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银莹
以收治的1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能力、运动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治疗效果、生活能力评分、运动评分、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洪丽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80例,B组给予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片,10mg/片,2次/d;A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卡托普利片2片,12.5mg/片,2次/d,持续服用7w.结果 服药7w后,A组总有效率97.50%;B组总有效率83.75%;A组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面部潮红、恶心呕吐、眩晕等,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联合使用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能有效的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疗效胜于单独用药,作用更强.
作者:陈应南;丘锦龙;邓润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接治的130例胆囊结石患者选择在腹腔镜下行保胆取石术与胆囊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为(57.33±12.84)min,术中出血为(16.25±6.03)ml,肛门排气时间为(10.28±4.15)h,住院时间为(3.32±1.76)d,术后应用止痛药例数为7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3%,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可保留胆囊,减少出血,并发症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谭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比较赖氨匹林注射液、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及柴胡注射液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者的退热疗效及安全性.将1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注射用赖氨匹林0.9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ml,静脉注射(A)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ml,肌肉注射(B)组;柴胡注射液4ml,肌肉注射(C)组.每组60例,三组同时予利巴韦林注射液0.5g静脉滴注,1次/d,抗感染治疗.三组退热疗效比较,(A)组与(B),(C)组有显著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赖氨匹林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者的退热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翁红宇;练贵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我院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出12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选择的治疗方法 分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分别采用腹腔看下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L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OC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OC组,VAS评分低于OC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LC组患者的6.78%明显低于OC组患者的16.42%(P<0.05).在老年胆囊结石治疗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效果确切,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老年胆囊结石治疗中应在把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基础上,掌握腹腔镜手术操作要点,确保手术效果.
作者:刘孝高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观察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的护理方法 与效果.纳入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患儿40例,全部给予心导管介入治疗,按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8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22例实施全面护理.护理后组间比较效果.研究组并发症率相对更低,满意度高,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采用全面护理方法 效果较好,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姚卫华;阴晓婷;崔宗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胎盘早破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抽取同期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胎盘切片染色后观察其病理变化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对象胎盘组织发生胎盘钙化、胎膜感染、间质血管增加、纤维化蛋白沉积、合体细胞结节增加及其他病理改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研究组对象产褥感染、阴道炎、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病理改变对产妇及新生儿有不良影响,胎膜发生病理改变会造成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梁尚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肝硬化失代偿期性激素变化情况及药物干预后观察.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男性肝硬化失偿期患者64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性激素情况及肝硬化失偿期患者药物干预1年后性激素变化情况.失代偿期组患者T、PROG、LH、FS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失代偿期组E2、PR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药物干预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A组较Child-Pugh评分B、C组T显著升高、E2及RPL显著降低(P<0.05).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存在性激素紊乱现象,经治疗好转后性激素紊乱可有改善,T、E2、PRL含量对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虞艳琦;李利生;陆明锐;宁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探讨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给予对照组服用缬沙坦分散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治疗后,治疗组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66.0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57%,5.36%,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进行治疗,较单纯服用缬沙坦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明显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各项肾功能指标,促进患者恢复身体健康,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佘伟萍;杨伟鹏;刘奕深;林钒;刘雪彬;许钻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分析颅脑CT与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6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均采用颅脑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 不同脑梗死时间检出率、不同检查指标水平及病灶检出部位.发病<24h及48h,MRI检出率高于CT,差异显著(P<0.05),>48h时,两种检查方法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RI检查出病灶数量大于CT,病灶大小检出能力强于CT,检查时间长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MRI检查额叶、颞叶、顶叶及小脑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脑室旁及基底节区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颅脑CT与M RI均可检测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变组织,MRI与CT相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检查时可及时发现微小病灶,但其检查费用高于CT检查;因此,在检查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症状及梗死情况选择影像学检查方式.
作者:张训平;张梅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选取40例因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行TIPS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术后对照组行常护理,并口服杜密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开塞露塞肛,比较两组术后1、3d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血氨(Amon)等水平,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分比较.术后3d观察组血氨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杜密克联合开塞露能有效降低TIPS术后患者血氨水平,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合并肝性脑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景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探讨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贴对留置尿管脱管发生的影响.选取内科住院且留置导尿术患者60例,根据留置尿管固定方法 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3M医用丝绸胶带结合高举平台固定,试验组采用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贴加3M医用丝绸胶带的方法 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更换胶布花费时间及更换胶布间隔时间,统计两组留置尿管固定后48、72h脱管状态,并调查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试验组更换胶布花费时间为(2.47±0.51)min,对照组为(2.34±0.4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更换胶布间隔时间(3.13±0.25)d较对照组的(2.26±0.13)d延长(P<0.05);试验组48h后脱管发生率为3.33%较对照组的26.67%明显降低,试验组72h后脱管发生率为6.67%(2/30)较对照组的30.00%降低(P<0.05);试验组舒适度评价(8.13±1.15)分与对照组的(6.73±1.35)分相比明显升高(P<0.05).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贴固定留置尿管能缩短更换胶布间隔时间,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减少脱管发生,能有效防止管道牵拉,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林群带;陈燕芬;刘露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多通道食管阻抗监测于非糜烂性反流病与功能性烧心上的临床鉴别价值.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内镜检查均为阴性),设为研究组;再择取同期收治的98例健康受检者,设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全部实行多通道食管阻抗监测,探究食管酸的暴露时间以及各反流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 按照监测结果 分组:A组:阳性,39例(39.80%);B组:阴性/阳性,37例(37.76%);C组:阴性/阴性组,22例(22.45%).A组在总返流次数、液体反流次数、酸反流次数、上明显高于B组、C组与对照组;B组在上述指标上高于C组和对照组.C组与对照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可以通过多通道食管阻抗监测鉴别出与,其临床诊断价值鲜明.
作者:邓巍;梁冬生;杜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回顾性分析接治的46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治疗组应用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应用保守疗法治疗.治比较两组疗效、肾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钙、血钾等的变化.治疗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2.61%、52.1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肾功能恢复时间为、住院时间及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钙、血钾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在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宁海欢;卓华钦;吴丽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CRBSI发生率1.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有利于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保障血透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韦深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配合球囊压迫止血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选取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观察组采用球囊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电刀烧灼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应激反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引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应激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宫腔镜下电切术配合球囊压迫止血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减少创面出血量,止血效果较好,对患者预后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探讨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对ICU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将ICU收治的47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早期和晚期气管切开,观察两组的预后和分析临床体会.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CPIS和GOS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CU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探析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的疗效.把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60例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生发生率是6.7%,对照组患者是50%,组间对比的差异性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是73.3%,组间对比的差异性较大(P<0.05).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既能够保护患者的心肌细胞,又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蔡春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妇女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两组妇女心理状况及满意度.干预前两组妇女SAS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干预后均有下降,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妇女满意率达到95.35%,同对照组的83.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实施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消除心理障碍,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慧芬;胡文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联合多层螺旋CT对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12例,根据丹红注射液治疗疗效分为治疗有效组(n=80)和治疗无效组(n=32),分析多普勒超声和多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评估作用.结果 多层螺旋CT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狭窄处横断面面积和血管管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有效组血管狭窄处横断面面积小于同组治疗前与治疗无效组;治疗有效组血管管径大于同组治疗前与治疗无效组,两组在横断面积和管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普勒超声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充盈缺损和斑块大小和回声强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有效组血管斑块小于同组治疗前与治疗无效组;有效组血管回声和血流充盈高于同组治疗前与无效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超声结合多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疗效提供更为全面的临床评估价值.
作者:杨志勇;叶浩祥;李永权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