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对肺癌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价值评析

张燕;杨树利;张红蕊;高欣;徐志巧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 抗生素, 肺癌, 化疗, 肺部感染, 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对肺癌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肺癌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痰热清组各40例.常规组单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痰热清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缓解率,体温复常时间、咳嗽、肺部干湿性啰音消失时间,用药前和用药12天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卡氏评分.结果 痰热清组相较于常规组感染缓解率更高(P<0.05);痰热清组相较于常规组体温复常时间、咳嗽、肺部干湿性啰音消失时间更短(P<0.05);用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卡氏评分相似(P>0.05);用药12天痰热清组相较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卡氏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对肺癌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价值高,可有效缓解患者感染症状和体征,加速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改善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改良式插胃管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系统地研究改良式插胃管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需要插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胃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插胃管方法,对比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时间为3.2±0.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不良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插胃管法能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时间,减轻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叶宣宏;李华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9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感染特征及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总结.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无耐药性,对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气管切开、身体抵抗力差、深静脉导管、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特点显著,且独立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防治,减少院内感染,提高患者诊疗效果.

    作者:付明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尿微量白蛋白在血压变异性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100例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入院后采用超声检查测定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析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自测舒张压(DBP)、自测收缩压(SBP)、诊室舒张压、诊室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MT、MAU、动态血压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测SBP变异性和自测DBP变异系数与IMT及MAU呈正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相对较大,与IMT及MAU存在相关性,患者治疗时应该加强血压监测,检查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尿微量蛋白水平,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映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水泥半髋关节置换术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行骨水泥半髋置换术中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100例患者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各50例.分别于麻醉前(T1)、骨水泥植入时(T2)比较两组患者的SBP、DBP及HR,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呼吸窘迫、低血压、低氧血症等骨水泥评价指标的发生情况.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在T2时间点HR及SBP比硬膜外麻醉组高(P<0.05);且腰硬联合麻醉组发生低血压、低氧血症及呼吸窘迫的情况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腰硬联合麻醉能明显减少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骨水泥反应较轻,更适用于老年骨水泥半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吴卫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KRP和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对比

    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BPH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PKEP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PKRP进行治疗,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于前列腺≥60g患者,观察组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切除腺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前列腺<60g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出血量、切除腺体质量及手术时间相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将PKEP应用于治疗BPH中,尤其是前列腺≥60g的患者,其效果较PKRP明显提高,而对于前列腺≤60g的治疗效果和PKRP的疗效相当,临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招国炽;李炯;侯国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A组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B组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研究三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地负重时间均短于其它两组,对照B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和下地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A组,但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A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不同手术治疗后,观察三组的优良率高,其次为对照A组,差为对照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治疗胫腓骨骨折,可将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作为首选方式.

    作者:陈昌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清远市佛冈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清远市佛冈直肠癌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171结直肠癌患者与144例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家族肿瘤史、胆囊结石、高脂饮食及高膳食纤维饮食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家族肿瘤史、高脂饮食、胆囊结石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高膳食纤维饮食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增加、家族肿瘤史、高脂饮食、胆囊结石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高膳食纤维饮食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

    作者:王智慧;邝文超;周海飞;胡锦金;沈观蓉;范月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采用两种胆道引流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对比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采用两种胆道引流术治疗的疗效.回顾性分析104例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9例患者采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作为ERCP组;另外45例患者采取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作为PTCD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位梗阻黄疸病例中,PTCD组手术成功率大于ERCP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梗阻黄疸病例中,ERCP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小于PTCD组;高位梗阻黄疸病例中,ERCP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大于PTCD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与PTC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的效果确切,低位梗阻黄疸病例以ERCP为主,高位梗阻黄疸病例以PTCD为主,可进一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小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3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注射右美托咪啶50μg+罗哌卡因40ml实施麻醉,观察组注射右美托咪啶100μg+罗哌卡因40ml麻醉,观察对比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持续时间,术后镇痛时间、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运动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运动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较佳,运动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阻滞持续时间长,术后镇痛时间长,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安全性高.

    作者:朱莉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印片细胞学用于术中乳腺快速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索及分析术中乳腺快速肿瘤病理诊断过程中应用印片细胞学的临床价值,旨在为病理诊断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科室收治的100例患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石蜡切片方法行病理检查;观察组采用印片细胞学行病理检查.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制片时间与诊断准确率,且评估两组患者的染色效果评估.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误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制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乳腺快速肿瘤病理诊断过程中应用印片细胞学具有良好的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良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HFMEA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依据是否实施HFMEA模式分组,对比组间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RPN值.观察组实施HFMEA模式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RPN值均明显较对照组更理想(P<0.05).手术室运用HFMEA模式,有利于预见护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护理流程中的风险发生率.

    作者:欧阳玉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CysC联合肾小球滤过率、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CysC联合肾小球滤过率、24h尿白蛋白排泄量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0例入院健康检查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CysC水平、肾小球滤过率、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观察组不同检查方式疾病检出率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清CysC、 肾小球滤过率、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水平分别为0.96±0.36、46.25±8.24、72.86±10.72,对照组为2.85±0.64、85.67±10.38、38.92±7.45,观察组中血清CysC及肾小球滤过率指标水平含量较对照组指标水平低,而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水平含量则较对照组指标水平高(P<0.05).单用血清CysC测定检出率为56.7%,单用肾小球滤过率为51.7%,单用24h尿白蛋白排泄量为53.3%,而三种联合使用检出率为85.0%,三种指标联合检测,检测准确度明显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 临床采用血清CysC联合肾小球滤过率、24h尿白蛋白排泄量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查,能提高疾病检出率.

    作者:林志兰;李叶莉;陈利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护理,试验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其临床实施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更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更短、总医疗费用更少、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总满意度更优,查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及肛门排除时间,还有助于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董彩霞;郭春杏;刘婵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思弗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优思弗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12月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2例.A组口服优思弗250mg,1次/d;B组口服铝镁加混悬液1.5g,4次/d;C组口服优思弗250mg,1次/d联合铝镁加混悬液1.5g,4次/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w后记录上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症状的积分,予以对比观察,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8.1%,B组总有效率为71.8%,C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胃镜征象疗效分别为81.3%、75.0%、96.9%.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症状均有减轻,C组减轻明显优于A组、B组.结论 优思弗可减少胃内胆汁反流,铝镁加混悬液可结合胆酸,两者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我调整疗法、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于护理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BI)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但观察组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D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调整疗法、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患肢状况,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探讨分析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显效56%,有效40%,无效4%,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显效45.45%,有效36.36%,无效18.18%,总有效率81.8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林虎;方军;刘敏恒;陈锦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分别复合布托啡诺和芬太尼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对比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72例初产妇.初产妇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布托菲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包括不同时段的视觉镇痛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在镇痛20min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在分娩镇痛过程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罗哌卡因复合布托菲诺及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其中罗哌卡因复合布托菲诺镇痛起效相对较快,且不良反应少,是更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式.

    作者:张灵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普罗帕酮与三磷酸腺苷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来我院急诊就诊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三磷酸腺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转律率成功率为96.83%,复律时间为1.08±0.24min,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35%,对照组患者转律成功率为93.65%,复律时间为28.97±8.48min,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VT患者的急诊治疗中,三磷酸腺苷的临床治疗效果好于普罗帕酮,能够显著提高转律成功率,减少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尹平;叶昌伦;蒙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MR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已确诊为前列腺癌的50例患者为对象.50例患者分别给予MR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诊断,与病理学诊断情况作比较,分析MR动态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ADC均值为141.65±24.24、 大强化率均值为127.87±25.23、1min强化率均值为121.76±24.21、2min强化率均值为122.14±30.21、流出分数均值为16.61±6.77.与病理学测定结果相比较,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MR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癌诊断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MR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与病理学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推荐患者使用.

    作者:汪欣;马宝新;钟柳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通过非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通过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掌倾角和尺偏角的恢复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上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手术治疗复位的情况较非手术治疗更好,但两种治疗方法患者的恢复情况差异不大,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

    作者:蒋本涛;蒋骏伟;张学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