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琼;隋小蕊;刘娟;吴文莉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AIH患者52例(AIH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病毒性肝炎组,包括乙型肝炎45例,丙型肝炎15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MA、ANA、ASMA;免疫印迹法检测LC-1、LKM、SLA/LP;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GGT、AST、ALP、DBIL、TBIL等.结果 AIH组ANA、AMA、ASMA和AMA-M2阳性率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ALT、AST、GGT和ALP平均水平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核型主要是核仁型和均质型,病毒性肝炎组主要是颗粒型.结论 自身抗体联合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可为AI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可减少误、漏诊,并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旭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 600例患者经痰培养共采集阳性菌520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占比高,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比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肺炎链球菌占比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位居其次;革兰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无耐药现象,但所检测的病原菌均对氨苄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且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革兰阳性球菌中,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其次为红霉素,对利奈唑胺、万古毒素无耐药表现.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应及时开展病原菌检测,并依据药敏结果积极给予合理、敏感度高的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李萃萃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统计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应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优良率较高,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利于骨折愈合,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明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不同护理模式在顺产产程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36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试验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活跃期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羊水污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优质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顺产产程中护理效果明显,不但可改善分娩结局,缩短产程,同时可降低转剖宫产风险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安琪;张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分析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小儿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7年9月前来预防接种的0~3岁的小儿及其家长5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0例,采用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300例,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接种效果.结果 观察组小儿家长的预防接种认知水平和小儿五种疫苗全程接种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小儿,小儿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小儿家长高(P<0.05).结论 在小儿预防接种工作期间对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小儿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知识掌握度显著提升,同时提高了小儿的预防接种及时性和家长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立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缺血性肠病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36例疑似缺血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疼痛发作24h内抽血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并在入院后第2d采用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造影与结肠镜检查,以其检查结果 为金标准,确定缺血性肠病的具体例数;将确诊者作为观察组,非缺血性肠病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炎症指标及凝血指标等情况.结果136例患者中确诊为缺血性肠病12例,两组各炎症指标与凝血指标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两组D-二聚体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D-二聚体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结论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缺血性肠病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对该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定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康复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方案,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所变化,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利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并观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脑出血大鼠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将购买的60只清洁级健康SD大鼠随机将其分为PBS组,MSCs组,空病毒转染MSCs组(MSCs-EGFP组),BDNF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MSCs组(MSCs-BDNF-EGFP组),每组15只.构建脑出血大鼠模型,72h后分别经颈动和侧脑室脉移植MSCs,对不同途径移植后7、14、21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了解改善程度.结果 两种途径移植后,脑出血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情况:14d开始出现行为学改变,神经功能评分降低,21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同一时间相比,MSCs组、MSCs-EGFP组和MSCs-EGFP-BDNF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PBS组高,其中MSCs-EGFP-BDNF组在侧脑室移植后神经功能缺损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移植神经缺损评分低于颈动脉移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s可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BDNF对MSCs具有协同、保护作用,MSCs联合BDNF经侧脑室移植能较好地改善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白洁;黄良国;陈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补肾益智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性痴呆对智力及自理能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就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益智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智力、记忆力、自理能力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并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前MMSE、WMS、ADL评分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MSE、WMS评分均明显升高,ADL评分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升高或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补肾益智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有效改善脑部循环,去除氧自由基,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智力和自理能力,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单康娜;刘素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35例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TURP联合内分泌疗法(全抗雄治疗)方案,观察手术情况,术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大尿流率(MF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期内生存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拔管时间(5.69±3.33)d;与术前比较,术后PSA评分、MFR、IPSS评分及QOL评分均出现显著改善(P<0.05);35例随访3~52(20.36±5.55)个月,长期带瘤生存30例,死于前列腺癌5例.结论 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吴永吉;魏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阵发性房颤采用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对左房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70例.常规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左房前后径、窦性心律维持率,治疗12个月心房颤动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12个月后,两组左房前后径比治疗前扩大,且联合组比常规组扩大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水平比治疗6个月降低,治疗6、12个月,联合组窦性心律维持水平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房颤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房颤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阵发性房颤采用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合治疗能减缓左房重构,维持窦性心律,减少房颤持续时间及次数.
作者:李岩;姜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内镜切除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扁桃体肥大继发鼾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2015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扁桃体继发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扁桃体摘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内镜切除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内镜切除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扁桃体肥大继发鼾症具有较好效果,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阳;王光却;王最青;彭波;吴志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按随机数表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小儿营养不良的保健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儿保门诊收治的102例营养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51例.常规组采取一般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保健指导,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与76.47%(P<0.05);试验组治疗时间、不良饮食纠正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2.16%与74.51%(P<0.05).结论 对营养不良患儿采取保健指导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值得推广.
作者:杨源;叶丽珍;刘宝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以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观察组使用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和麻醉药使用量,并对两组麻醉前后精神状态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睁眼及语言陈述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麻醉药用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1h、3h、6h精神状态(MMSE)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对骨科老年患者术中使用椎管内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能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提前睁眼并进行语言陈述,且麻醉药用量较少,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秀仪;黄锦联;李卫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纳布啡复合腰骶丛阻滞在髋部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髋部手术患者中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纳布啡复合腰骶丛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及髋关节活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运动时疼痛评分、静息时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大屈曲度、术后大外展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部手术采取纳布啡复合腰骶丛阻滞法进行麻醉后阵痛效果良好,促进了髋部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关文川;王琪敏;吕东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慢性心衰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就诊的104例慢性心衰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2例.常规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研究组给予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心功能及生化指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常规组的86.54%(P<0.05);治疗前两组LVEDD、LVESD、LVEF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LVEF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GAT、GPT、BUN、Cr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联合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心衰,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对心肌起到较好保护作用.
作者:张再鸿;黄章豫;吴河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家长心理状况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0月经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家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收治时间分为2组,2017年1月~5月收治的40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5月~10月收治的5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家长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医疗服务满意程度评分(CSQ-8).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家长的SAS、SD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CSQ-8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家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焦虑、抑郁状况改善明显,且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高.
作者:汤勤丽;梁伟燕;张桂辉;黄双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PG)、 餐后2h血糖(2hPG)、血糖总体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等指标的差异及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1c、血糖总体达标时间、HOMA-IR、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改善胰岛功能,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邹欣妤;陈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4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手术时间、术后康复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8个月后胃溃疡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8.2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胃肠恢复时间、 住院天数、 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后,观察组胃溃疡复发率为30.43%,高于对照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胃大部切除术,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显著,可缩减手术用时,加快胃肠功能恢复,使患者尽快下床活动,缩短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复发率较高,临床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需求选择合适术式.
作者:王晶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