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创面修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叶家钙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创面修复, 手术, 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创面修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创面修复手术患者,按照引流技术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术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为对照组提供术中常规清创治疗,评估两组创面愈合用时、修复有效率及1期、2期成活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4.50±3.0)d,短于对照组(19.22±2.6)d,(t=6.512,P=0.000).观察组创面修复有效率为28例(93.33%),优于对照组20例(66.67%),(χ2=22.211,P=0.000).其中观察组患者创面1期成活率为21例(70.00%),2期成活率为9例(30.00%);对照组患者1期成活率为12例(40.00%)、2期成活率为18例(60.00%).结论 在创面修复手术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辅助治疗,缩短创面愈合用时,提高创面修复成功率.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8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及病死率情况,并对比两组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RP、TNF-α、IL-8及PC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过度炎症反应,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程毅;叶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前应用地佐辛在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超前应用地佐辛在减少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8月收治的92例全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自愿接受手术,均选择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其中观察组全麻患者超前应用地佐辛药物,对照组未超前用药,评估两组患者麻醉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躁动情况,评估平均动脉压(MAP)、SPO2(血氧饱和度)、VAS(疼痛)、HR(心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为7例(15.22%),低于对照组26例(56.52%),(x2=37.07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MAP、SPO2、VAS、HR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t=26.588、10.328、10.781、13.23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例(2.17%),优于对照组6例(13.04%)(χ2=8.408,P<0.05).结论 超前应用地佐辛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复合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术后患者体征平稳.

    作者:何俊永;马明飞;刘民强;刘丽;王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本次研究入选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取TAPP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分析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术后下床时间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对比,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但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确切,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恢复效果,是临床上腹股沟疝治疗中较为理想术式.

    作者:徐鸿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5年11月~2016年5月住院治疗的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止咳平喘、改善喘憋、肺部啰音及X线吸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也缩短(P<0.05),所有患儿在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应用简单,安全性良好,早期使用效果更佳.

    作者:沙帮武;李永玉;江慧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鼻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鼻出血患者,共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鼻腔填塞,观察组则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23/24)、66.67%(16/24),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腔通气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鼻腔黏膜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同一部位再出血现象,对照组6例再出血,发生率为25.00%(6/2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出血采用鼻内镜下查找出血点联合电凝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且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试析

    目的 分析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抽签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悬浮红细胞输血;观察组采用洗涤红细胞输血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观察组低,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含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网织红细胞含量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 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输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宋庆召;李润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可舒片联合ARB类降压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可舒片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安博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安博维+心可舒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逆转左心室重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SBP、DBP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压水平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VST、LVDd、LVDPWT、LVMI指标变化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左心室重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心可舒片联合安博维在有效降压的基础上,逆转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药用价值高.

    作者:牛玉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紫杉醇联合不同铂类药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不同铂类药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管新生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远期存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92.59%,治疗后2年生存率为81.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和6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君;王武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糖类抗原125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联合糖类抗原125(CA125)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3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并使用TVCDS进行检查,对比单一检查方式和联合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结果 仅TVCDS检查、仅CA125检查的准确性均显著低于联合诊断方式,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癌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糖类抗原125检查准确性、敏感度均高于单一检查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彩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密盖息辅助治疗老年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密盖息辅助治疗老年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骶管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密盖息联合骶管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跑步机上行走距离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跑步机上行走距离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跑步机上行走距离均显著增加,且研究组显著大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密盖息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老年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云虎;张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2015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需进行气管切开术患者81例,按照手术需要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大小和术后产生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心率失常、吞咽障碍以及声带损伤情况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6.68±5.62)min、切口长度(1.08±0.17)cm、出血量(14.05±5.06)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32.1±10.53)min、切口长度(3.16±0.37)cm、出血量(51.84±19.01)ml(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显著的低于对照组7例(20.59%)(P<0.05).结论 对于ICU患者,采用PDT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手术具有时间短、出血量低、切口长度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黄海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某校近2年学龄期儿童龋齿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某校近2年学龄期儿童龋齿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校196例学龄期(6~12岁)儿童行口腔龋病检查,记录相关龋病流行病学指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经口腔龋病检查,196例学龄期儿童中97例(49.49%)患龋齿,龋均(1.70±0.25).不同性别学龄期儿童患龋率、龋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93,t=1.734,P>0.05).患龋率随学龄期儿童年龄增大逐渐升高(x2=7.441,P<0.05),龋均逐渐上升,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0,P<0.05).年龄、出生地、刷牙、喜甜食、喜碳酸饮料、课间加餐、睡前饮食、口腔检查是影响某地学龄期儿童患龋情况的单因素(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出生、喜甜食是导致学龄期儿童患龋齿的独立危险因素,刷牙、口腔检查是避免学龄期儿童患龋齿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农村出生、喜甜食的学龄期儿童患龋齿差的比例相对较高,督促刷牙、定期口腔检查对降低患龋率有一定帮助.

    作者:郑燕丹;黄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精细化管理在病理新生儿床旁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病理新生儿床旁护理中的效果,为新生儿提供安全优质服务.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病理新生儿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观察组给予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的病理新生儿床旁护理,对照组给予责任制护理模式下的病理新生儿床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病理新生儿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和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医护人员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理新生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理新生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施行精细化管理,使病理新生儿床旁护理更细致、更安全化,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的同时,显著减少病理新生儿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以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作者:范雪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并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纳入进行研究,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孕三烯酮口服治疗,观察组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卵巢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均显著减少(P<0.05),而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在治疗后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症状,且安全性可靠,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吴建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压疮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后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提升,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胡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5月中接收的73例慢性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终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病情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明显更高,且观察组症状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更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普遍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恢复时间,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项可靠且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案.

    作者:莫美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胆管癌患者经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管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胆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胆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胆管癌患者对改善患者胆功能具有显著效果,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苏晓通;和华;詹勇;苏宝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5446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17年出生的5446例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结果,为开展新生儿的筛查和诊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5446例新生儿于出生72h,充分哺乳8次以上后,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斑,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和地中海贫血六种疾病筛查.结果 地中海贫血和G6PD缺乏在本地区筛查阳性率较高,在召回的初筛阳性人群中分别确诊地中海贫血320例、G6PD缺乏症150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例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例,其余未检出.结论 新生儿筛查可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效避免患儿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的发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炳燕;潘华梅;利少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紊乱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25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2DM视网膜病变的诊断结果及分期标准分为NDR组、BDR组、PDR组,每组84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组患者血清FPG、HbA1c、2hPG、LDL-C、HDL-C、TC、TG水平.结果 三组之间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PG、HbA1c、2hPG、LDL-C、TC、TG水平以PDR组高,BDR组其次,PDR组低;HDL-C水平以PDR组高,BDR组其次,PDR组低.结论 糖代谢紊乱和脂代谢紊乱是背景型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调节T2DM患者糖代谢和脂代谢对防治T2DM视网膜病变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韩春华;吴祥钺;植妙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疗效及血流速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临床效果及椎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82例临床确诊VBIV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调整饮食、适当运动、口服氟桂利嗪(5mg qd)、甲磺酸倍他司汀(6mg tid)和拜阿司匹灵(100mg q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为4w.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椎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4w后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治疗后2w、4w后两组患者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治疗4w后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2w后著增大(P<0.05),而观察组患者2w、4w后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VBIV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单纯西药治疗,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作者:邱铕滇;苏燕芬;郑锐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