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剂量131I治疗Graves病139例临床效果观察

王建芳

关键词:固定剂量, 个体化剂量, 131I, Graves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
摘要:目的 研究个体化剂量131I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Graves病患者27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9例.对照组采用固定剂量131I治疗,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剂量131I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42%(109/139),与对照组80.58%(112/13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32.37%(45/139)低于对照组48.20%(67/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剂量与固定剂量131I治疗Graves病疗效相当,且能有效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LEEP刀联合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LEEP刀联合重组α-2b干扰素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CIN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41例.对照组给予LEEP刀宫颈锥切术;观察组给予LEEP刀宫颈锥切术+术前、术后重组α-2b干扰素,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阴道排液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HPV感染率;随访1年,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排液量≤月经量发生率90.24%(37/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V感染率14.63%%(6/41)低于对照组34.15%(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无病例脱落,观察组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患者采取LEEP刀+术前术后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HPV感染率与复发率较低.

    作者:张俊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锁定钢板治疗在肱骨近端脆性骨折中的应用与临床预后探究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脆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脆性骨折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优良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健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老年重症肺炎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100ml/次;肠内营养混悬液,1500 kcal/d.两组均连续治疗2w.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积分、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氧分压(PaO2)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1w和2w,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O2和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高于对照组(78.57%)(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疗效显著,通过调节患者体内TNF-α和IL-6水平可能是实现其疗效途径之一.

    作者:欧构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讨早期鼻肠管放置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预防作用

    目的 探究早期鼻肠管放置在老年脑卒中误吸高风险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老年脑卒中误吸高风险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床旁盲插法置入螺旋形鼻肠管,对照组行常规放置鼻胃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营养状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转铁蛋白、白蛋白、BMI、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高、B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鼻肠管放置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误吸高风险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许火连;林胡英;池金美;黄惠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个体化剂量131I治疗Graves病139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个体化剂量131I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Graves病患者27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9例.对照组采用固定剂量131I治疗,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剂量131I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42%(109/139),与对照组80.58%(112/13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32.37%(45/139)低于对照组48.20%(67/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剂量与固定剂量131I治疗Graves病疗效相当,且能有效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

    作者:王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后循环缺血(简称PCI)性眩晕患者联合使用天麻素注射液和血栓通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PCI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性眩晕患者联合使用天麻素注射液和血栓通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眼震、耳鸣和眩晕等临床病症,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国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应用及意义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8月本科接诊的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例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术后施于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功能锻炼措施.综合分析治疗后两组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2w和4w的膝关节活动度以及HS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6.03±2.4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4±2.36d,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于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积极对患者施以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其膝关节活动度,促进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ADL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ADL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8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40/44)较对照组72.73%(32/44)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AD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ADL评分,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刘晓梅;王素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9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搭配针灸及康复理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85.26%),治疗结束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更佳,可推广应用.

    作者:韩西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和特布他林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78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状况,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浩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合约式干预对35岁以上育龄妇女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 观察合约式干预对35岁以上育龄妇女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的有效性.方法 按照《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运用《高危人群筛查表》筛查选取200例35岁以上育龄妇女高血压高危人群,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观察组(使用合约式干预方法组)与对照组(未使用合约式干预方法组)各100例,分别观察两组妇女的生活习惯改善情况与血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妇女在生活干预效果(有效率98.00%)显著优于对照组,高血压发生率(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约式干预方法能够改善35岁以上育龄妇女中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生活方法并帮助其实现血压控制,达到减少高血压病发生的目的,改善高危人群妊娠结局.

    作者:郑蕾;朱媛;江荔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三血管气管切面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评价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150例产前超声疑为胎儿主动弓异常患儿,均进行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和增加三血管气管切面的心脏筛查检查,并与产后超声检查或尸检结果 相对比,探讨两种方法诊断的有效性.结果150例胎儿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检诊断主动脉弓异常阳性85例,阴性65例.常规超声心动图诊断阳性68例、阴性82例;增加三血管气管切面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弓异常胎儿阳性85例、阴性65例.增加三血管气管切面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在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分别为97.61%、97.3%、96.92%均比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的灵敏度74.11%、准确度85.3%、特异度92.3%高.结论 三血管气管切面是胎儿诊断主动弓异常的重要切面,快速且有效.

    作者:郭珍;章春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献血年龄和献血次数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研究献血年龄和献血次数对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6月30日重庆市血液中心南坪采血车登记的无偿献血者560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献血者分为18~25岁、26~40岁以及>40岁三组.统计献血者不良反应情况,收集献血者年龄和献血次数情况,分析献血年龄和献血次数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83例献血者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其中以18~25岁年龄段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到2.62%,高于26~40岁和4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献血者(P<0.05).观察不同年龄和献血次数的关系发现,18~25岁以及26~40岁年龄段中,1次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2.34%,1次以上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6%、1.09%,两者比较,1次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献血者年龄和献血次数与献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关,对于不同年龄和首次献血者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可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献血者的健康安全.

    作者:卢敏;胡文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肿量变化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颅内血肿量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颅内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出血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作者:张峰涛;赵中甫;王冠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究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 探究呋塞米、依那普利联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郸城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予以依那普利+呋塞米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w.统计并比较两组疗效、血流动力学[心排血量(CO)、每搏量(SC)、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晚期充盈速度(VA)、舒张早期充盈速度(VE)]变化情况、康复进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89%(34/37)高于对照组70.27%(26/37),观察组CO、SC、CI、LVEF、VA、VE均高于对照组,而住ICU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0%(1/37)与对照组10.81%(4/37)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呋塞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杨珍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4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94例,分为A组58例,应用α-硫辛酸治疗;B组62例,应用依帕司他治疗;C组74例,应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神经症状评分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症状在2d后自行缓解,C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α-硫辛酸+依帕司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胜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究腹腔镜脾切除术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2月~2017年5月郸城县妇幼保健院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2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开腹脾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脾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F-36评分评价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满意度92.68%(38/41)较对照组73.17%(30/4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躯体疼痛、精神状态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32%(3/41)较对照组24.39%(10/4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灿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究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5日~2017年1月15日收治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共有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案.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包括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评分.结果 肘关节治疗优良率:观察组为85.00%,对照组为80.00%,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手术耗时与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明显较短,观察组的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明显较少,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来说,选择闭合复位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便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张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5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腺样体切除术,观察组在采取腺样体切除的同时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记录两组中耳积液时间、炎症复发率、不同频率听力变化情况,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记录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频率听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中耳积液时间短、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鼓膜穿孔、听力损失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症状,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莫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分析掌侧锁定钢板在闭合性不稳定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研究掌侧锁定钢板治疗闭合性不稳定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4例闭合性不稳定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诊治方案不同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外固定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选择掌侧锁定钢板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及住院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较对照组的74.13%高(P<0.05);观察组手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闭合性不稳定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掌侧锁定钢板进行治疗,患者治疗效率高,且机体功能健康恢复进度快,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毕永海;翟建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