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向永
在我院2010年3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微创持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堵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9.76%低于对照组的31.71%,堵管事件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的14.63%(P<0.05).对行微创持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媛慧;刘凤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观察延续性护理在石膏固定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80例石膏固定出院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在家庭护理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的出院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石膏固定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定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通过1年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体健康值观察组为54.23±7.09,对照组为65.21±8.05,总体健康及各维度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延续性护理在石膏固定患者出院后家庭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石膏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慧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研究组采用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消融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髓核射频热凝消融与臭氧消融术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8w时疼痛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术后8w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79.31%,高于对照组60.34%(P<0.05).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将2012~2015年入住我院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宫腔镜下行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与腹腔镜下行手术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将两组本次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情况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10.0%(P<0.05).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利于术后患者尽快恢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研究分析无痛人工流产在疤痕子宫早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疤痕子宫早孕孕妇104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痛组与常规组各52例,无痛组采用无痛人工流产,常规组采用常规人工流产,用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出宫颈次数,用X2检验对比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对比发现,无痛组孕妇的手术时间为(6.4±1.1)h,术中出血量为(8.6±4.4)ml,进出宫颈次数为(1.2±0.5)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人工流产在疤痕子宫早孕患者的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50例患者均实施PCI术,并对其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25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4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显著高于观察组(16.00%)(P<0.05).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并结合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各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作者:蒙燕颖;江佳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分析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瘤(TT)患者37例近期随访及对术后复发率的影响.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74例甲状腺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总有效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观察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与对照组97.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观察组复发率0%(0/37)低于对照组16.22%(6/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34,P<0.05).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瘤疗效显著,但易诱发相关并发症,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合适术式.
作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分析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发生率受护理干预的影响情况.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白血病化疗的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38例、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外进行防感染、饮食及心理干预等)42例.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程度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为68.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需要化疗的白血病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以较快改善口腔溃疡情况,促进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何兴;刘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梗死患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和同期门诊体检的60例居民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IL-6和IL-8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两组研究对象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评分结果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IL-6和IL-8水平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血清IL-6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26,P=0.009),血清IL-8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315,P=0.010).结论 血清IL-6和IL-8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均升高,可能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
作者:刘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症状缓解及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纳入我社区2013年1月~2015年11月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10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法干预.对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颈椎生理曲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198,P=0.000);且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34%,治疗后整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6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2.64%,观察组复发率为9.43%,差异显著(P<0.05).手法治疗后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及镇痛疗效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作者:潘国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透视机下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观察组采用透视机下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术后6个月进行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分析比较两者之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钢针松动、尺神经损伤、伤口感染.结果 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评定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缩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减少,术中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视机下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中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郭耀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将92例CVA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观察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和药物安全性.观察组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孟鲁司特钠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儿童CVA,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安全有效,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舫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超声Graf法筛查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价值.选取2012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75例DDH婴幼儿(DDH组)、90例非DDH婴幼儿(非DDH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髋关节超声Graf法检查.两组婴幼儿性别(χ2=0.1610,P=0.7064)、年龄(u=0.7040,P=0.4825)、体质指数(u=1.3316,P=0.18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Graf法诊断DDH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9.3%、100.0%、100.0%、91.8%、95.2%.超声Graf法筛查DDH的临床价值确切,其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比较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心脏代谢的影响差异.将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至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3个治疗组,使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治疗疗效,在基线、治疗第12周末评估患者颈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100等心脏代谢指标.运用统计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三组在治疗后各观察时点PANSS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上述指标及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2)奥氮平组、喹硫平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100、颈围均发生显著变化(P<0.01),而阿立哌唑未观察到上述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三组间变化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喹硫平对心脏代谢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奥氮平影响大,而阿立哌唑对心脏代谢影响不明显.
作者:郭街仔;万小燕;胡茂荣;周围;周朝雄;鲍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肺炎支原体(MP)快速培养对早期诊断MP感染的可行性及意义.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中山市南区医院儿科住院及部分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535例,分为1月~3岁组(787例)和大于3岁~14岁组(748例),分别取咽拭子进行MP快速培养及抽血作MPIgM抗体检测.153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1月至3岁组:MP快速培养阳性率5.0%,MPIgM检测阳性率5.0%,两者阳性率总和10.0%.大于3岁至14岁组:MP快速培养阳性率7.0.0%,MPIgM检测阳性率8.0%,两者阳性率总和16.0%.两者同时阳性1.0%.婴幼儿MP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同时进行MP快速培养及MPIgM抗体检测,比单行MPIgM检测,MP感染检出率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gM检测与real-time PCR检测阳性及阴性符合率具有高度一致性.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及其抗体IgM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是早期诊断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良好指标,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梅莲;叶少珍;李华;陈新权;唐恒;将凤;何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究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情况.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确诊的60例BPPV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采用Epley及Barbecue复位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体位限制法.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的差异.试验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7%,对比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在治疗1w、1个月、3个月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Epley及Barbecue复位法治疗不同类型BPPV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操作步骤简单、复发率低,预后良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司徒健聪;刘业宁;方朝新;关国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研究肺部单发性性结节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抽取收治单发性肺结节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经临床手术:良性结节40例、恶性结节31例和肉芽肿7例.所有患者来院后均接受CT扫描和病理学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多层CT扫描结果显示:良性结节38例、恶性结节32例、肉芽肿8例.多层螺旋CT扫描判断恶性结节灵敏度为90.32%、特异性为91.49%、准确性为91.03%,判断良性结节灵敏度为90.00%、特异性为94.74%、准确性为92.31%,判断肉芽肿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8.59%、准确性为98.72%.多层螺旋CT扫描肺部单发性结节诊断结果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
作者:张毅;姜华;李晓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究成人股骨干骨折经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舞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股骨干骨折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法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双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简称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水平,提升治疗优良率,效果显著.
作者:陶文生;王军辉;时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继发颅内感染患者单用全身抗生素及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本文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STBI继发颅内感染的患者38例作对比研究,以治疗手段为依据,应用抛硬币的方式,将3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整理两组研究数据,探讨全身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13.58±3.65)d明显低于对照组(21.03±4.52)d(P<0.05).临床上针对STBI继发颅内感染的患者,于全身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鞘内注射抗生素,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琦;李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分两组,钢板固定组采用钢板内固定;外支架组采用外支架固定.就两组患者手术所需的时间、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手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和骨折复位效果、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外支架组骨折复位效果明显高于钢板固定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钢板固定组(P<0.05).外支架组患者手术所需的时间、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手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钢板固定组(P<0.05).桡骨远端骨折外支架固定与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有差异,其中,外支架固定治疗手术时间比较短,出血也比较少,且可牢靠固定,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加速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家邦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