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
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EF),NT-proBNP(脑钠肽)以及尿液KIM-1,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慢性心衰组的KI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分析组,以40%为分界线,小于40%为一组,大于等于为一组,发现小40%组患者,其尿液中KIM-1水平要高于另一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尿KIM-1水平与EF呈负相关(r=-0.38,P<0.05),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5,P<0.05).慢性心衰患者,其尿液中的KIM-1水平处于上升的趋势,且其实际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程度及心衰严重性有较高的相关性.
作者:宗道然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探讨适用性支持通气模式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呼吸功能的影响.将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7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8例.对照组采取SIMV联合PSV通气模式,观察组则给予ASV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SpO2、PaO2、PaCO2、P(A-a)O2及PH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18.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流量、呼吸比及气道闭合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吸氧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相对于SIMV+PSV模式,对COPD患者采用ASV通气模式能够维持患者呼吸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气指标.
作者:李振宇;薛会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8月期间体检检出的慢性乙肝病毒无症状HBsAg阳性携带患者102例,以及慢性乙肝初治患者420例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e抗原(HBeAg)的含量,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检测患者HBV DNA病毒载量进行分析.结果420例慢性乙肝初治患者中,HBeAg为阳性的253(60.24%)患者,其HBV DNA载量为6.535±1.024;HBeAg为阴性的167(39.76%)患者,其HBV DNA载量为5.547±1.018.两者HBV DNA载量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初治患者以及HBV携带者都可以通过HBeAg含量来反映患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作者:胡国刚;唐娟;许业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对我院2013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53例胆结石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3~4w复查中,所有患者术后检查均未发现复发,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100%.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甄景志;黄俊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6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骨瓣开颅显微术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对颅内肿瘤患者实施神经外科锁孔术效果较为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谢红兵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HCH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采用SF-36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后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较护理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HCH患者功能恢复,显著性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112例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空巢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模式,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MMSE评分、SDS评分与SAS评分.结果试验组空巢老年脑卒中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与SDS评分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巢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可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模式显著改善,心理状态也能够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韩文玲;刘文华;周军;王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4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根治术,对照组行开腹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肿瘤、并发症、死亡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药应用率、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清扫淋巴结数目、肿瘤直径、切除直肠远端长度及淋巴结转移数目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排便、排气及进食、住院时间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死亡率、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肺感染、尿潴留、肠梗阻及泌尿感染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焦光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确诊收治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单纯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组治疗.治疗中注意对比观察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心率、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比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要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5%、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颉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症,临床上可以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有效率,还能够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钰珉;水生权;李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对普拉洛芬滴眼液应用于白内障术后治疗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140只眼).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于术后1、3、7、14、28d对两组患者眼部症状、体征评分、前房闪辉值及黄斑中心凹厚度情况进行检测、观察,并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眼部体征及症状积分术后7d为(3.69±1.40)分、14d为(2.30±1.30)分、28d为(1.87±0.92)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前房闪辉值术后7d为(8.57±4.30)pc/ms、14d为(7.11±2.87)pc/ms、28d为(6.19±2.28)pc/ms,对比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术后7d为(168.37±18.41)μm、14d为(172.13±18.35)μm、28d为(174.43±18.76)μm,均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对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眼部症状及体征,对前房闪辉值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有改善作用.
作者:廖思俭;张翀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收集近4年来科室接诊的拔牙后出现不典型面痛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指标:拔牙牙位、拔牙时间、术前伴有颈部软组织损害.结果症状的出现与是否伴有颈部软组织损害、拔牙时间长短呈正相关,与牙位相关.提高拔牙技巧、缩短手术时间、积极治疗颈部软组织损害可有效预防拔牙后不典型面痛的发生.
作者:张留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对本街道五大场所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访谈和个人访谈等方法进行需求评估调查和干预后效果调查.结果干预后对艾滋病各项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艾滋病相关健康行为改变明显,干预后的艾滋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和与干预后相比有显著差异.对人群进行艾滋病预防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可以提高人民对艾滋病的知识了解程度,及时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及流行.
作者:叶彩霞;杨婉娟;梁嫚卡;朱定富;赖延晨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探讨钛网及同种异体骨联合植入术对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的6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钛网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术34例(A组),单纯钛网植骨融合术32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植骨融合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且A组术后Cobb角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钛网及同种异体骨植入结合内固定术能使脊柱获得较好的稳定性,纠正后凸畸形,促进椎体间的植骨融合,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结核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明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规范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HbAlc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本社区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一次糖尿病健康宣教,维持常规的药物治疗和用药指导,观察组给予持续一年的规范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实施前分别检测受试对象0周、1周、2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并计算达标率.健康管理实施1年后,分别检测受试对象52周、53周、54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同样计算达标率,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管理干预前后血糖及HbAlc达标率的变化.结果规范健康管理干预1年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糖及HbAlc达标率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HbAlc达标率明显提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颜维泽;林金钗;许怀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千佛菌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千佛菌大剂量组和千佛菌小剂量组.采用卵蛋白致敏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5、IFN-γ水平.结果 哮喘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IL-5水平上升(P<0.05),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5);千佛菌大剂量组肺泡灌洗液中IFN-γ的值上升(P<0.05)以及肺泡灌洗液IL-5值下降(P<0.05).结论 千佛菌可以改善哮喘体内细胞因子水平,调节细胞因子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方宁;邢小燕;冯小菊;贺心怀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发生的4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剖腹产患者基本指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心率基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使患者的身体指标恢复正常状态,这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唐佣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14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两组,每组人数均为57例.其中常规组行切开引流治疗,治疗组以切开挂线术,记录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治疗组肛瘘发生率、疾病复发率为7.0%、3.5%,明显低于常规组21.1%、12.4%,治疗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手术用时、术后疼痛感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用时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肛周脓肿改善率为96.5%,明显高于常规组87.7%,治疗组治疗效果好(P<0.05).临床对肛周脓肿患者以切开挂线术治疗,患者恢复效果、预后效果好,肛瘘发生率低.
作者:牛景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AS患者中随机抽选68例,分成两组各34例,研究组患者给予orem自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QOL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QOL评分没有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7.1%,对照组满意度为85.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Orem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增进护患关系,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豆宾宾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将单一采用护理干预模式的6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使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护理干预模式的59例患者归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情志护理联合护理干预模式可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抑郁心理,减少脑梗塞后遗症,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维护患者日常行为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武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牵引与固定治疗,研究组则采取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治疗,均实施半年以上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随访半年时功能恢复效果,并对比分析.研究组患儿随访半年功能恢复优良率高达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0.05).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取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功能恢复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姜益添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