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顺尔宁和酮替芬分别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哮喘的疗效分析

林嘉镖;王桂兰;黄娟;林汉炼;黄建梅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 哮喘, 顺尔宁, 酮替芬, 丙卡特罗
摘要:目的 探讨顺尔宁和酮替芬分别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酮替芬联合丙卡特罗治疗,研究组予以顺尔宁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气道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气道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IL-10显著升高,TGF-β1、MMP-9、TNF-α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结论 顺尔宁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哮喘可显著改善气道细胞因子水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30日~2017年1月3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顺序的单双号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医治(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溶栓24h后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血清应激因子表达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血清应激因子表达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更具优势(P<0.05).结论 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丁苯酞联合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火有;肖小华;雷志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手部屈肌腱损伤的显微外科手术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手部屈肌腱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2周观察组肌腱恢复良率为94.4%,对照组为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观察组肌腱粘连率为2.8%,对照组为16.7%,观察组肌腱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手术比较,显微外科手术在手部屈肌腱损伤中的应用能促进修复肌腱组织,有利于降低术后肌腱粘连的发生.

    作者:龚俊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沙美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对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8例COPD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粉雾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干粉剂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每分钟大通气量(MVV)、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FEV1%、FEV1/FVC%、MV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采用沙美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邓渊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及预防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9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9个月性激素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和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P、E2、LH和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时,观察组复发率为2.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可安全有效地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毛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64例鼾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行扁桃体剥离术联合腺样体刮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恢复饮食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恢复饮食时间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良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蒋武冲;李琨;陈建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高凝状态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奥扎格雷钠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7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高凝状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治疗疗效;副作用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血红蛋白、PT、APTT.结果 观察组疾病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血红蛋白、PT、APTT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红蛋白、PT、APTT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高凝状态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指标,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靠.

    作者:牛莎;余嗣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析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焦虑、抑郁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采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焦虑抑郁情况,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起志;黄前积;潘庆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剂量肝素治疗羊水栓塞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微剂量肝素治疗羊水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羊水栓塞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素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肝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剂量肝素治疗.比较两组羊水栓塞治疗效果,急性呼吸循环系统症状、产后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干预前后产妇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肝素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肝素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急性呼吸循环系统症状、产后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剂量肝素治疗羊水栓塞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产妇凝血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豫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CT图像面积测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CT图像面积测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70例腰椎管狭窄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腰椎正常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采用CT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椎间隙(L4/5、L5/S1)椎管矢状径(APDC)、椎管内切圆面积(ICA)、椎管面积(CAC)、硬膜囊面积(CAD)及硬膜外间隙(LAC),分析相关测量指标与腰椎功能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各节段APDC、ICA、CAC、CAD及LAC等测量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AC(r=0.259,P<0.05)、CAD(r=0.247,P<0.05)与腰椎功能呈正相关.结论 CT图像面积测量可作为腰椎管狭窄诊断的有效手段.

    作者:季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按照患者采取术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选择PKP进行治疗的患者有40例,归入研究组;行传统保守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同样有40例,归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为(4.22±0.45)分,EVOS评分为(60.45±7.57)分,椎体高度为(68.64±7.34)mm,Cobb角为(6.78±0.45)°,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使用PKP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度,恢复患者的脊柱功能与自然弯曲角度.

    作者:马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6例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乙肝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缩短患者止血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僧松娟;魏伟;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3例胃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冲洗液使用量)、术后指标(哌替啶使用量、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溃疡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术中(除手术时间以外)和术后指标(除总体治疗费用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溃疡穿孔修补术在治疗胃溃疡穿孔方面效果确切,同时还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疼痛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文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健康体检者356例血清样本,先后进行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免疫印迹法)、胶体金法血清抗体检测及14C-尿素呼气试验.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为诊断依据,比较免疫印迹法及胶体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的诊断意义.结果 免疫印迹法检测灵敏度高于胶体金法(χ2=21.620,P<0.05),胶体金法特异度略高于免疫印迹法,但差异无统计意义;免疫印迹法及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234例同为阳性者中,血清抗体分型结果显示:Ⅰ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75例,Ⅱ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59例.结论 在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时,先通过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可对临床用药予以指导,减少治疗费用和耐药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骏;徐良;刘尧;梁永羿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79例初诊糖尿病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根据奇偶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糖尿病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模式培训,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的血糖状况及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自我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加强初诊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水平,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竹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比较

    目的 对比经尿道前例腺电切术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对良性前例腺增生(BP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观察组给予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组织切除量、住院时间、术后3及6个月前列腺症状得分(IPSS)、生活质量得分(QOL)、剩余尿量(RUV)、大尿流率(Qmax)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个月主要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RP治疗BPH有着比TURP更为明显的临床效果,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华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替比夫定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作用

    目的 探析替比夫定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肺的结核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行拉米夫定口服治疗,观察组行替比夫定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指标及HBV-DNA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指标及HBV-DNA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指标及HBV-DN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唐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肌淀粉样变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肌淀粉样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表现,对比单一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淀粉样变的准确率、误诊率.结果 86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气促、胸闷、头晕等缺氧症状79例(91.86%);心功能Ⅳ级26例(30.23%),心功能Ⅲ级37例(43.02%),心功能Ⅱ级23例(26.74%);心电图表现主要为:心电图低电压53例(61.63%),心律失常38例(44.19%),胸导联异常Q波25例(29.07%);超声心动图表现主要为:心肌回声呈现毛玻璃样改变与颗粒样回声增强50例(58.14%),左心室壁对称性增厚55例(63.95%),左心房增大61例(70.93%);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淀粉样变的准确率、误诊率分别为60.47%(52/86)、22.09%(19/86);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准确率为90.70%(78/86),高于单一超声心动图诊断,误诊率为5.82%(5/86),低于单一超声心动图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淀粉样变准确率较高,且无创、简便,有助于为临床诊断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袁义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部B超联合血清AFP水平检测对肝细胞癌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部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检测对肝细胞癌(HCC)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4月我院74例HCC患者为观察组并同期选取72例肝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均采取腹部B超与血清AFP水平检测,观察对比两组B超下肝脏占位性病变直径与血清AFP水平,比较腹部B超、血清AFP联合与单独诊断HCC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B超下肝脏占位性病变直径与血清AF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B超联合血清AFP诊断HCC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85.14%(63/74)、80.82%(118/146),均高于腹部B超、血清AFP单一方法,且特异度高于腹部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B超与血清AFP对诊断肝细胞癌具有重要价值,采用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马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6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延续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治疗依从率及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干预应用于膀胱癌患者术后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秀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抗CCP抗体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抗CCP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医治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90例为A组,抽取其它类型组织疾病的患者90例为B组,抽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人90例为C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血清中抗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三组研究对象抗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的敏感性和特异度.结果 经过检测后,A组抗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B组、C组(P<0.05);A组抗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水平检测出的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05);三组研究对象的抗CCP抗体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类风湿性因子水平检测但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研究对象抗CCP抗体检测的特异性显著高于类风湿性因子检测(P<0.05).结论 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中进行抗CCP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宇溪;杨宇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