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切除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扁桃体肥大继发鼾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赵阳;王光却;王最青;彭波;吴志鹏

关键词:内镜切除, 等离子消融术, 扁桃体肥大继发鼾症
摘要:目的 探究内镜切除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扁桃体肥大继发鼾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2015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扁桃体继发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扁桃体摘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内镜切除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内镜切除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扁桃体肥大继发鼾症具有较好效果,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左房重构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阵发性房颤采用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对左房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70例.常规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左房前后径、窦性心律维持率,治疗12个月心房颤动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12个月后,两组左房前后径比治疗前扩大,且联合组比常规组扩大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水平比治疗6个月降低,治疗6、12个月,联合组窦性心律维持水平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房颤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房颤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阵发性房颤采用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合治疗能减缓左房重构,维持窦性心律,减少房颤持续时间及次数.

    作者:李岩;姜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临床进展

    冠心病已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医学工作者一直在寻求对此治疗更为有效和全面的药物,希望既能改善心绞痛症状,又可达到心肌保护作用,以提高远期预后.尼可地尔属类硝酸酯化合物,不但具有硝酸酯类药物对冠状动脉扩张的功效,且还具备开通心脏钾离子通道的特有功效,已被临床大量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

    作者:翟虎;刘迎午;王禹;李鑫;李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诊疗的94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按照1:1分配原理,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入路手术,试验组给予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恢复良好率为42.55%,死亡率为6.38%,对照组分别为21.28%、31.91%,差异显著(P<0.05);两组中残率、重残率、植物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4.88%,对照组为38.29%,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扩大翼点入路手术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介入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破裂脑动脉瘤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介入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破裂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治疗的92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手术,试验组实施介入治疗,比较两组预后、并发症差异及术前hunt-hess分级同GOS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预后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脑梗塞发生率、脑积水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hunt-hess分级和GOS预后负相关,hunt-hess分级越低,GOS评分越高(P<0.05).结论 破裂脑动脉瘤行介入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hunt-hess分级同GOS预后呈负相关.

    作者:王群涛;杨恬甜;桂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纳布啡复合腰骶丛阻滞在髋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纳布啡复合腰骶丛阻滞在髋部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髋部手术患者中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纳布啡复合腰骶丛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及髋关节活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运动时疼痛评分、静息时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大屈曲度、术后大外展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部手术采取纳布啡复合腰骶丛阻滞法进行麻醉后阵痛效果良好,促进了髋部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关文川;王琪敏;吕东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深静脉血栓治疗前后凝血四项与D-二聚体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深静脉血栓治疗前后凝血四项、D-二聚体(DD)与临床诊疗之间的关联.方法 利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及原装试剂定量检测健康正常对照组100例、静脉曲张患者100例、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100例、急性深静血栓患者84例的凝血四项、DD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4例深静脉血栓患者DD值高于其他组.血栓发病后7、14d后,PT呈上升趋势,DD逐步下降.结论 DD可在疾病早期排除深静脉血栓,治疗好转后DD降低,DD可作为排除深静脉血栓及相关疾病的指标.监测凝血四项及DD对患者凝血状况及病情观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崔燕;张李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使用不同方法处理阑尾残端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使用荷包缝合包埋和Hem-o-lok法处理阑尾残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慢性阑尾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组术中采用Hem-o-lok法夹闭阑尾残端根部,对照组术中采用荷包缝合法包埋残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荷包缝合包埋和Hem-o-lok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行阑尾残端处理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Hem-o-lok法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操作简单,适合于初学者进行,荷包缝合包埋法对术者腹腔镜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但可为患者节省住院费用,且符合传统阑尾切除术的操作要求,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方案的选择.

    作者:屈支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米索前列醇辅助治疗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辅助治疗瘢痕妊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瘢痕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7d后,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阴道出血量、子宫大小、孕囊直径、β-HCG水平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出血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减少更显著(P<0.05);两组子宫大小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缩小更显著(P<0.05);两组孕囊直径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β-HC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辅助治疗瘢痕妊娠效果显著,可减少阴道出血、降低孕囊直径和β-HCG水平,同时安全性好,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怡雪;张源凤;张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颌面部骨折外伤的显像效果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颌面部骨折外伤中的显像效果.方法 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接诊的颌面部骨折外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CT图像行特殊的后处理技术,形成重建MPR、三维VR图像,分析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颌面部外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确诊骨折96处:颞颌关节脱位1处,蝶骨骨折3处,眼眶骨折16处,鼻骨骨折17处,颧骨骨折19处,下颌骨骨折19处,上颌骨骨折21处.其中MPR、VR及MPR联合VR对骨折部位显示率均明显高于轴位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有效诊断颌面部骨折外伤,可清晰、立体地显示颌面骨折程度及移位方向,指导临床诊治.

    作者:王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RPH术治疗妊娠期痔疮的效果探析

    目的 探究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妊娠期痔疮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2例妊娠期痔疮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RPH组和常规组各41例.RPH组予以RPH治疗,常规组予以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一般并发症、产科并发症等差异.结果 RPH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常规组(82.93%),手术时间(16.24±4.86)min、住院时间(12.36±2.58)d均短于常规组(21.37±5.84)min、(15.97±2.97)d,术中出血量(7.69±3.26)ml小于常规组(12.57±4.48)ml,术后VAS评分(3.98±1.02)分低于常规组(6.17±1.23)分,一般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治疗妊娠期痔疮疗效显著,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疼痛轻微、手术迅速等优势,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杜鹏阳;龚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塞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脑梗塞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4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予以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周、2个月与3个月的NIHSS评分、缺血区域脑血流量、Barthel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缺血区域脑血流量、Barthe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周、2个月与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对侧支循环建立具有重要影响,能有效建立侧支循环,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许程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72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均分为传统组与研究组各36例.传统组行传统手术,研究组行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2/36),传统组为22.2%(8/36),与传统组相比,研究组较低(P<0.05).结论 甲状腺瘤采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韩锡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小儿营养不良的保健方法分析及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小儿营养不良的保健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儿保门诊收治的102例营养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51例.常规组采取一般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保健指导,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与76.47%(P<0.05);试验组治疗时间、不良饮食纠正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2.16%与74.51%(P<0.05).结论 对营养不良患儿采取保健指导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值得推广.

    作者:杨源;叶丽珍;刘宝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2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及母婴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下围产期指标差异及母婴结局.结果 157例产妇进行阴道试产,110例阴道试产成功,阴道自然分娩成功率为70.06%(110/157),另47例中转急诊剖宫产进行分娩,阴道分娩组出血量、总产程、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急诊剖宫产组及择期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宫腔粘连、产褥期感染、产后出血、尿潴留等现象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e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自然分娩母婴结局良好,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少,总产程短,宫腔粘连、产褥感染等不良结局发生率低,可在严格掌握分娩指征的情况下,进行阴道试产.

    作者:刘根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6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8例采用传统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研究组84例采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术期观察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和卧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d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5、7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缓解术后疼痛,缩短卧床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轶峰;吕向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对大面积脑梗塞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对大面积脑梗塞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奥拉西坦,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较对照组的75.51% 高,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和脑梗死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较对照组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生死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君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前列地尔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在49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PGE1)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PPHN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HFO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GE1治疗,持续3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d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脉收缩压(SPAP)及体循环收缩压(SBP)差异,于治疗3d后评估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3d后,两组pH、PaO2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aCO2、SPAP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SBP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GE1联合HFOV治疗PPHN对提高疗效、改善肺动脉高压和缺氧症状有一定帮助,于患儿病情转归有利.

    作者:胡宁;王卫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梗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1例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梗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梗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T段压低持续时间、阵次及下移面积,血清TC、HDL-C、LDL-C、TG、hs-CRP、TNF-α、cTnI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ST段压低持续时间、ST段压低阵次、ST段下移面积及HDL-C、LDL-C、TC、TG、hs-CRP、TNF-α、cTnI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T段压低持续时间、ST段压低阵次、ST段下移面积及LDL-C、TC、TG、hs-CRP、TNF-α、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梗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显著.

    作者:黄斯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阿卡波糖联合糖脉康颗粒治疗Ⅱ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联合糖脉康颗粒治疗Ⅱ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40例Ⅱ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脉康颗粒和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CAT、SOD、MDA水平,尿ACR与UAER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T、SO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尿ACR与UAE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卡波糖联合糖脉康颗粒治疗Ⅱ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改善肾脏组织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贵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低压冲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纤维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低压冲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纤维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就诊的肾下盏结石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低压冲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观察组行纤维输尿管软镜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一期结石清除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结石一期清除率为90.91%%(30/33),观察组57.58%(19/33)、二期清除率为85.71%(12/14)、总清除率为93.94%(31/33).两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结石清除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6/33),观察组为6.06%(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较低压冲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少及费用较低等优势,临床综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剑鸿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