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注射液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BUN、Scr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孙培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黄芪注射液, 缬沙坦,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BUN、Scr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肾功能、血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U-ALB、Scr、BU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降低,但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差异显著,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和肾血流,减轻肾损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外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

    银屑病是一种顽固且易复发的皮肤病,本病诊断不难治疗难.为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把西药见效快与中药疗效持久、安全副作用小的特点有机结合,证明中西医结合外治对银屑病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刘萍;张艳晖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左乙拉西坦治疗中老年癫痫全面强直痉挛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中老年癫痫全面强直痉挛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中老年癫痫全面强直痉挛发作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奥卡西平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左乙拉西坦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密度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骨密度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而对照组骨密度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后1年内无发作率为5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55%(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治疗中老年癫痫全面强直痉挛发作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大限度的避免了疾病发作,且不影响患者骨密度,安全可靠.

    作者:程乾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针刀解结法配合囊内加压注射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针刀解结法配合囊内加压注射治疗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冻结肩患者,按就诊号随机分为A组38例和B组40例.A组单用针刀解结法治疗,B组用针刀解结法配合囊内加压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VA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疼痛程度改善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优于A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解结法配合囊内加压注射治疗冻结肩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针刀解结法.

    作者:饶子龙;熊年秀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心理分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预后、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结果 观察组预后不良结局发生率(8.70%)明显高于对照组(34.78%),差异有意义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AD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身体状态、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理分级护理可提高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霞;程全周;徐志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ETV组、IFN组三组,分别进行口服ETV+注射PEG-IFNa-2a治疗、口服ETV、PEG-IFNa-2a,比较三组治疗48周后的HBV-DNA下降值和HBeAg变化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联合组的HBV-DNA下降值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且HBeAg转阴及HBeAg转换提升明显,三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48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都要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肝纤维化指标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缓解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兰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消化内镜治疗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治疗后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消化内镜治疗后感染的患者3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及性质、合并症、有无合并其他侵入性操作、免疫抑制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后有无术后感染、感染部位、细菌培养结果等资料进行收集.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354例病例,其中消化内镜治疗后感染73例,感染率为20.62%.其中呼吸道感染28例(38.36%),泌尿系感染20例(27.40%),消化道感染11例(15.07%),其他感染14例(19.18%).病原菌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30例(41.10%),假单胞菌属感染17例(23.28%),沙门菌属感染15例(20.55%),其他感染11例(15.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消化内镜治疗后感染与年龄、并发症、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住院时间、手术方式、病变部位及性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并发症、免疫抑制剂、病变部位及性质为消化道内镜治疗后感染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 消化内镜治疗后感染主要与患者年龄、并发症、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病变部位及性质有关,临床上应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消化内镜后感染.

    作者:黄智敏;钟惠梅;余秀晶;方彩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开展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及评估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开展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及评估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出生后1周内的头围、身长和体质量增长量及1个月内出院和病死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生后1周内的头围、身长和体质量增长量及1个月内出院和病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中,应用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更有利于患儿体质的恢复,可促进患儿头围、身长和体质量的增长,患儿的康复情况也更优.

    作者:魏宁;崔岢丰;任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应用于老年眼整形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在老年眼整形中使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眼整形治疗的老年患者64例,根据入院先后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下睑皮肤入路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总用时、皮肤外观恢复正常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用时和皮肤外观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应用于老年眼整形中能缩短手术总用时和皮肤外观恢复正常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栾迎春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46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合上肢淋巴水肿情况,分析可能导致上肢淋巴水肿的因素,所得资料结果通过SPSS软件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64例患者中108(23.28%)例发生了上肢淋巴水肿,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结果示:体质指数(BMI)、肿瘤临床分期、术后辅助放疗可能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有关,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BMI(OR=2.691)、放疗(OR=2.456)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BMI、术后辅助放疗是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BMI≥25、术后接受辅助放疗均会增加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对此类患者有必要加强术后宣教及随访.

    作者:丰锦春;吴涛;吐鲁洪·沙列尔;王斌;杨亮;赵倩;朱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HPV-DNA分型检测联合新柏式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HPV-DNA分型检测联合新柏式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实施宫颈癌筛查的2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新柏式薄层液基细胞学和HPV-DNA分型筛查,与此同时进行宫颈组织活检.结果 病理组织筛查,有133例患者大于CINⅠ,阳性检出率为47.5%;大于ASCUS患者有117例,阳性检出率为41.79%;HPV-DNA筛查阳性患者为122例,阳性检出率为43.57%;病情越重,HPV-DNA阳性率越高;相比于单一HPV-DNA筛查和TCT筛查结果来看,联合两种筛查方法能够显著提升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但是特异性较低.与病理筛查结果接近.结论 HPV-DNA分型检测联合新柏式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在筛查宫颈癌患者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作者:丁杨洋;张帆;丁晓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对血压水平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GH)对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使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仅使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 GH联合使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性、控制血压水平,安全性良好.

    作者:谢春艳;王婷婷;莫炬云;刘小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黄芪注射液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BUN、Scr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BUN、Scr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肾功能、血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U-ALB、Scr、BU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降低,但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差异显著,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和肾血流,减轻肾损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孙培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依那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辅助胰岛素强化干预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方案辅助胰岛素强化干预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16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8例.在胰岛素干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给予依那普利+羟苯磺酸钙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FPG和2hPG水平分别为7.87±0.97mmol/L,8.32±1.58mmol/L;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PG和2hPG水平分别为7.62±0.92mmol/L,8.19±1.55mmol/L;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cr、BUN、mAlb及β2-MG水平分别为78.35±14.35mmol/L、5.17±0.97mmol/L、69.84±14.24mg/24h、395.56±42.38ug/L,联合组患者治疗后Scr、BUN、mAlb及β2-MG水平分别为73.10±10.74mmol/L、4.63±0.71mmol/L、52.92±10.52mg/24h、337.89±25.04ug/L,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肾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ys-C和hs-CRP水平分别为1.68±0.50mg/L、18.25±5.60mg/L,联合组患者治疗后Cys-C和hs-CRP水平分别为1.23±0.27mg/L,14.78±4.03mg/L;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 依那普利+羟苯磺酸钙方案辅助胰岛素强化干预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肾脏功能,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水平.

    作者:龙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在小儿腹泻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3例腹泻患儿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63例腹泻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结果 比较两组腹泻次数、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腹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干预后腹泻次数、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中,可促进腹泻症状缓解,提高家属知识知晓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缩短病程.

    作者:钱军红;钱宏斌;曹广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改良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改良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8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9%,显著低于对照组17.19%(P<0.05).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1.56%,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P<0.05).结论 采用改良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能提高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复发率,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周辉;谭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腔镜手术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腔镜手术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102例,依据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行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美容效果等.结果 术后4、12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微,可缩短治疗时间,提升美容效果.

    作者:王汉长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探讨慢阻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8例慢阻肺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排痰困难、口干咽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慢阻肺使用无创呼吸机联合雾化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陈东锋;邱伟群;李耀邦;胡梓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醋酸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醋酸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醋酸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用醋酸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治疗显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和对照组的9.30%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时,采用醋酸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方案,可以显著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宋铭祥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41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手术意愿分成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各41例.外固定组给予常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内固定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2.68%,显著高于外固定组的75.61%(P<0.05).与外固定组相比,内固定组术后住院时间较长,骨折愈合时间较短(P<0.05).治疗前,两组AOFAS评分和Mazu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OFAS评分和Mazu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内固定组明显高于外固定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手法复位外固定术均可有效治疗踝关节骨折,但前者具有疗效显著、骨折愈合时间短、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势,后者有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因此,临床应综合考虑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冯其斌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对比踝关节骨折采用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疗效

    目的 对比踝关节骨折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急诊手术;对照组给予择期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AOF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两组患者临床评分、骨折复位评分骨性关节炎评分及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行急诊手术效果更加显著,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AOFAS评分均改善更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玮伟;黄俭;陈路遥;王小平;胡世锵;韦展图;冯伟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