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刊对运用统计学方法的有关要求

关键词:运用, 统计学符号, 临床试验设计, 主要方法, 正交设计, 析因设计, 试验因素, 实验设计, 设计类型, 配对设计, 交叉设计, 调查研究, 调查设计, 成组设计, 前瞻性, 横断面, 名词, 名称, 控制, 干扰
摘要:1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2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例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4个基本原则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对来稿的一般要求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导向性。要求资料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必要时应进行统计学处理;文字精炼,层次清楚;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清晰。应特别注意对研究过程和方法陈述的严谨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文字表述的流畅性。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于2013年6月21日至23日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召开。大会收到全国各地的稿件161篇。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近5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分享国内外急危重症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共同探讨我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发展之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敏州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柴艳芬教授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葛文华秘书长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天津市卫生局、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领导出席开幕式。

    作者:郭力恒;寿松涛;王军;张敏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抗炎和强心利尿对老年肺炎及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胸腔积液患者抗炎和强心利尿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浆B型钠尿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浓度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本院急诊住院治疗的57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病因分为两组:老年肺炎胸腔积液患者(肺炎组)30例和肺癌胸腔积液患者(肺癌组)27例。两组患者抗感染与强心、利尿和限制液体出入量的治疗原则相同。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 d进行胸部CT扫描,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浆BNP、CRP及PCT浓度。结果①治疗前肺炎组以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患者居多,而肺癌组以NYHAⅠ级较多见;且肺炎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明显高于肺癌组(86.7%比14.8%,P<0.01)。治疗前肺炎组血浆BNP明显高于肺癌组(ng/L:582.67±126.53比146.27±43.77,P<0.01);与治疗前比较,肺炎组治疗后血浆BNP(ng/L:225.59±131.33)明显降低(P<0.05),而肺癌组无明显变化(ng/L:149.34±51.05)。肺炎组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优于肺癌组〔治愈:70.0%(21例)比0(0),P<0.01〕。②治疗前肺炎组血浆CRP、PCT明显低于肺癌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PCT均下降到或接近正常生理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mg/L):20.21±16.32比22.76±18.53,PCT(ng/L):0.46±0.13比0.55±0.17,均P>0.05〕。肺炎组肺炎疗效明显优于肺癌组〔基本治愈:86.7%(26例)比0(0),P<0.05〕。肺炎组治疗后CRP、PCT下降与肺部炎症阴影的消散相一致;肺癌组治疗后CRP、PCT下降与肺部影像学显示阴影的消散程度不一致,显然与癌瘤浸润性占位有关。结论血浆BNP和CRP、PCT浓度的变化对于胸腔积液者心功能不全的筛查和强心、抗炎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中吉;王萌;何炜;吴素丽;杨丽荣;禹雷;仇海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后溪穴在急症救治中的妙用

    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五腧穴的输穴,属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该穴位于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后溪穴周围有指背动、静脉和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以及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载:“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通玄指要赋》中说:“痫发癫狂兮,凭后溪而疗理,头顶痛拟后溪以安然。”《针灸聚英》有“后溪穴主治颈项强,不得回顾”的记载。《兰江赋》言:“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综上可见,后溪穴隶属于手太阳小肠经而通于督脉,因而可兼治此两经疾病。临床上针刺后溪穴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笔者从事临床急救工作十余年,每遇惊、痫、癫、搐和急、重腰、颈椎扭伤,应用后溪指压按揉,无不应手奏效,现择数例撮述如下。

    作者:王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肾衰系列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积分的影响

    目前我国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27万人正在接受透析治疗,占全球的7.4%,而血透治疗价格昂贵,且存在相当多的并发症:如低血压、营养不良、便秘、贫血、心律失常、口干咽燥、皮肤瘙痒、失眠[1]、抑郁和焦虑等[2],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如何减少透析次数,延长透析时间,减轻透析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本科将肾衰系列方药应用于维持性血透(MHD)患者,其在减轻血透副作用、延长血透间隔时间方面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文均;孙岚云;车树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读者·作者·编者

    论著类文稿需附中、英文摘要,其他类别稿件(如研究报告、经验交流、治则?方剂?针灸、病例报告、综述等)不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应按结构式摘要格式撰写,采用第三人称,内容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其中结果部分应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摘要中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首届中医院重症医学、珠三角地区重症医学临床实战论坛”会议简介

    2013年8月3日至4日“首届中医院重症医学、珠三角地区重症医学临床实战论坛”在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承办、《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及《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协办。会议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吸引了来自珠三角地区的500余名重症医学科及急诊科的同行们。到会的专家包括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张敏州教授,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陈荣昌教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急危重病救治中心主任苏磊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曾红科教授,《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及《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常务副总编、编辑部主任李银平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郭力恒教授,以及珠三角地区十多家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科主任。本次到会者60%以上是护理人员,这一方面充分显示出会议的实用性对护理人员的吸引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护理在整个重症医学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作者: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TNF)在1975年由Caswell首次报道,其显著的特征是在体内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1]。1984年TNF-α基因工程产品开始试用于临床,但到目前为止,天然TNF-α全身用药存在难以克服的严重不良反应[2]。通过不断的探索,TNF抗肿瘤作用机制不断被揭示,TNF-α基因工程产品应用于临床抗肿瘤的前景愈加光明。

    作者:马杰;李银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本刊对论文中实验动物描述的有关要求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品种、品系描述清楚;②强调来源;③遗传背景;④微生物学质量;⑤明确体质量;⑥明确等级;⑦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⑧明确性别;⑨有无质量合格证明;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烟雾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研究进展

    烟雾吸入性损伤是热力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及肺实质的损害,多发生于大面积烧伤,尤其是伴发头面颈部烧伤时,由于患者吸入大量烟雾、有害气体或处于高热空气或蒸汽等,从而引起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统计表明,单纯吸入性损伤这一独立因素就使烧伤患者的病死率增加了20%左右[1],而75%的烧伤死亡患者中合并不同程度的烟雾吸入性损伤[2]。虽然现代医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对烧伤患者及时进行有效的液体复苏、气道管理、创面修复、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但目前针对烟雾吸入性损伤的治疗,除了机械通气、肺泡灌洗及药物治疗等方式外,仍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本研究就烟雾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施曼;樊毫军;侯世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自制压疮贴在脓毒症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本科对脓毒症患者的压疮采用自制压疮贴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42例压疮患者,脓毒症诊断符合文献[1-3]标准,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45~86岁,平均64.3岁;并发重症肺炎8例,感染性休克7例,大手术后4例,烧伤2例;Ⅱ期压疮12处,Ⅲ期压疮共14处,面积1.56~48.60 cm2,平均23.52 cm2。试验组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55~92岁,平均65.4岁;并发重症肺炎8例,感染性休克6例,创伤7例;Ⅱ期压疮10处,Ⅲ期压疮共15处,面积1.56~48.60 cm2,平均23.52 cm2。两组性别、年龄、压疮分期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作者:陈圆圆;孙谋;赵叶;凡仑旭;张小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在临床上是一种危重疾病,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横纹肌损伤,导致大量肌红蛋白(MYO)、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等细胞内成分释放入外周血引起组织器官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同时MYO对肾小管直接损伤或阻塞常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据研究报道,RM导致ARF的发生率为20%~33%[2]。本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对RM致ARF患者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夏珍;郑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酢浆草总提物对大鼠酒精性肝病疗效的实验观察

    目的探讨酢浆草总提取物对酒精性肝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42只雄性 SD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8)、酢浆草中剂量组(n=8)、酢浆草高剂量组(n=8)和泼尼松组(n=8)。采用白酒灌胃的方法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制模12周后,酢浆草中、高剂量组和泼尼松组分别给予酢浆草总提取物3.5 g·kg-1·d-1、7 g·kg-1·d-1或醋酸泼尼松0.9 mg·kg-1·d-1,其余两组每日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共6周。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组织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水平;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移酶(GGT)、MDA 含量均明显升高,SOD、ADH 和ALDH 含量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AST、ALT、AKP、GGT、MDA 含量均明显降低,SOD、ADH 和ALDH 均明显升高,AST、ALT、AKP、GGT、SOD、ADH 以酢浆草高剂组变化更显著〔 AST(U/L):117.38±22.75比201.62±17.95,ALT(U/L):33.51±11.64比59.14±9.52,AKP(U/L):95.19±24.85比169.39±37.21,GGT (U/L):46.54±14.55比89.37±12.49,SOD(U/mg):137.03±12.03比80.64±13.45,ADH(U/L):3.48±0.71比2.05±0.91,P<0.05或P<0.01〕,MDA、ALDH 以酢浆草中剂组变化更显著〔 MDA(mmol/mg):2.05±0.64比3.17±0.61,ALDH(U/L):7.59±1.95比5.71±1.33,均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未见明显病变;模型组肝细胞以大泡性为主的脂肪变性;酢浆草中、高剂量组大泡性脂肪变细胞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酢浆草中、高剂量均可显著降低TNF-α在肝组织中巨噬细胞胞质及部分细胞膜的表达。结论酢浆草总提取物对酒精性肝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丁良;张丽娜;党志勇;史建红;郭辉;杨慧;侯英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本刊对运用统计学方法的有关要求

    1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2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例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4个基本原则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扶正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支持

    1992年在荷兰召开了“脑的十年”国际会议,会议强调了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使全世界对脑的研究进入新的高潮。随着人口老龄化,脑病尤其是脑血管疾病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它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毕淑珍等[1]对某一地区脑卒中发病与气温关系的研究发现,气温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会升高,这与我们临床观察到的脑卒中集中在秋冬季节的现象相吻合。目前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新进展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乙酰水杨酸、神经保护药等,中医药在脑血管病的诊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2]。本研究就“扶正护脑法”之“扶正药”干预缺血性卒中(中风)进行如下阐述。

    作者:俞郦;魏江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本刊对标注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的有关要求

    本刊从2012年1期起,凡文章内及图片说明中标注的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均使用“低倍放大”、“中倍放大”或“高倍放大”表示。图片放大倍数低于200倍为低倍,等于200倍为中倍,大于200倍为高倍,例如“HE ×40”将标注为“HE 低倍放大”,不再标注具体放大倍数。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前羊水栓塞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成功1例

    该患者共输入红细胞14 U,血浆2200 mL,冷沉淀800 U,去白细胞全血400 mL,血小板16 U,白蛋白50 g。盆腔共间断引流出250 mL淡红色血性液体。3 d后患者意识转清,可配合点头、握手动作,生命体征逐渐稳定,血管活性药物渐减量至停用。4d后脱机拔管,6d后转普通病房。

    作者:张铄;解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持续生脉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ACS 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3例为治疗组,同期住院ACS 患者32例为对照组,将治疗组再按不同中医证型分为阴虚型(15例)、气虚型(11例)、血瘀型(7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30~60 mL 静脉滴注(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生脉注射液10~100 mL/h 微量泵持续静滴,血压恢复正常后生脉注射液5 mL/h 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连续5~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9.7%(23例)比46.9%(15例)〕、总有效率〔90.9%(30例)比62.5%(20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48 h 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胸痛:2例(6.1%)比10例(31.3%),汗出:3例(9.1%)比13例(40.6%),气短:4例(12.1%)比12例(37.5%),均P<0.05;心悸:5例(15.2%)比9例(28.1%),恶心:3例(9.1%)比4例(12.5%),但P>0.05〕,治疗组阴虚型患者的MAP(mm Hg,1 mm Hg=0.133 kPa)升高较气虚型、血瘀型明显(105.00±8.53比91.00±9.53和89.00±3.53,均P<0.05)。结论持续生脉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ACS 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杜景柏;李俊江;徐莺;胡增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4例急救及护理体会

    成功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24例,现将临床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AOPP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19~57岁,平均(39.2+3.6)岁。中毒农药种类:敌敌畏9例,乐果7例,对硫磷(1605)5例,甲胺磷2例,敌百虫1例。其中经口服中毒22例(服量约10~250 ml),经皮肤接触中毒2例。就诊时间为毒物接触后0.5~3 h。根据临床表现和胆碱酯酶(ChE)活力指标评估,轻度中毒8例,中度中毒11例,重度中毒5例。

    作者:黄桂梅;兰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类型之一,对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常以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形成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血栓性闭塞为病理基础,如果处置不当,可发展为ST段抬高型AMI (STEAMI)。有研究发现,NSTEAMI患者具有发病年龄大、远期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本研究旨在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NSTEAMI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晓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