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ICU重症感染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郭剑波

关键词:清除率, 乳酸, ICU, 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ICU重症感染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ICU接收的62例重症感染病患,按照14d后的转归状况,分死亡组和生存组各31例;按照乳酸的清除率分为对照组(低清除率),观察组(高清除率),研究对比项目的关联性.结果 早期乳酸清除率中生存组是(26.37±3.01)%,死亡组是(11.20±1.67)%,生存组的在乳酸中清除率更高;进ICU中血乳酸的含量生存组是(4.11±1.14)mmol/L,死亡组为(6.97±1.53)mmol/L;6h血液中乳酸含量生存组是(2.96±1.01)mmol/L,死亡组为(6.01±1.64)mmol/L(P<0.05);病死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比,观察组为32.26%,对照组为67.74%,对照组病死率高(P<0.05).结论 早期乳酸的清除率能够评估ICU中重症病患的预后情况.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变程度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病变程度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相关性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2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根据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轻中度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50例、重度NPDR组28例以及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组)14例;同时根据患者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9%)9例、B组(HbA1c7%~9%)28例、c组(HbA1c<7%)55例.结果 重度NPDR组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NPDR组及正常对照组,PDR组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高于NPDR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NPDR组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高于NPDR组及PDR组(P<0.05);A组视网膜动脉、静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B组、c组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患者不同病变程度的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存在一定差异,且随HbA1c水平升高,其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相应增高,但对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无影响.

    作者:黄琰霞;聂新钢;宋丽莉;张新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术后对照组实施传统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价中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实施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既可改善膝关节功能,又可提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瀚;俞星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1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150例.所有患者依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干预,主要包括针对糖尿病方面的治疗,针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方面的治疗以及辅助方面的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TSH、FT3、FT4、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结果 150例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均有缓解,其中体重指数,TSH与治疗前相比,均增加,而FT3、FT4、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对症治疗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钱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半小时急救圈在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突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半小时急救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病患116例,按照院前急救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为常规急救,研究组根据半小时急救圈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急救效果、急救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球囊扩张时间.结果 研究组急救成功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缓解、球囊扩张、住院、急救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通过采用半小时急救圈管理,有利于降低死亡率,缩短急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刚;刘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30日~2017年1月3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顺序的单双号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医治(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溶栓24h后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血清应激因子表达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血清应激因子表达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更具优势(P<0.05).结论 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丁苯酞联合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火有;肖小华;雷志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技术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究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94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非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斜角与上中切牙凸距差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磨牙移位明显小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倾斜角与上中切牙凸距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周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充填在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充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作者:赖会茹;郭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4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8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简表(PFIQ-7)、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PFDI-20)评估对比手术前后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PFIQ-7评分、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疗效显著,可促进术后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ONFH)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晚期ONFH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牛恒;黄敬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及预防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9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9个月性激素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和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P、E2、LH和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时,观察组复发率为2.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可安全有效地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毛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016年在我院实施阴道分娩的199例产妇.其中2015年75例产妇为对照组,2016年124例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率为96.77%,对照组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产妇分娩安全,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有效的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肠道致病菌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常规细菌鉴定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肠道致病菌的价值.方法 就诊的3330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同时进行常规细菌鉴定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观察肠道致病菌中沙门菌及志贺菌检测阳性率.结果 3330例粪便标本中,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沙门菌阳性率为3.90%(130/3330),志贺菌阳性率为1.65%(55/3330);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沙门菌阳性率为4.11%(55/3330),志贺菌阳性率为1.80%(60/3330),两种方法检测沙门菌及志贺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标本均经常规细菌鉴定确诊,阳性率为100%.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直接从粪便中提取DNA,检测肠道致病菌,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大大缩短了检出时间,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应用3种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选择冠心病患者12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比较分为A、B、C、D组各30例.其中A组瑞舒伐他汀剂量选取5mg/d,B组10mg/d,C组20mg/d,D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4组疗效.结果 A、B、C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较,TC、LDL-C变化明显(P<0.05),B、C组治疗后TC、LDL-C与D组差异明显;A、B、C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D组(P<0.05),不良反应较D组发生率更高(P<0.05),A、B、C 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A、B、C组总有效率均高于D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使用剂量与血脂改善程度及缺血事件减低率呈正比,不过剂量越大也会导致更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剂量.

    作者:李海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64例鼾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行扁桃体剥离术联合腺样体刮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恢复饮食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恢复饮食时间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良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蒋武冲;李琨;陈建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抗CCP抗体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抗CCP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医治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90例为A组,抽取其它类型组织疾病的患者90例为B组,抽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人90例为C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血清中抗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三组研究对象抗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的敏感性和特异度.结果 经过检测后,A组抗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B组、C组(P<0.05);A组抗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水平检测出的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05);三组研究对象的抗CCP抗体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类风湿性因子水平检测但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研究对象抗CCP抗体检测的特异性显著高于类风湿性因子检测(P<0.05).结论 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中进行抗CCP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宇溪;杨宇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非诺贝酸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非诺贝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高脂血症患者中抽取1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应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非诺贝酸治疗,就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89%高于对照组的9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非诺贝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顺尔宁和酮替芬分别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顺尔宁和酮替芬分别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酮替芬联合丙卡特罗治疗,研究组予以顺尔宁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气道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气道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IL-10显著升高,TGF-β1、MMP-9、TNF-α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结论 顺尔宁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哮喘可显著改善气道细胞因子水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嘉镖;王桂兰;黄娟;林汉炼;黄建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左乙拉西坦应用于儿童癫痫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应用于儿童癫痫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癫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癫痫方案,观察组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与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10.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应用于儿童癫痫中的疗效满意,安全性尚可,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肌淀粉样变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肌淀粉样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表现,对比单一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淀粉样变的准确率、误诊率.结果 86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气促、胸闷、头晕等缺氧症状79例(91.86%);心功能Ⅳ级26例(30.23%),心功能Ⅲ级37例(43.02%),心功能Ⅱ级23例(26.74%);心电图表现主要为:心电图低电压53例(61.63%),心律失常38例(44.19%),胸导联异常Q波25例(29.07%);超声心动图表现主要为:心肌回声呈现毛玻璃样改变与颗粒样回声增强50例(58.14%),左心室壁对称性增厚55例(63.95%),左心房增大61例(70.93%);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淀粉样变的准确率、误诊率分别为60.47%(52/86)、22.09%(19/86);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准确率为90.70%(78/86),高于单一超声心动图诊断,误诊率为5.82%(5/86),低于单一超声心动图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淀粉样变准确率较高,且无创、简便,有助于为临床诊断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袁义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12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在隔离、口腔及皮肤护理、抗病毒、退热、控制颅内压等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基泼尼松龙,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包括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前神经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神经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36%)明显低于对照组(17.86%)(P<0.05).结论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显著,患儿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魏婉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