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萍
目的 观察瑞巴派特联合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伴胃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伴胃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美拉唑+铝碳酸镁+瑞巴派特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腹痛、嗳气、腹胀、便血/呕血等症状开始好转时间分别为5.33±1.26d、4.67±0.95d、6.86±1.47d、3.48±0.79d,均分别高于观察组的4.11±1.02d、3.32±0.71d、5.29±1.15d、2.77±0.51d,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低于观察组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观察组为1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溃疡伴胃出血患者中应用瑞巴派特联合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促进溃疡面愈合,加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单化瑞;单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对高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清BNP和外周血淋巴细胞GRK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80岁以上慢性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强心剂、β阻滞剂和紧张素转换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两组治疗前后均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NP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GRK2 mRNA表达.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心脏超声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BNP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GRK2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经美托洛尔短期治疗后,虽未能显著改善心脏射血分数等指标,但可明显降低血清BNP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GRK2 mRNA的表达.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早期骨关节炎患者采取硫酸氨基葡萄糖以及股四头肌肌力锻炼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早期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股四头肌肌力锻炼,对照组仅采取硫酸氨基葡萄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看出,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明显比对照组82.00%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但肌力评分、膝关节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骨关节炎患者采取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股四头肌肌力锻炼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肌力以及膝关节功能,缓解其疼痛感,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崔立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校经临床确诊的16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纳入此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实验原则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4例,A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B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C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HDL-C水平高于B组和C组患者,SBP、DBP、TC、TG、LDL-C水平低于B组和C组患者(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B组81.48%、C组83.33%(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有利于改善血脂水平,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晟楠;陈嵘;林小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伴发冠心病疗效.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脂血症伴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G、TC、LDL-C、HDL-C、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及超敏反应蛋白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等指标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ALT及Cr和CK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有小幅度提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伴发冠心病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作者:曹金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对合并糖尿病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2016年我院收治的107例合并糖尿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干预组56例.两组均给予普通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在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HSS评分、NRS评分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3,6,12月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6,12月NRS评分和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可显著合并糖尿病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空腹血糖水平.
作者:李俊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骨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外固定支架行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情况.观察组引流管拔除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痂出现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均分别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盆功能(Majeed)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采取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疗效理想,能够显著改善骨盆功能,促进早期恢复,加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国勋;方雄明;刘贻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椎间孔镜(PTE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入院的84例LDH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FD术式治疗,观察组采用PTED术式治疗.对比两组各手术指标(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近期预后及术后14个月远期预后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月时Macnab标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个月时,两组QLS-DSD量表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不仅能减少术中创伤,还可以对改善LDH患者近远期预后状况起积极作用.
作者:李学涛;宋红阁;刘明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5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钙及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钙及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血钙及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血钙、血磷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桂明;刘林;王晓红;郭明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NB-UVB(窄谱中波紫外线)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8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对照组采用局部外用卤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部外用卤米松联合NB-UVB照射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w.记录治疗第4、8及12w末的治疗总有效率,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及治疗12w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4、8及12w的治疗总有效率(53.7%、63.4%、82.9%)均高于对照组(31.7%、41.5%、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96、5.89,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3.5±0.7)w短于对照组(6.7±1.2)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49,P=0.000);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发生轻度红斑或皮肤干燥3例,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P>0.05).结论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在治疗中应用NB-UVB,可加速症状的缓解,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该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玉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拉贝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拉贝洛尔治疗,两组均治疗15d.对比两组治疗后血压情况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黄疸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周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流程应用于颅脑外伤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78例颅脑外伤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实施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实施疼痛管理流程,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镇痛药物使用及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24h、3d、7d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应用疼痛管理流程可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减少镇静镇痛药物使用,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聂琴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EB病毒抗体检测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12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EBV-CA-IgM和EBV-CA-IgG检测,同时检测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EBV-CA-IgM阳性率为8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儿童EBV-CA-IgG阳性率分别为87.80%、84.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儿童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43.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CA-IgM检测是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中有效早期诊断方法,且联合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婷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则采取膝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两组疼痛、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法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3d后VAS评分、3个月后膝关节Rasmussen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与身心健康的康复.
作者:郑云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现有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对比.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及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电子期刊全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库上发表的有关冷刀锥切术(CKC)和利普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疗效的相关文献,人工检索相关研究参考文献目录,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CKC组与LEEP组治疗CIN的疗效分析.纳入的39篇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总样本量8715例,其中CKC组5019例,LEEP组3696例.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术后并发症的对比:①CKC组术后感染发生率较LEEP组增加(P<0.05);②CKC组宫颈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LEEP组,(RR=2.73,95%CI:1.63~4.58,P<0.05);③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复发率及切缘阳性率的对比:LEEP组术后复发率高于CKC组(P<0.05).CKC组术后切缘阳性率低于LEEP组(P<0.05).(3)术后病理级别变化的对比:CKC组与LEEP组的术后病理级别(上升、下降、一致)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CKC组与LEEP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对比:LEEP组手术时间较CKC组明显缩短(P<0.05);LEEP组术中出血量较CKC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CKC相较于LEEP治疗CIN有可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CKC的术后复发率及切缘阳性率较LEEP组低.
作者:梁海莹;蒙玉刚;黄露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BNP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BNP值进行检测,同时医生需要依据检测得到的BNP值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BNP值,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对比两组患者再次入院率.结果 在治疗5w后,观察组患者BNP值为387.25±68.43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37.24±202.56pg/ml,左室射血分数为50.23±6.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7.25±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并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次入院率为27.0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的BNP值进行检测,并指导临床治疗,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减少并发症产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寿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葛根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糖水平(FPG、2hPBG)及血脂水平(TG、TC、HDL、LDL)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BG及TG、TC、LD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能有效的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戴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讨论泼尼松联合秋水仙碱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门诊就诊的7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秋水仙碱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者为8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可以在使用较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理想,同时能够降低较大剂量泼尼松单药治疗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何小宇;罗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延伸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65例.分为对照组31例和干预组34例.两组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照患者出院时行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出院后行常规健康指导联合护理延伸服务,包括建立患者微信群、印制特别饮食指导手册、电话随访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结果 随访6个月,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膀胱刺激征、尿路感染、血尿等并发症及结石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出院后,对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指导联合护理延伸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守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4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小板抑制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血清Hcy水平均有所降低,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药物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Hcy水平,增强抗血小板效果,预后良好.
作者:刘明月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