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迪
目的 将心理干预用于电子胃镜检查患者中,分析其对患者焦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12月行电子胃镜检查的128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检查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用于电子胃镜检查,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缓解焦虑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取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进行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水平,同时对两组麻醉前、后1d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连线试验(TMT)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10min(T1)、手术开始时(T2)、麻醉完成后(T3)以及手术结束时(T4)的HR、MAP、SPO2和PETCO2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TMT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可使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得到有效稳定,同时可减轻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属于理想麻醉方式.
作者:同鑫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改良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预后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88例TR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MEC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末、4周末时血清BDNF水平、抑郁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评分]的差异.结果 治疗2周末、4周末时,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ECT治疗TRD患者能升高血清BDNF水平,改善抑郁状态、提高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张映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系统性血压管理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60例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血压管理,观察组行系统性血压管理,随访1年,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预后差异.结果 出院1年后,观察组C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再梗死率为3.33%,略低于对照组的10.00%,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实施系统性血压管理,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预后有积极影响.
作者:于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醒脑静联合尼卡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效果及对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S100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SA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采用尼卡地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观察2组疗效,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VCAM-1、S100水平.结果 治疗2w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w后,2组HPA、VEGF和S10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2组NF-kB和VCAM-1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但研究组增幅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尼卡地平治疗SAH临床价值可观,对抑制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和VCAM-1、S100水平升高有利.
作者:付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探讨病区6S管理的成效.成立6s管理小组,护士10名,责任分组责任制,所有物品药品分类放置,标签字迹清晰明显,加强整理、整顿、清扫、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万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疾病认知、术后视力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7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啶+丙泊酚,对照组予以舒芬太尼+丙泊酚.比较两组麻醉情况、镇痛效果及生理指标.结果 观察组定力恢复时间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HR、SBP水平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观察组HR、S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将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联用于无痛胃镜麻醉可改善麻醉状况,优化镇痛效果,缓解呼吸抑制.
作者:秦文英;智宗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提高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治愈率及促进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无缝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伤口康复情况及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前4周愈合率为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感染性伤口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明显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治愈率,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黄惠仙;林敏英;李敏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小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75例.单一组单纯予以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单一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散时间、退热时间均显著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4+、CD8+、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水平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可快速退热、消散疱疹、祛除溃疡,同时可有效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永伟;林丽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单孔与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7~2017年4月收治5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孔组和双孔组各29例.单孔组给予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双孔组给予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后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孔组手术时间高于双孔组(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双孔组(P<0.05),单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双孔组20.69%,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双孔比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手术情况好,并发症更少.
作者:蓝聪;林万里;陈颖;吴波猛;张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脑外伤术后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施以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3个月再以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术同期手术,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间术后2周、术后12个月的GCS评分、GOS评分、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外伤术后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及颅骨修补术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焦继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采取联合吸入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吸入激素治疗,观察组予以吸入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CAT评分、6MWT及mMRC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8、IL-13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能显著改善炎症反应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汤少铉;叶国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110例根据红蓝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单一吸入激素治疗,观察组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将两组肺功能指标、症状积分、急性加重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IC/TLC高于对照组,RV/TLC低于对照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采用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程艳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评价急诊手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行急诊手术的92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急诊手术治疗.经过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显效7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7.83%;呼吸功能恢复时间(6.72±0.89)d、方案实施时间(14.52±1.84)d.92例患者中出现1例出血量增加、1例呼吸窘迫,并发症发生率2.17%.结论 急诊手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的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静涵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选取ACI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ACI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刘晓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将优质护理用于微创手术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优质护理用于微创手术中效果理想,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张雪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2016年10月收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血压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1、3、6个月时,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血压状况,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李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儿童康复科2015年12月~2017年10月诊治的脑性瘫痪患儿102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经颅磁刺激术,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发育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五大功能区域的DQ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个人-社交功能区、适应性功能区、精细运动功能区和大运动功能区的DQ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语言功能区的DQ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P100振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100潜伏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发育,值得借鉴.
作者:杨健全;李恩耀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效果对比及对认知功能和血浆NPY、L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奥氮平组各50例.阿立哌唑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奥氮平组采用奥氮平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认知功能评分以及神经肽(NPY)和瘦素(L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ANSS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HVLT-R、BVMT-R、SSS、SSS逆行认知评分高于奥氮平组,DST评分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WT、DST、VF认知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NPY与LP水平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水平,患者血浆NPY、LP水平升高.
作者:银贺;余爱花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