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密过滤输液器在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顾巧华;邹庆霞

关键词:精密过滤输液器, 静脉输注, 甘露醇, 静脉炎
摘要:目的 观察精密过滤输液器在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93例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47例,使用普通过滤输液器.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0.8%,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套管针留置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P<0.01),明显延长.结论 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输注20%甘露醇可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静脉损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VEGF-C和VEGFR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淋巴管转移机理.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C和VEGFR3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组织中均见到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但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VEGF-C和VEGFR3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高于甲状腺腺瘤,且VEGF-C和VEGFR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VEGF-C和VEGFR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可能与此肿瘤的淋巴管转移相关.

    作者:高恒宇;马文平;王建堃;张雅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鼻息肉和鼻息肉病

    随着鼻科学的进展,已明确鼻息肉和鼻息肉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本文着重复习鼻息肉病的特点,以示与鼻息肉相区别.已知特应性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与发病的关系、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细胞因子参与发病,据此提出鼻息肉发病为多种因素学说,变态反应仅是其发病的因素之一;并指出鼻息肉组织中的结构细胞,如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数种细胞因子;嗜酸性粒细胞也能产生细胞因子和ECP、MBP等,从而加重了其微环境结构特性炎症反应,后者能影响鼻粘膜上皮细胞Na+、CI-通道,导致Na+吸收增加,组织水肿,导致鼻息肉的生长和增大.治疗应采用类固醇药物+手术的综合治疗,治疗后的发展趋势似与患者的基因倾向有一定关系.

    作者:虞晏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精神疾病的病耻感对精神病患者影响的分析

    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已从上世纪50年代的3‰增长到现在的4‰.据我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新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约1600万人,许多重性精神病患者都面临着双重挑战,即精神残疾和病耻感,本文就精神疾病的病耻感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分析如下.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两种体位对晕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位对晕针发生的影响,以减少晕针的发生.方法 将180例有晕针倾向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坐位输液,观察组采用卧位输液,所获得的数据用χ2统计处理.结果 观察组发生晕针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有晕针倾向的病人可采用卧位输液,以减少晕针的发生.

    作者:刘瑞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配伍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局麻药配伍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选择期单侧前臂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 高浓度组(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和低浓度组(0.25%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均给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自注入局麻药后的30分钟内,每隔5分钟评价臂丛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记录臂丛神经阻滞(感觉和运动)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以及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与高浓度组比较,低浓度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P<0.05),但两组感觉,运动阻滞作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浓度的局麻药配伍(0.25%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即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何晓峰;范圣登;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80例纯子宫次全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术前健康教育)和对照组(术前未接受有关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测定其术前焦虑、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100%.结论 健康教育在缓解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李文艳;姜春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白藜芦醇对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DDP及亲代细胞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人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1/DDP及亲代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 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试验等方法观察SGC7901/DDP及亲代细胞在Res作用后,细胞生长曲线、生长抑制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MTT法结果表明,Res对SGC7901/DDP及亲代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SGC7901/DDP细胞在Res作用0.5~1d内较亲代细胞敏感,在2d后开始表现出耐药性,3d后则与亲代细胞没有差别.结论 Res对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DDP及亲代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坏死和凋王引起的.

    作者:侯魁元;费洪新;孙丽慧;卢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疗效.方法 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治疗基础上用低分子肝素0.4 ml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用7d,同时口服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长期服用.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变化和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组对控制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6%和9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和改善心电图变化,降低血脂.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值得基层应用推广.

    作者:陈维广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及康复期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坏死.临床上以严重而持久的胸痛、急性心力衰竭、休克、严重的心律失常,辅助检查有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伴有特征性的心肌酶学、心电图的动态改变.

    作者:谢军;周淑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实施压疮的监控和呈报预防压疮发生

    目的 实施压疮的监控和呈报,预防压疮的发生.方法 组织护士学习压疮的相关知识和运用压疮危险因素进行护理评估,设计压疮报表和难免性压疮的申报条件,采取规范化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提高了广大护士主动预防压疮的意识,使对危重患者未发生压疮前的评估及采取预防措施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结论 实施压疮的监控和呈报,能及时发现院外带入压疮,减少甚至避免院内压疮的发生.

    作者:毕美仙;周本芝;丁丽萍;仲小英;朱秋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在机能实验中的重要性

    医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想培养学生对该学科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形成科学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态度,仅靠单纯的理论教学很难完成,还必须将实践的意识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医学基础课程中机能实验课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于2001 年初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3个学科的教学实验室合并组建成了医学机能学教学实验室, 机能实验室的建立,冲击了已延续几十年的基础实验教学,改变以往完全附属于理论教学,以单纯验证理论为目的的模式.

    作者:赵堃;王玉阁;王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齐齐哈尔市住院病人满意度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探讨

    目的 为了解齐齐哈尔市住院病人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绩效水平.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齐齐哈尔市8家综合医院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总体满意度为90.5%,满意度高的选项为医生在诊察时会耐心倾听患者述说病情情况,满意度为96.2%;满意度低的选项为医护人员会主动请患者提出意见,满意度为52.5%;药品费为不合理收费项目的比例高,占构成比的63.3%;在医院的环境方面,患者对病房的环境是否安静且干净清洁的满意度高,为62.3%.结论 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对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医护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药品费用偏高及医疗费用透明度、医院环境等方面满意度较低.

    作者:弓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近两年多来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梅里埃公司生产的GP、GN鉴定卡及AST药敏分析卡对近两年多临床所有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统计临床常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 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很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加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合剂相对不加酶抑制剂的青酶素其耐药率明显减低,万古霉素对其耐率低,但已出现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对许多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亚胺培南对其活性高.结论 本院近年常见病原菌的耐药鉴测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的耐药性已相当严重,并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作者:詹燕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彩超诊断17例肝结核的体会

    肝结核临床上少见,本文回顾我院10年来收治的17例肝结核病人的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和临床证实).

    作者:史英琴;郝春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盐酸丁卡因在不同pH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

    目的 寻找盐酸丁卡因在不同pH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用盐酸溶液(pH<2和pH=2)、水和稀酸(HCl)、稀碱(NaOH)溶液(pH3.0~9.0)制成每1 ml中含盐酸丁卡因1 0 μg的溶液,分别在200~400 nm的波长处扫描.结果 盐酸丁卡因在pH<2的溶媒中于228 nm的波长处有一明显的吸收峰;在pH=2的溶媒中有两个几乎相等的吸收峰分别在228 nm和311 nm的波长处;在pH3.0~9.0的溶媒中盐酸丁卡因的吸收光谱发生了改变,大吸收峰在311 nm的波长处,而在228 nm的波长处也有吸收.结论 盐酸丁卡因在不同pH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可发生改变.

    作者:江日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在减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体会

    报告了1456例早孕需施行终止妊娠者,根据不同孕次的心理特点,为她们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干预+减痛人工流产术,效果满意.

    作者:林娟;高小华;王国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精密过滤输液器在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精密过滤输液器在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93例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47例,使用普通过滤输液器.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0.8%,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套管针留置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P<0.01),明显延长.结论 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输注20%甘露醇可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静脉损伤.

    作者:顾巧华;邹庆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兔缺血心肌的影响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预处理是否对兔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分为4组:NS组、IR组、Sulfen-12组和Sulfen-24组.IR组不给任何预处理,NS组于缺血前24h静注生理盐水,Sulfen-12组和Sulfen-24组用分别于缺血前12、24h静注舒芬太尼1 mg·kg-1,12 h(Sulfen-12组)或24h(其它组)后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灌注120 min,测定心肌梗死面积与血浆肌钙蛋白I浓度.结果 Sulfen-12组、Sulfen-24组兔心肌梗死面积、肌钙蛋白I浓度明显小于NS组及IR组.结论 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兔心肌具有延迟性保护作用.

    作者:张培荣;刘立群;张勇;刘效波;张成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宝安区对预防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性研究

    目的 探讨干预对宝安区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方法 采用样本分层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指导,实验组定时随访,并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及用药方面进行干预,1年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及评价.结果 实验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骨密度及预防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生活质量等方面比对照组明显改变.结论 连续监测骨密度,进行健康教育及药物指导干预,对改善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的骨密度值,减少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席惠玲;周鹏;李亚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附24 例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MS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MSCT表现.结果 主要CT征象为胃壁增厚、僵硬、肿块.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变明显强化,20例以门静脉期更著;周围脏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远处转移8例;增强分期准确性87.5%.结论 MSCT增强可对胃癌作出更为完善的评价,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及分期.

    作者:范华君;姜晓静;佟福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