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林洁文;蔡树雄;孟兵;刘远明;欧智颖;江立基;邓创志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 应用, 预后
摘要: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颅内压监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个人预后的相关影响.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接受颅内压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颅内压、GCS评分及患者预后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颅内压低于对照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预后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颅内压监测可以确保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全面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八正散加味联合西药对ESWL术后肾组织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ESWL术后肾组织损伤患者采用八正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ESWL术后肾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八正散加味治疗,观察大病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情况.结果 观察组肉眼血尿消失时间、出血停止时间、腰痛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尿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丙二醛、尿内皮素、尿NAG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ESWL术后患者采用八正散加味联合左氧氟沙星、坦索罗辛治疗可以清除残余结石,减轻对肾脏的损伤,保护肾组织,值得ESWL术后患者选用.

    作者:蔡甄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临床疗效

    探讨分析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纳入2015年1~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健脾通络汤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持续12w后分别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疗效确切,适宜推广.

    作者:陈玉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研究

    目的 对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回顾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被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记录、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借鉴.

    作者:高俊杰;张光妍;凌亚兴;陈文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管理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我院137例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14年3月起开始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品管圈管理,对比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品管圈管理之前,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是83.2±2.4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是80.6±1.5分,患者的满意度是80.0%,应用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是97.4±1.5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是95.6±1.6分,患者的满意度是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品管圈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成绩,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HFMEA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依据是否实施HFMEA模式分组,对比组间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RPN值.观察组实施HFMEA模式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RPN值均明显较对照组更理想(P<0.05).手术室运用HFMEA模式,有利于预见护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护理流程中的风险发生率.

    作者:欧阳玉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DCA循环护理对减少开放式病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擅自离院的作用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开放式病区(心理科、干预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讨发生擅自离院行为的原因,评价实施PDCA循环护理程序前后的效果.结果擅自离院原因主要为精神症状、环境因素、人为因素.PDCA循环护理程序实施前后,擅自离院行为发生率分别为21.21%和13.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程序,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擅自离院行为的发生.

    作者:梅双燕;郭彩云;陆雪梅;孙雅娟;徐黎明;张新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Sch 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在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6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畸形、膝关节不稳、骨折愈合延迟及关节强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较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雷中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普外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患者心理护理、基础操作、环境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宣教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更短,胃肠功能恢复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心理护理、基础操作、环境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指标满意度评分更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指标,促进肠胃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予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卓小慧;谢艳珠;符华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外双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探讨内外双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选取收治的74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就诊编号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后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外双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对两组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疗效.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采用内外双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显著提高疗效,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优势较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对照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膀胱肿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21%,复发率为28.2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复发率为5.1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明显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膀胱部分切除术相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杞晓昌;杨福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对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胆总管结石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取石成功率、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一次取石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21.05%、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可显著降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志凌;姜海波;马英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被动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24小时后给予早期被动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清醒后开始主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压疮的发生情况,并于入院时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日常生活功能ADL评分量表测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5.37±1.5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28±1.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4.00%(2/50)明显少于对照组18.00%(9/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被动功能锻炼能缩短脑卒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丽琼;曾庆萍;王秋琴;刘思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普罗帕酮与三磷酸腺苷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来我院急诊就诊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三磷酸腺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转律率成功率为96.83%,复律时间为1.08±0.24min,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35%,对照组患者转律成功率为93.65%,复律时间为28.97±8.48min,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VT患者的急诊治疗中,三磷酸腺苷的临床治疗效果好于普罗帕酮,能够显著提高转律成功率,减少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尹平;叶昌伦;蒙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分析疤痕子宫妊娠再次分娩方式的意义研究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分娩的孕妇125例,详细记录孕妇分娩结局以及生产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25例孕妇符合阴道试产指征并选择阴道试产的共69例,试产成功的共50例,占72.46%;选择性剖宫产共56例,占44.8%;试产失败后急性剖宫产的19例,占15.2%.选择性剖宫产组出血量与阴道试产成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剖宫产组出血量均大于其他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成功组孕妇分娩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再次剖宫产组孕妇分娩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3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无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阴道试产组出现1例先兆子宫破裂,行加急剖宫产未发生子宫破裂,母儿结局良好.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是可行的,但是临床对于其分娩方式的选择还应根据孕妇自身情况,严格按照其指征并在孕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择分娩方式,产程中严格以专人监护及胎心监测,母婴安全为首要原则,降低医疗风险性.

    作者:邹泉;张琳琳;谢姣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9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感染特征及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总结.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无耐药性,对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气管切开、身体抵抗力差、深静脉导管、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特点显著,且独立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防治,减少院内感染,提高患者诊疗效果.

    作者:付明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在血透并发房颤中的应用

    选取2015年1月~7月在我科人工肾治疗室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透中出现房颤的情况及出现房颤后的转归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房颤的患者有5例烦躁不安,中止血透,3例在发病1小时内心律转为窦性心律,并完成血透.观察组发生房颤的患者4例在发病1小时内转为窦性心律,并完成血透,其中1例患者因血压过低、心慌、烦躁不安,提前中止血透.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出现房颤的情况.

    作者:邱小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拟二参活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1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二参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等血糖指标以及24h尿蛋白、血清肌酐水平等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81.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血糖指标以及24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等肾功能指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自拟二参活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促使其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根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守治疗中的远期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采用保守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植入LNG-IUS,对照组服用孕三烯酮,比较两组患者在保守治疗后疼痛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2.4±0.8分、1.9±0.3分和1.1±0.5分.对照组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5.2±1.3分、4.7±0.8分和5.3±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血清CA125水平为25.8±11.3U/ml,对照组为49.4±12.1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复发率为12.5%,对照组复发率为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对内膜异位症保守治疗能明显的缓解痛经症状,减少异位症复发率.

    作者:田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失败后挽救化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观察分析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在肺小细胞癌(NSCLC)靶向治疗失败后挽救化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癌靶向治疗失败后行挽救化疗的患者,遵循随机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35例,行培美曲塞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35例,行多西他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毒副反应.观察组近期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8.57%,60.00%;高于对照组22.86%,51.43%,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所有相关毒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针对NSCLC患者靶向治疗失败后挽救化疗,运用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可均可取得理想化疗效果,但培美曲塞的毒副反应更小,且能延长患者PFS,较多西他赛更有优势.

    作者:陈楚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蓝光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蓝光治疗基础上予以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7d的总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7d观察组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良好,可有快速降低新生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官素玲;李剑芳;段锦辉;李雪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