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蒋本涛;蒋骏伟;张学亮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效果
摘要: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通过非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通过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掌倾角和尺偏角的恢复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上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手术治疗复位的情况较非手术治疗更好,但两种治疗方法患者的恢复情况差异不大,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通心络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加用通心络胶囊,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使用安全性.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患者为76.92%(30/3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周发生次数显著降低.通心络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比较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巩晋成;孙启朋;高露;王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两种方法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探讨锁定板与空心螺钉两种方法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锁定板展开救治,对照组采用空心螺钉展开救治,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观察组平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大结节观察组患者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明显优于空心钉的治疗疗效.同时肱骨大结节锁定板具有低切迹解剖设计的特点,可以避免术后肩缝撞击,同时避免了单纯空心钉固定后骨折块再次劈裂移位的风险.

    作者:黄健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两种方法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疗效比较与探讨

    比较与讨论异位妊娠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手段,以选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应用.随机抽取82例异位妊娠者,根据门诊就诊顺序,按照单双号法原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β-HCG恢复至正常及妊娠包块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宫内妊娠率等.观察组治愈率87.80%、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β-HCG恢复至正常及妊娠包块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宫内妊娠率75.61%、高于对照组,异位妊娠率9.76%、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保守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应用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陈立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生殖免疫自身抗体检测在不孕不育诊断中的临床作用研究

    将在我院确诊的妇科不孕不育患者根据其疾病分型分为自然流产组、原发不孕组、继发不孕组3组,对其分别进行生殖免疫自身抗体检测,比较其4项生殖免疫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在AcAb阳性率方面,自然流产组均高于原发性、继发性不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继发性不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oAb阳性检出率方面,原发性不孕组高于自然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不孕组与继发性不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sAb阳性检出率方面,3组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在EmAb阳性检出率方面,自然流产组与继发性不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明显高于原发性不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组与继发性不孕组的阳性检出率并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组与继发性不孕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原发性不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殖免疫自身抗体是对患者不孕不育病情的重要提示标志,将其应用在临床诊断中有利于提高对不同类型不孕不育患者的分型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建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骨折治疗,观察组采用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d、14d、30d视觉模拟(VAS)评分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d、14d、30d 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较为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存在显著差异(P<0.05).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术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患者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解万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采用新产程标准母胎血气变化与母儿结局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新产程标准与母胎血气变化及母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000例,其中产程正常组585例,分娩镇痛组240例、产程延长组175例.所有产妇均应用新产程标准进行管理.比较三组母婴血气指标与母婴结局.结果 产程正常组与分娩镇痛组在母婴血气指标及母婴结局方面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产程延长组血气分析指标较产程正常组与分娩镇痛组明显处于劣势,差异显著(P<0.05);产程延长组产后出血率与产褥感染率明显高于产程正常组与分娩镇痛组,Apgar评分明显低于产程正常组、分娩镇痛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可有效放宽对潜伏期的管理,便于有效监测母胎血气变化,准确判断产程延长,及时纠正酸中毒,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陈丽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通过非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通过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掌倾角和尺偏角的恢复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上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手术治疗复位的情况较非手术治疗更好,但两种治疗方法患者的恢复情况差异不大,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

    作者:蒋本涛;蒋骏伟;张学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对比分析CT和MRI在脊柱转移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156例脊柱转移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以CT、MRI影像学诊断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脊柱转移肿瘤的符合率.结果MRI诊断在各种病变、受累椎骨节、压缩椎骨节以及椎管、椎旁软组织肿块的检出数量上均高于CT诊断,除压缩椎骨节数检出数比较差异很小外,其余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诊断脊柱转移肿瘤的符合率为91.67%,显著高于CT诊断的46.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不仅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而且能够对肿瘤病灶进行多方位成像,相对于CT有更高的检测敏感性,有利于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及早诊断.

    作者:张敬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颌面部皮肤癌手术切除同期行邻近组织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探讨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55例手术切除术并同期给予邻近组织瓣修复治疗的颌面部皮肤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Ⅰ期愈合率、术后复发及转移率及患者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5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Ⅰ期愈合率为100.0%,术后复发转移率为3.6%,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率为98.5%.颌面部皮肤癌患者手术治疗同期给予邻近组织瓣修复可达到更加理想的美观效果,促进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方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组7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单纯糖尿病患者组6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血浆CRP、Cr、HbA1c、FPG、2hPB、HDL-C、LDL-C、TC、TG、DBP、SBP、ESV、EDV、EF.结果 观察组患者CRP、Cr、HbA1c、LDL-C、TC、TG、DBP、SBP、ESV、EDV水平均较对照组高,而EF、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可知,CRP、Cr、HbA1c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伴有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CRP、Cr、HbA1c水平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有密切关系,监测血清CRP、Cr、HbA1c水平可预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病情进程,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提供重要指导.

    作者:黄伟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研究

    目的 对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回顾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被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记录、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借鉴.

    作者:高俊杰;张光妍;凌亚兴;陈文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接受倍他乐克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左室腔(LVC)、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等级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研究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HR、LVC、LVE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欧文森;杨为民;彭慕立;李绍波;候全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我调整疗法、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于护理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BI)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但观察组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D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调整疗法、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患肢状况,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中心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糖尿病患者施以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余赛红;阳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食管型颈椎病的临床影像诊断分析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食管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各20例.A组行钡餐造影诊断,B组行CT扫描诊断,C组行X线平片检查,D组行食管内窥镜检查,E组行MRI诊断检查,详细观察不同诊断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钡餐造影,可对患者压迹位置进行详细观察,且不会损伤食管壁,CT扫描可用于了解患者椎间盘突出情况,X线平片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掌握椎间盘狭窄程度,食管内窥镜,操作存在难度,易出现误诊现象.MRI诊断可准确掌握患者椎节局部的病理改变.针对食管型颈椎病,相较于其他影像诊断方式,钡餐造影诊断,准确率高,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颜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与单用丙泊酚于胃肠镜检查中的比较

    我院接受胃肠镜检查患者168例,依据麻醉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两组均予以推注芬太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静注丙泊酚+依托咪酯进行麻醉,当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胃肠镜操作.对比两组麻醉前、麻醉后1min、麻醉后5min及检查结束时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前、麻醉后1min、麻醉后5min及检查结束时SpO2、HR、MA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1min、麻醉后5min SpO2、HR、MAP均较麻醉前降低,且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对患者心率、血压影响较小,不良发生少,效果优于单用丙泊酚.

    作者:孟庆雷;时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管理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我院137例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14年3月起开始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品管圈管理,对比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品管圈管理之前,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是83.2±2.4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是80.6±1.5分,患者的满意度是80.0%,应用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是97.4±1.5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是95.6±1.6分,患者的满意度是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品管圈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成绩,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92.2±2.3分,住院时间28.5±1.3d,住院费用4869.9±204.1元,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5.2±2.4分,运动功能评分71.5±3.3分,满意度是96.0%,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81.2±2.5分,住院时间33.4±1.2d,住院费用7127.3±193.8元,日常生活能力评分56.3±1.9分,运动功能评分53.6±3.5分,满意度是8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出血患者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显著,可普及应用.

    作者:查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

    讨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就诊并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8例,根据随机且自愿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不同组别的临床疗效进行记录与分析.通过比较后得知,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高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分别复合布托啡诺和芬太尼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对比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72例初产妇.初产妇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布托菲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包括不同时段的视觉镇痛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在镇痛20min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在分娩镇痛过程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罗哌卡因复合布托菲诺及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其中罗哌卡因复合布托菲诺镇痛起效相对较快,且不良反应少,是更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式.

    作者:张灵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