迟、肠道屏障破坏,终致使患者住ICU时间延长,费用增加,影响患者预后[3]。肠道菌群失调为AAD的病理基础,粪菌移植(FMT)治疗作为一项既古老又现代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衡状态。现报告1例应用粪菌灌肠成功治疗艰难梭菌感染腹泻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期望可以提高对FMT这一疗法的认识。
作者:余超;周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2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例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4个基本原则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后进行血液灌流(HP)治疗次数与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82例重度AOPP患者根据HP治疗次数分为3组:非HP组(2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HP1组(27例)于中毒12 h内给予1次HP;HP2组(30例)给予2次及以上HP,每次间隔24 h。比较3组患者临床各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随HP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者阿托品和氯解磷定总用量明显减少,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恢复清醒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入院48 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均P<0.05)。与HP1组比较,HP2组阿托品总用量(mg:164.57±68.82比256.81±97.06)、氯解磷定总用量(mg:6.95±1.40比8.76±1.64)明显减少,ChE活性恢复时间(d:9.23±2.46比10.96±3.44)、恢复清醒时间(h:23.83±6.29比39.93±8.24)、住院时间(h:9.57±2.39比11.52±3.02)、机械通气时间(h:40.50±16.55比65.74±18.88)明显缩短,入院48 h APACHEⅡ评分(分:11.97±3.47比14.26±2.88)明显下降,并发中间综合征(10.0%比18.5%)、反跳现象(3.3%比25.9%)、心律失常(13.3%比44.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6.7%比29.6%)和病死率(6.7%比18.5%)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早期反复多次HP结合常规治疗可提高重度AOPP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杜宇;牟奕;赵立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男性,其特点为病变易累及骶髂关节,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常发生钙化,若不及时诊治,可发生脊柱强直和关节严重畸形[1]。AS常累及髋关节,国内学者研究发现,我国AS髋关节受累率在60%左右,髋关节严重畸形患者将终身残废,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质量明显下降[2]。因此,积极探索AS的发病机制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研究发现感染、遗传和免疫等因素与AS的发生关系密切,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尚未明确。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就近年来氧化应激在AS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齐亚军;刘健;曹云祥;万磊;刘磊;叶文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在临床上是一种危重疾病,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横纹肌损伤,导致大量肌红蛋白(MYO)、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等细胞内成分释放入外周血引起组织器官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同时MYO对肾小管直接损伤或阻塞常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据研究报道,RM导致ARF的发生率为20%~33%[2]。本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对RM致ARF患者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夏珍;郑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