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赵五煜

关键词:胃肠功能, 结直肠癌, 腹腔镜根治术,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胃肠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术中淋巴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而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瘤生存率、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创伤小,患者胃肠功能受损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无瘤生存率、复发率和死亡率与开腹手术治疗相当,临床价值显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梗死及其预后与心肌酶谱、红细胞参数的关系

    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及其预后与心肌酶谱、红细胞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30例心肌梗死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肌酶谱:AST、LDH、CK-MB、cTnT及cTnI,以及红细胞参数:HCT、MCV、MCH、MCHC、RDW.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K-MB、AST、LDH、cTnI、cTnT、RDW、MCH及MCV明显升高,MCHC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梗死时间的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CHC逐渐降低,RDW、MCH、MCV逐渐升高;CK-MB、AST、LDH、cTnI、cTnT、MCHC、RDW、MCH、MCV均是影响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结论 心肌酶谱以及红细胞参数与心肌梗死及其预后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心肌梗死预后.

    作者:程正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63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行保守外固定治疗,研究组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疗效、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3d、1W,研究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骨折快速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后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苯溴马隆、碳酸氢钠联合泼尼松龙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苯溴马隆、碳酸氢钠联合泼尼松龙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2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苯溴马隆联合碳酸氢钠,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泼尼松龙局部注射治疗,均治疗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沉(ESR)、血尿酸(UA)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清IL-6、TNF、ESR、UA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血清IL-6、TNF、ESR、UA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苯溴马隆、碳酸氢钠联合泼尼松龙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李旭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与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2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及青少年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综合疗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P-VEP评分以及视觉敏感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远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波幅与潜伏期评分视觉敏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在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及青少年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珂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gG、IgA、骨髓瘤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以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复发难治性MM患者63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以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以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血红蛋白、 骨髓瘤细胞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G、IgA、骨髓瘤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63℅(13/32)与对照组38.71℅(12/31)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复发难治性MM患者以乌苯美司、沙利度胺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进一步降低血清IgG、IgA、骨髓瘤细胞水平,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黄鹏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接收治疗的108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4例.参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肠梗阻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肠梗阻发生率为7.41℅,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64,P=0.0029);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25℅,低于参照组的24.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667,P=0.0388);研究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为159.87±13.22ml,手术治疗切口长度为4.69±1.34cm,住院时间为8.52±1.64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29±1.17d,参照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为221.63±17.54ml,手术治疗切口长度为14.71±2.93cm,住院时间为15.42±1.58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5.61±2.84d,上述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缩减手术切口长度,降低术中发生大出血的风险,疗效确切,患者预后佳、康复佳,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p16、Ki-67在不同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研讨p16、Ki-67在不同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60例.其中宫颈良性反应性改变26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3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3例,患者均接受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Ki-67指标,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60例宫颈病变者均接受p16、Ki-67水平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P16、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100℅、100℅)、CIN患者P16、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67.74℅、96.77℅)均高于宫颈良性反应改变阳性率(15.38℅、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临床在诊断不同宫颈病变时可考虑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Ki-67水平,此指标在诊断宫颈早期浸润癌、判定CIN级别、甄别良性宫颈改变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瑞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注射液对单胎足月妊娠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与缩宫素注射液联合对单胎足月妊娠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单胎足月妊娠产妇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42例,采用缩宫素注射液引产;观察组43例,采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注射液引产.观察对比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剖宫产率,并统计两组各产程(第一、第二、第三)时间.结果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78.57℅(33/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98℅(3/43),低于对照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第二产程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第一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配合缩宫素注射液应用于单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王开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ADL评分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行常规综合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5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予以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ADL与FM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加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利于预后.

    作者:曹娟娟;夏静;宋新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肩关节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CT与MRI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肩关节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CT与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8年2月收治的32例肩关节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的CT与MRI诊断结果,比较2种方法序列显示的影像表现和钙化灶长、短径.结果 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肩关节冈上肌腱行走区多显示边缘清楚的单发条状钙化灶;MRI显示多为T1WI(T1加权像)、T2WI(T2加权像)、T2*WI(T2*加权像)和PDWI(质子密度加权像)低信号,少数显示为T1WI等高信号,所有患者均显示钙化灶周围不同程度、范围的T2WI高信号;钙化灶在CT上长短径均大于MRI上T1WI,但小于T2*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对肩关节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实现准确定位,但MRI对局部组织和钙化灶周围结构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峰;徐红卫;郭辉;潘文玲;李冰;晋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胃肠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术中淋巴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而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瘤生存率、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创伤小,患者胃肠功能受损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无瘤生存率、复发率和死亡率与开腹手术治疗相当,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赵五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空心螺钉结合钢板治疗50例三踝骨折对踝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索空心螺钉结合钢板治疗三踝骨折对踝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三踝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空心螺钉结合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空心螺钉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间踝关节AOFAS踝-后足评分进行随访.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AOFAS评分明显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为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螺钉结合钢板治疗三踝骨折有利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预后效果较好.

    作者:严瑾;谷文翰;沈敏;成钊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白细胞介素-6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危重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和重症监护病房(ICU)的208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单中心临床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IL-6含量,92例IL-6含量升高患者列为升高组,116例水平正常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机械通气以及高烧、水肿等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升高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机械通气以及高烧、 水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升高组患者病死率为47.83℅,显著高于对照组17.24℅;升高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3±4.3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5.2±2.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升高的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症状更严重、死亡率更高,可通过白细胞介素-6含量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

    作者:庞志丽;王尚明;萧素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0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内容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指标水平变化、用药依从性情况以及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用药依从性,增加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

    作者:熊锦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应用

    目的 分析对手外伤患者在其围手术期间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手外伤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疼痛评分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疼痛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手外伤患者,在其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缓解疼痛感,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

    作者:艾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黄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所有患儿接受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家长护理满意评分、患儿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患儿日间症状、夜间症状、PEF和FEV1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干预前两组日间症状、夜间症状、PEF和FEV1相似,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间症状、夜间症状、PEF和FEV1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儿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吴运崧;陈红霞;叶仲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的鲜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处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12月全年间参与无偿献血的44631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献血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对诱发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 44631名参与无偿献血的患者,共有192例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3℅,其中,男性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4℅(103/23196),女性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2℅(89/2143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则轻、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22℅、0.13℅、0.08℅,轻中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重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92例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患者中,诱发因素包括空腹、晕针或晕血、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穿刺操作不当等,其中,因紧张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占比可达59.38℅,是主要的因素,显著高于其他诱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操作因素都可能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导致志愿者出现献血不良反应,针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预防处理,有利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和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的减轻.

    作者:陈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恶性肿瘤患者,均行PICC置管,统计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98例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中,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8.37℅;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者中年龄>60岁、Ⅲ~Ⅳ期、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0.5mg/L、传统方法穿刺、穿刺肘窝及肘正中静脉穿刺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分析,年龄、肿瘤分期、置管前D-二聚体、穿刺方法、穿刺部位及穿刺静脉是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肿瘤分期、穿刺方法及置管前D-二聚体等是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廖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和传统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颅咽管瘤患者97例,根据术式不同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行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行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3.57℅,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显著,较传统翼点入路更安全.

    作者:赵海洋;秦书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