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补液在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雷淑慧;赵仿;刘元银

关键词:老年, 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联合补液
摘要:目的 评价联合补液在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6例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静脉补液治疗,观察组行静脉补液联合胃肠补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生化指标、意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各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状态好转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联合补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各临床指标与生化指标,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35岁以下乳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分析保乳术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1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乳组和改良组各49例.保乳组采用保乳术治疗,改良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对比行保乳术生存和死亡患者的一般资料,有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保乳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保乳组3年无瘤生存率为81.63%,改良组为85.71%,无明显差异(P>0.05).保乳组生存和死亡患者在淋巴结状态及切缘情况上有明显差异(P<0.05).将上述有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结果显示:淋巴结情况及切缘情况均是保乳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保乳术对于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与改良根治术相同,远期无瘤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容召;关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和宫颈内口宽度对预测早产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和宫颈内口宽度对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在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产前检查的初产妇86例.对产妇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颈长度、空颈内口宽度进行测量,并将产妇按照妊娠结局分成非早产组和早产组,对比两组产妇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86例产妇中,早产者6例,早产发生率为6.98%.早产组产妇的宫颈长度较非早产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产妇宫颈内口宽度较非早产组显著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与非早产组Bishop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宫颈长度、宫颈口内宽度对于预测早产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准确性较高,可将其作为早产预测的有效指标.

    作者:邓魏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超声检测孕囊大小对药物流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孕囊大小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腹部超声检测的孕妇220例,根据孕囊平均直径(D)分成甲、乙、丙三组,孕囊直径分别介于0.5~1.0cm、1.1~1.5cm、1.6~2.5cm.遵医嘱服用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观察和对比三组的流产情况.结果 三组药物完全流产率分别为69.74%、91.25%、67.19%,乙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甲、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丙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服米索前列醇前、6h内排出孕囊率分别为6.25%、20.00%,显著高于甲组的0.00%、6.58%与丙组的0.00%、10.9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丙组服米索前列醇前、6h内排出孕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效果与孕囊大小密切相关,其中超声检测测量直径为1.0~1.5cm的孕囊更容易排出,完全流产率可高达90%以上.

    作者:张碧兰;罗萍;张铭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2例,依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1)、插管后(T2)、气腹后10min(T3)、手术完成时(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T3时观察组HR、MAP较对照组低,且波动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的21.95%(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可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促进术后麻醉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刘永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导致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活动能力评分、VAS评分、Cobb角变化情况及椎体压缩高度.结果 观察组活动能力评分以VAS评分、Cobb角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有效恢复患者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提高患者活动能力,缓解疼痛,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秦超;秦鸿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 对比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在改善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临床治疗效果上作用差异不明显,且安全性相当,但氨磺必利可促进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

    作者:姚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对比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和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目的 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参照组行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两组手术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疗效、并发症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前NHIS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1w、治疗后1个月NHISS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临床优良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相比,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更为显著,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魏成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模式下的老年轻度焦虑症心理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在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模式下对老年人轻度焦虑症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汇卫生服务站6个居委内签约家庭中60岁及以上老年轻度焦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模式下给予心理干预.对比患者心理干预前后患者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的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GAD-7和SS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AD-7和SSQ评分较干预前无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GAD-7评分明显降低,SSQ评分明显升高,且GAD-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S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彭磊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案的预后比较

    目的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用不同治疗方案的预后比较.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77例CSP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MTX后清宫组27例,UAE后清宫组29例,手术组21例,比较三组基本情况及预后.手术组瘢痕处肌层内妊娠占71.43%,高于MTX后清宫组的29.63%和UAE后清宫组的37.93%;UAE后清宫组、手术组有症状者构成比例为100%和90.48%,明显高于MTX后清宫组的29.63%(P<0.05).结果 三组成功率分别为92.59%、96.55%和100.00%(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手术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血清p-HCG恢复正常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UAE后清宫组、MTX后清宫组(P<0.05);UAE后清宫组短于MTX后清宫组(P<0.05).结论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成功率,但手术治疗者术后恢复快,其次是UAE后清宫术者.

    作者:张玉琼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APAC HEⅡ评分在危重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APACHEⅡ评分在评估危重患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危重患者56例患者资料做回顾分析,依据28d生存率分为死亡组(27例)和生存组(29例),患者各阶段均接受APACHEⅡ评分评估其病情状况,计算并预估疾病死亡危险度,评价分辨度和校准度,预估APACHEⅡ预测效力,分析APACHEⅡ评分变化差异.结果 比较APACHEⅡ1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APACHEⅡ2评分、死亡危险度、APACHEⅡ变化率均低于死亡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中共27例死亡,其中死亡率高的APACHEⅡ评分阶段为>30分(100%),其次为21~30分(77.78%)、11~20分(38.46%),提示APACHEⅡ评分与危重患者死亡率有正性关系.结论 临床可用APACHEⅡ评分预估危重患者病情状况,A-PACHEⅡ评分与危重患者死亡率有正性关系,其分辨度、校准度均较高,临床可将其纳入到首选评估方式中进行选择.

    作者:劳传毅;林云宾;叶日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86例手术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麻醉前滴鼻,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镇静效果、疼痛程度、术后躁动发生率及术后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RR、HR、SpO2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msay评分较对照组高,CHEOP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及术后呼吸道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临床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可有效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提升镇静及镇痛效果,降低术后躁动及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同鑫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间隔补铁法和连续补铁法在儿童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间隔补铁法和连续补铁法在儿童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缺铁性贫血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连续补铁法治疗,观察组行间隔补铁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96.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隔补铁法和连续补铁法对儿童缺铁性贫血均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但间隔补铁法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童丽;胡文淼;张理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12例,根据不同用药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4例.观察组采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症状疗效、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上腹隐痛、餐后胃胀、食欲减退、反酸、恶心呕吐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疗效总有效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为92.59%,大于对照组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2/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41%(1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可显著缓解慢性胃炎的症状,促进胃黏膜愈合,整体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且前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张家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效果

    目的 探究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从接受肾移植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出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对照组为84.7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疗程、恢复免疫抑制剂使用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动脉血气PaO2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d内的肌酐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疗效确切,有助于缩短治疗疗程,早期恢复正常使用免疫抑制剂,减轻对肾功能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蔡瑞明;郭雪坤;林民专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皮肤科门诊就诊人员梅毒感染情况研究及防控对策

    目的 研究皮肤科门诊就诊人员的梅毒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梅毒的工作提供有效数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1257例,对其进行Trust血清学检测,统计患者中梅毒感染情况,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统计数据表明在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257例患者,其中女性梅毒阳性检测率高于男性(P<0.05),高年龄组梅毒阳性检测率高(P<0.05).结论 加强性病知识宣传力度,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刘萍;张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布地奈德与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小儿哮喘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布地奈德与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6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2%,对照组为9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为4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pred)、PEF(%pred)、FEF(25~75)%(%pred)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FEV1(%pred)、PEF(%pred)、FEF(25~75)%(%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小儿哮喘均可取的较好疗效,改善患儿气道通气状态及肺功能.

    作者:胡光玉;童和平;叶永灿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研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监测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血便消失时间、皮疹开始消退及完全消退时间,并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痛、皮疹、血便症状均好转,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血便消失时间、皮疹开始消退时间及完全消退均显著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9.5%)显著低于对照组(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可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林国模;潘晓芬;李尖;刘玉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阑尾炎手术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与单纯全麻对腹腔镜阑尾炎手术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拟行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组(联合组)和单纯全麻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全身麻醉.手术开始之后,联合组在超声引导下给予腹横纹肌平面阻滞,对照组给予等计量的生理盐水腹横纹肌平面注射.记录呼唤睁眼、自主呼吸恢复、拔管时间;苏醒后10min、30min、12h、24h、48h疼痛(VAS)评分;过度镇静、呼吸抑制、术中知晓、苏醒时躁动、术后呕心/呕吐、静注曲马多等情况.结果 两组呼唤睁眼、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苏醒后10min、30min和4hVAS评分低于单纯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曲马多使用率、疼痛(VAS评分≥3)、苏醒时躁动均低于单纯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炎手术给予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后综合镇痛效果更佳.

    作者:曹丽燕;刘庆仁;杨俊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将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观察其对患者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4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分组研究,根据护理意愿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基础上加入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后康复效果、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Harri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两组并发症率相比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促进快速康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琴;王军花;张兴桂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间苯三酚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肠套叠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360例.按用药不同分为间苯三酚组、山莨菪碱组和地塞米松组各120例.三组患儿均给予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治疗前,间苯三酚组使用间苯三酚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山莨菪碱组采用山莨菪碱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地塞米松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儿平均复位数据、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间苯三酚组患儿平均复位时间为7.5±3.6min,明显短于山莨菪碱组的11.3±3.2min与地塞米松组的1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与山莨菪碱组的16.67%和地塞米松组的1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组复发率为2.50%,明显少于山莨菪碱的10.8%和地塞米松组的2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间苯三酚联合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肠套叠,能够减少复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防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志广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