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皮;刘军明;张励;熊奇
目的 探讨拉西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8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给予拉西地平片联合缬沙坦分散片治疗,乙组给予氢氯噻嗪片联合缬沙坦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甲组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幅度和血压变异性明显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拉西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能有效降低血压,且血压变异性显著.
作者:廖国杭;曾裕宏;王翠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研讨家庭访视护理在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从我社区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2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用家庭访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如自我效能等.结果 比较2hPG、FPG、HbA1c指标,干预前,组间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DSES评分,干预前,组间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将家庭访视护理应用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更好的控制其血糖,显著提升其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作者:陈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时机下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眼外伤患者67例,根据眼外伤后至玻璃体手术时间的差异进行分组:<7d 13例为A组,7~14d 26例为B组,15~29d16例为C组,≥30d 12例为D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的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B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C组及D组(P<0.05);B组术后末次随访疗效显著高于A组、C组及D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眼外伤采取不同手术时机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的疗效及预后不同,在眼外伤后7~14d实施玻璃体切割术具有更高的视力改善效果及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新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急诊救治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6月本院60例急诊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救治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无创呼吸机.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指尖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0.00%(0/30),与对照组的3.33%(1/3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救治中应用无创呼吸机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俊斌;甘剑平;颜文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盐酸氨溴索以及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咳嗽、肺部湿罗音及发热症状消失时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丙卡特罗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克秀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小儿手外伤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新理念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行手外伤手术的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术中配合率、心理状态不良率、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中配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不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措施干预,能够显著减少患儿心理状态不良率,提高患儿术中配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
作者:罗秀艳;杨婷;何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行气管切开术对大量脑出血外科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7年6月脑出血患者46例,根据气管切开时机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20例,术中行气管切开;B组14例,术后3d内行气管切开;C组12例,术后3~7d内行气管切开.观察三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和术后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分级情况.结果 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C、B组,好转率高于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略高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个月ADL评分高于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行气管切开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症状,减少再出血的发生,有效推进恢复进程并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昭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方案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营养专科门诊就诊的158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病例,根据营养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6例,观察组82例,对照组给予营养宣教结合常规营养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营养宣教和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方案,观察记录两组孕妇治疗前后的宫高和腹围,并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比较,包括B超指标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度以及胎儿出生后的身长和体重指标.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宫高、腹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对应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宫高、腹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胎儿B超指标双顶径、腹围和股骨长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双顶径、腹围和股骨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方案可以明显减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珊珊;王蓉;葛楠;郑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现状及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143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与全国常模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其他因子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SCSQ量表的消极应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积极应对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5).观察组男性家属SSRS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P>0.05),女性家属SSRS量表的主观支持评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5).SCL-90的总分、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SCSQ的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恐怖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社会支持较少,应对方式消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子.
作者:雷秀雯;袁梅菊;张婷婷;黄珍珍;黄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优化门诊程序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 我院在2016年1月前门诊程序未有变化,在此之后我院提出优化门诊程序等措施并于2016年1月后开始实施,选取2015年12月第一周门诊程序改变前就诊的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2016年4月第一周优化门诊程序后就诊的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平均候诊时间、候诊区平均候诊人数.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实践技能评分、知识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候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候诊区平均候诊人数123人(24.60%),显著低于对照组171人(3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门诊程序后有利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提升,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以提高医院整体形象,该程序亦可显著降低患者候诊时间以及减少医院等待就诊人次,值得医院推广.
作者:梁肖仪;王丹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对比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保乳组和改良组各40例.保乳组接受保乳术治疗,改良组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保乳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无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死亡率分别为77.5%、10%、12.5%、7.5%,改良组分别为75%、7.5%、1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均具有明显效果,但保乳术能够缩短恢复时间,术后有更好的美容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孝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卵巢癌患者在临床早期诊断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癌胚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卵巢癌患者设为A组,该70例患者均经过临床病例诊断为早期卵巢癌,另选取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实施健康体检的志愿者70名作为B组,两组行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四项指标检验,分析两组检验结果 .结果A组的四项指标检验结果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中联合检查敏感度、准确度、特异性均高于单一检查.结论 卵巢癌诊断中应用四项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性高,可使卵巢癌患者早期诊断的确诊率提高,对于患者诊疗康复具有极高诊断价值,可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指导性依据.
作者:郭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无痛分娩新产程标准管理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1000例有阴道试产指征且自愿要求阴道试产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予以无痛分娩旧产程标准管理,观察组予以无痛分娩新产程标准管理.统计比较两组产程情况、产程时限、VAS评分、母儿结局及脐动脉血气指标.结果 观察组缩宫素使用率、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VAS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钳助产、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痛分娩新产程标准管理能有效改善产程情况及脐动脉血气指标,并可合理放宽产程时限,且对母儿结局无影响.
作者:张俊灵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FC)儿童抗利尿激素(ADH)与血清钠离子及尿钠的临床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63例发热患儿作为观察组对象,30例患儿符合高热惊厥相关诊断标准,将其作为FC组,33例无惊厥史但有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URI)作为URI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儿童33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均采集静脉血10ml,接尿液2ml备检,测定尿钠、血清钠水平及抗利尿激素水平.结果 血浆ADH及尿钠水平:FC组较URI组及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对照组与URI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血钠离子水平:FC组均低于URI组及对照组(P<0.05),URI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FC组热性惊厥次数≥2次者血清钠离子水平低于发作次数少于2次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抗利尿激素与血清钠离子呈反相关性(P>0.05),而与尿钠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发热可使ADH的分泌增加,血清钠离子含量减少,尿钠水平增加,应密切监测患儿血清钠及尿钠水平,必要时及时补充Na+,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以减少惊厥反复发作的发生.
作者:王宁;柴鸣荣;徐小娟;袁慧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应用颈部血管超声(CVUS)及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动脉系统实施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颈动脉血管造影确诊的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施以CVUS、SCTA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 .结果两种检测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保持一致(P>0.05),但SCT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检出率均要高于CVUS,差异显著(P<0.05).结论 CVUS及SCTA对颈动脉狭窄均具有较好的检出率,但SCTA对斑块、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测能力更好.
作者:卢敏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老年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减退患者的病耻感对其自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减退中老年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前列腺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对其自尊、社会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社会排斥评分、经济歧视评分、内在羞耻感评分、社会隔离、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尊评分为26.67±3.82分,对照组患者的自尊评分为29.51±3.15分,观察组患者的自尊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中老年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减退患者的病耻感总分与自尊评分呈负相关(r=-0.383,P<0.05),与社会功能评分成正相关(P<0.05).结论 中老年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减退患者的病耻感与自尊与社会功能均呈负相关,病耻感越高,自尊水平与社会功能越低.
作者:伍文兵;李文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满意度评分经比较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措施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其效果显著,且可以有效降低临床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江国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外周血清miRNA-210与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窒息新生儿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患儿按照阿氏评分(Apgar)分为重度窒息组12例与轻度窒息组28例.此外,将观察组患儿根据是否存在脑损伤分为脑损伤组15例与非脑损伤组25例.分别对各组新生儿血清中的miRNA-210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脑损伤组与非脑损伤组的血清miRNA-210水平.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血清miRNA-210表达水平为4.19±0.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miRNA-210表达水平为6.07±0.33,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的3.49±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miRNA-210表达水平为6.22±0.37,明显高于非脑损伤组的4.0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窒息新生儿外周血清miRNA-210呈明显高表达,且随着新生儿窒息程度的逐渐加剧,其表达水平不断升高,且与早期脑损伤存在密切相关.
作者:肖珮;金雅;黄妙霞;蒲玉栋;徐燕珊;赖雪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113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分析比较2组疗效、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对照组为3.57%,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末次随访WHOQOL-100评分79.46±8.1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2±6.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显著,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声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肌内注射黄体酮局部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168例IVF-ET术后患者,均采用Z径路肌内注射法配合留置气泡技术进行肌内注射黄体酮,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68例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出现轻度硬结者130例、中度硬结者33例、重度硬结者5例,其中伴有皮肤红肿者9例、伴有皮肤痒者3例、伴有药液外渗者3例.结论 肌内注射黄体酮后,应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缓解患者疼痛和不适,明显降低患者的局部不良反应.
作者:谌贵灵;李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