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艾红英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巨大子宫肌瘤, 临床价值
摘要: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选择本院在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4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7例.观察组给予LAVH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手术指标、预后指标和并发症情况.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预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4.26%,对照组是17.0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巨大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案中,选用LAVH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手术和预后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炎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运用

    分析胆囊炎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运用.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62例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0.32%,对照组患者为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辛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上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对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应用于上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上颌前牙残冠残根患者130例172颗,根据摸球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各对照组各86颗.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联合烤瓷冠修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继发龋,X线片检查牙周和根尖区均未见阴影,两组牙根断裂、边缘着色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玻璃纤维桩修复上前牙残冠残根有助于降低根折率,成功率高,且美学效果较好.

    作者:温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磷酸铝凝胶(洁维乐)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磷酸铝凝胶(洁维乐)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分析.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96例小儿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磷酸铝凝胶(洁维乐)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腹痛、呕吐、发热、脱水改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磷酸铝凝胶(洁维乐)治疗小儿腹泻病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远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孕妇在产前门诊中规律接受产前保健对妊娠结局影响分析

    探讨孕妇在产前门诊中接受产前保健知识程度对妊娠结局影响.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产前门诊中登记孕妇9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整个孕期自主接受产前保健程度(包括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总次数)分为观察组(≥6次)和对照组(<6次),对两组孕妇进行随访,比较妊娠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观察组孕妇早产、过期妊娠、产后出血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儿中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缺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加强产前保健知识宣讲,能提高孕期保健质量,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提高妊娠和分娩安全性,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作者:甘伟红;李翠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及IL-10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关节疼痛、僵硬以及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KOA患者9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67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采用加拿大西安大略和麦克玛斯特大学OA指数(WOMAC)对KOA患者的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进行评分,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其血清IL-6及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KOA患者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水平与VAS、WOMAC总分、WOMAC疼痛显著正相关,IL-10水平与VAS、WOMAC总分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IL-6为VAS与WOMAC总分的预测因子.结论 血清IL-6、IL-10水平与KOA患者关节疼痛、僵硬以及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可能为KOA的治疗提供临床价值.

    作者:王斌;汪志中;李新旭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探讨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后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入院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观察组采取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MS及BUN血清指标均明显改(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血液净化可以明显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血清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着显著临床效果.

    作者:马艳美;李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与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探讨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按照是否接受产后保健服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比两组产妇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时间、产后泌乳情况、母乳喂养情况、心理状况,并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时间、恶露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充足率、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4%和92%,对照组为76%和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产后保健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恶露消失、产后泌乳,减轻其产后负性情绪,有利于促进产后恢复,提高母乳喂养率,还可促进新生儿黄疸消退.

    作者:黄胜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臭氧局部注射加推拿手法综合疗法与传统封闭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对比研究

    选取我院附属医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6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臭氧局部注射加推拿手法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封闭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总用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局部注射加推拿手法综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孙国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转运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转运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院前转运急危重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转运过程中采用简易呼吸气囊,观察组转运过程中采用便携式呼吸机.密切观察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比较两组转运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转运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院前转运急危重症患者应用便携式呼吸机效果优于简易呼吸气囊,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提高转运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探究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AP)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AP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施大柴胡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AP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艳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塞的不良反应及疗效观察

    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塞时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选取2012~2015年到我科治疗脑梗塞的150例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70例,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化钠联合血塞通治疗,奥扎格雷钠联合红花黄色素静脉注射的治疗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但对照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却远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脑梗塞患者采用奥扎格雷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降低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有助于患者治疗后的身体康复.

    作者:程启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循证护理观察

    探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运用循证护理的效果.选取106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运用循证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53例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53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包括确定循证问题、循证论证、制定护理方案、循证观察;对比两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及生存率.观察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大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小于对照组,生存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运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病情转归,对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协同提高疗效均具有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仇巧玲;罗青;邱爱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肝功能异常胃肠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肝功能异常胃肠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取在我院进行胃肠腹部手术治疗的肝功能异常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高剂量右美托咪定,观察组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浓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时,两组NE、E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腹即刻(T1)、术中40min(T2)时NE、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时NE、E浓度较T0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胃肠腹部手术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实施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可减轻术中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高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药益气活血化瘀法配合中医手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观察中药益气活血化瘀法配合中医手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随机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术后采取中药益气活血化瘀法配合中医手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比较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对照组出现深静脉血栓12例(31.58%),观察组仅2例(5.26%),差异显著;两组手术前后PT有明显差异(P<0.05),APTT无明显差异.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中药益气活血化瘀法配合中医手法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选取我院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2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行骨科康复一体化干预.通过AROM 、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SF-12量表对患者康复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术前各项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AROM、HSS以及SF-12量表中的P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骨科康复一体化有利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止血带的不同使用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止血带的不同使用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150例行TKA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术中充气止血带使用方法分为全程组、前半程组和后半程组各50例.对比3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康复的指标.结果 3组术中失血量、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止血带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d,全程组和前半程组膝关节VAS评分明显大于后半程组患者(P<0.05).全程组和前半程组的下肢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后半程组(P<0.05).后半程组和前半程组患者术后屈膝90°时间和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均明显少于全程组(P<0.05).后半程组患者的术后1周HSS评分明显高于全程组和前半程组(P<0.05);术后1月、3个月及术后6个月,3组患者HS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截骨后应用止血带可明显缩短止血带应用时间,减轻患者术后膝关节周围疼痛,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总出血量.

    作者:张威;刘荆陵;肖盛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20例儿童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探讨

    探讨儿童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转归情况.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病历资料,结合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结果、治疗方法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儿曾被误诊.其中,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1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4例,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1例.16例采用抗真菌治疗的患儿中,治愈8例,好转5例,无效3例;其中5例早期行腰大池引流术患儿均治愈,未行腰大池引流术的11例患儿中治愈3例,好转5例,无效3例.4例未采取抗真菌治疗患儿均死亡.儿童隐球菌脑膜炎多为隐匿性发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性高,容易被误诊,临床诊疗过程中需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颅内肿瘤以及病毒性脑炎进行鉴别,主要依靠脑脊液检查确诊.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儿童隐球菌脑膜炎病死率的关键所在,足程、足量抗真菌联合降颅压治疗儿童隐球菌脑膜炎,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入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乳酸的影响

    目的 探究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入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乳酸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重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多巴胺微量泵经中心静脉泵入,并根据患者血压调整剂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12h、24h两组患者HR均降低,CI、MAP、CVP、PAWP水平均升高,动脉血乳酸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I、MAP、CVP、PAW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入能够显著改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加速乳酸清除率,提高患者存活率,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新辉;罗伟文;张彦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对斜视患者术后单视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探讨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对斜视患者术后单视功能及预后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斜视患者57例(114眼),所有患者均为双侧斜视,均采用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单视功能变化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具有单视功能总比例为89.47%,显著高于术前的3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53%.予以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患者,可显著改善其术后单视功能及预后.

    作者:郭朝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为有效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临床探究血管内栓塞用于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选取2010年6月~2015年7月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50例,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行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统计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年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常规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良好、差分别为88.0%、4.0%,常规组依次为72.0%、1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一年后回访,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对于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动脉情况选择手术,同时血管内栓塞术用于疾病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王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