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分析

黄海宁

关键词: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术, 术后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2015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需进行气管切开术患者81例,按照手术需要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大小和术后产生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心率失常、吞咽障碍以及声带损伤情况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6.68±5.62)min、切口长度(1.08±0.17)cm、出血量(14.05±5.06)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32.1±10.53)min、切口长度(3.16±0.37)cm、出血量(51.84±19.01)ml(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显著的低于对照组7例(20.59%)(P<0.05).结论 对于ICU患者,采用PDT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手术具有时间短、出血量低、切口长度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AO锁定足舟状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georzanⅡ、Ⅲ型舟骨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探索

    目的 探讨AO锁定足舟状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georzanⅡ、Ⅲ型舟骨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26例足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AO锁定足舟状骨接骨板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优良率为88.5%,术后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12.25±2.15)w.结论 SangeorzanⅡ、Ⅲ型舟骨骨折采用AO锁定足舟状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史斌;王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老年前列腺良性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与常规药物保守治疗老年前列腺良性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老年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60例和药物组40例.手术组采用TURP治疗,药物组采用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年大尿流率(Qmax)、夜尿次数、残余尿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Qmax、夜尿次数、RUV水平及IPSS、QOL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1年,手术组患者Qmax高于药物组,夜尿次数、RUV及IPSSQOL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药物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老年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中治疗,相对常规药物保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李波;吴观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方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7年3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300例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全遮盖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扩瞳法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 经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3%)高于对照组(88.0%),两组比较χ2=6.491,P=0.026;治疗前,观察组佳矫正视力(0.41±0.03)与对照组佳矫正视力(0.41±0.05)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t=1.271,P=0.843);治疗后观察组的佳矫正视力(0.92±0.12)优于对照组(0.75±0.13),两组之间比较t=5.923,P=0.033.结论 相对于阿托品扩瞳法,连续全遮盖法治疗双眼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视力,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白鹏;许思思;范建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与鉴别价值探究

    目的 比较CT诊断与鉴别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36例,其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6例,黏液性囊腺瘤20例,均行CT检查,比较两组CT征象与诊断价值.结果 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病灶部位、囊壁厚度、病灶形态、囊腔分隔、胰腺萎缩、病灶边界、胰管扩张等征象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黏液性囊腺瘤病灶钙化发生率高于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实性成分多于黏液性,但浆液性囊腔大径小于黏液性,浆液性囊腺瘤大小多≤2cm,黏液性囊腺瘤多>2cm,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CT诊断鉴别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临床价值较高,有推广价值.

    作者:赵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患者尿流改道方法的合理选择和应用

    目的 探讨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患者尿流改道方法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13例),回场代膀胱术组(15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组(32例).观察各组手术用时、出血量、住院时间、近远期并发症、1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等.结果 与其他两组比较,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更快(P<0.05);各组术后1年生存率、近远期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组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3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维度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进行尿流改道,并发症少,接近正常生理排尿,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高;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手术较为简单,但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及肾功能损伤,且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回肠代膀胱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也低于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因此,若患者病情等各方面条件均允许的情况下,尿流改道方式可首选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作者:马曜辉;郭亮;张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宫腔镜清宫术与传统清宫术治疗人流不全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宫腔镜清宫术与传统清宫术治疗人流不全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17年2~4月在我院行清宫术治疗的70例人流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清宫术方式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接受宫腔镜清宫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清宫术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t=0.8287,P=0.4102)、术中出血量(t=1.2775,P=0.205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时间(t=2.9421,P=0.004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t=3.3471,P=0.0013)、术后月经恢复时间(t=4.2666,P=0.0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宫腔残留(P=0.2054)、月经减少(χ2=0.4040,P=0.5329)、闭经(P=0.2054)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2,P=0.0253).结论 宫腔镜清宫术治疗人流不全具有清宫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刘晓翠;张秋红;司清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达一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达一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和B组(52例).A组患者给予多达一片治疗,B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分析2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体积(PV),同时分析2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A、B组颈动脉IMT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A组较B组改善更优(P<0.05);治疗3、6个月后,A、B组颈动脉PV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A、B组PV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A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B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多达一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磊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系统护理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及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析系统护理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及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住院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设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心理状况,采用Lequesne指数评分表评析患者膝骨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其中观察组SAS、SD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Lequesne指数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干预后,两组Lequesne指数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护理对促进膝骨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作用,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对控制病情及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嵘;梁晟楠;林小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感染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重症感染引起AKI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CRRT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经一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血尿氮素、血钾及血乳酸均有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肾功能指标改善更加明显(P<0.05),且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及IL-10水平比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CRRT对重症感染引起的AKI患者肾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且能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种不同β内酰胺类药物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与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三种不同β内酰胺类药物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费用.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3例肺炎患者根据抽签方式分为3组进行前瞻性研究,A组(n=30)、B组(n=31)、C组(n=32)患者分别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头孢美唑钠+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 (1)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7.1%、68.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A组、B组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C组(P<0.05);(3)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B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A组、C组(P<0.05).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用药方案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另外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成本更低,临床实践中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病情特点针对性选择药物,以大程度增强疗效.

    作者:黄志昂;蔡灯塔;焦文温;赛亚飞;刘嘉莹;冯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本次研究入选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取TAPP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分析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术后下床时间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对比,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但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确切,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恢复效果,是临床上腹股沟疝治疗中较为理想术式.

    作者:徐鸿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创面修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创面修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创面修复手术患者,按照引流技术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术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为对照组提供术中常规清创治疗,评估两组创面愈合用时、修复有效率及1期、2期成活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4.50±3.0)d,短于对照组(19.22±2.6)d,(t=6.512,P=0.000).观察组创面修复有效率为28例(93.33%),优于对照组20例(66.67%),(χ2=22.211,P=0.000).其中观察组患者创面1期成活率为21例(70.00%),2期成活率为9例(30.00%);对照组患者1期成活率为12例(40.00%)、2期成活率为18例(60.00%).结论 在创面修复手术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辅助治疗,缩短创面愈合用时,提高创面修复成功率.

    作者:叶家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套筒冠式固定夹板治疗牙周病4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牙周病分别应用套筒冠式固定夹板和尼龙丝牙周夹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尼龙丝牙周夹板治疗,研究组采用套筒冠式固定夹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患者牙周袋深度、龈沟出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0.5年、1年和2年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套筒冠式固定夹板治疗牙周病,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尼龙丝牙周夹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卫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比较小剂量与负荷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差异

    目的 分析比较小剂量与负荷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药物使用情况分为负荷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40例.负荷剂量组采用负荷剂量美托洛尔干预,小剂量组采用小剂量美托洛尔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患者LVED、LVEF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负荷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LVED、LVEF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VED、LVEF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与负荷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但小剂量用药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更高.

    作者:杨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2015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需进行气管切开术患者81例,按照手术需要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大小和术后产生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心率失常、吞咽障碍以及声带损伤情况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6.68±5.62)min、切口长度(1.08±0.17)cm、出血量(14.05±5.06)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32.1±10.53)min、切口长度(3.16±0.37)cm、出血量(51.84±19.01)ml(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显著的低于对照组7例(20.59%)(P<0.05).结论 对于ICU患者,采用PDT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手术具有时间短、出血量低、切口长度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黄海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内固定治疗方法相比,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疗效更佳显著,且安全性更好,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李炎星;武军龙;魏戎;郭哲;王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密盖息辅助治疗老年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密盖息辅助治疗老年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骶管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密盖息联合骶管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跑步机上行走距离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跑步机上行走距离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跑步机上行走距离均显著增加,且研究组显著大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密盖息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老年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云虎;张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胸骨下段小切口修补术治疗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患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患儿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86例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患儿.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阻断主动脉用时、建立体外循环用时、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用时、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后24 h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患儿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修补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减小手术切口,降低术后24 h引流量.

    作者:叶亚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4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脂、血压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脂、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霍学文;韩冠先;李治萌;周安予;朱麟天;赵欢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对产时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对产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80例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孕期指导及护理,观察组实施互动式的孕晚期护理,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结果 (1)观察组产程时间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剖宫产率是16.0%、产钳率是4.0%、自然分娩率是80.0%,均优于对照组的38.0%、12.0%、50.0%,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是(8.45±2.6)分低于观察组的(9.78±2.5)分(P<0.05);(3)观察组产妇对分娩的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积极运用互动式孕晚期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产妇分娩结局,该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较高,建议积极推广与使用.

    作者:施艳丽;尹仙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