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欧阳勇文;崔西玉;李兆滔;王志红

关键词:奥曲肽, 不同给药法, 急性胰腺炎
摘要:对比分析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61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减轻时间、淀粉酶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对照组为41.94%,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剂量相同的奥曲肽,采用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S-腺苷蛋氨酸联合血栓通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研究S-腺苷蛋氨酸联合血栓通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设作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的35例患者仅应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设作对照组,余下的35例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设作观察组,经过4w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有效率为65.71%,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观察组皮肤瘙痒、灰白便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ALT、TBil、ALP、TBA及γ-GT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两组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治疗耐受性较好.S-腺苷蛋氨酸联合血栓通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而且不会产生副作用,改善各项生化指标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志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选取我院98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许艳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循证护理观察

    探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运用循证护理的效果.选取106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运用循证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53例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53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包括确定循证问题、循证论证、制定护理方案、循证观察;对比两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及生存率.观察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大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小于对照组,生存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运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病情转归,对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协同提高疗效均具有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仇巧玲;罗青;邱爱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价值评价

    目的 对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份收治的72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患者与此期间来我院健康体检的110例健康人员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和检查,对两组心脏彩超指标以及不同级别患者的心功能心脏彩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脏彩超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级别患者的新功能彩超结果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高(P<0.05),对病患的病情程度诊断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扬燕;崔跃;利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开放式外剥内扎痔切除术和PPH治疗Ⅲ、Ⅳ度内痔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开放式外剥内扎痔切除术(MMH)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手术治疗Ⅲ、Ⅳ度内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Ⅲ、Ⅳ度内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PPH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MMH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Ⅲ、Ⅳ度内痔,整体效果优于MMH术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同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明超;梁盛枝;吴跃锐;高松;黄建铠;杨鹏羽;龚建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与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探讨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按照是否接受产后保健服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比两组产妇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时间、产后泌乳情况、母乳喂养情况、心理状况,并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时间、恶露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充足率、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4%和92%,对照组为76%和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产后保健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恶露消失、产后泌乳,减轻其产后负性情绪,有利于促进产后恢复,提高母乳喂养率,还可促进新生儿黄疸消退.

    作者:黄胜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妈富隆、益气固本止血汤联合应用于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讨妈富隆、益气固本止血汤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收治的94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富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富隆、益气固本止血汤.记录两组治疗效果(有效率、止血时间)、治疗前后雌激素(LH、FSH、E2)水平变化情况、随访疾病复发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89.36%)显著高于对照组(70.21%);治疗后研究组LH、FSH、E2水平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研究组疾病复发率(12.77%)显著低于对照组(40.43%),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妈富隆、益气固本止血汤联用可显著提高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对保障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明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研究和分析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DHS(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以及临床疗效.观察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即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的优良率95.0%(38/40),显著好于对照组77.5%(31/4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后,能够获得显著疗效,且患者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如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均获得显著改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袁光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上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对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应用于上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上颌前牙残冠残根患者130例172颗,根据摸球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各对照组各86颗.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联合烤瓷冠修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继发龋,X线片检查牙周和根尖区均未见阴影,两组牙根断裂、边缘着色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玻璃纤维桩修复上前牙残冠残根有助于降低根折率,成功率高,且美学效果较好.

    作者:温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选取我院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2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行骨科康复一体化干预.通过AROM 、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SF-12量表对患者康复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术前各项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AROM、HSS以及SF-12量表中的P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骨科康复一体化有利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60例口腔黏膜病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情况分析

    分析60例口腔黏膜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情况.随机抽取在2017年2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口腔黏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按照年纪将其分为六组,20~29岁作为一组,共6例;30~39岁作为二组,共8例;40~49岁作为三组,共9例;50~59岁作为四组,共11例;60~69岁作为五组,共12例;大于或等于70岁作为六组,共14例.观察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性别以及年龄差异.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率为78.33%,其中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患者感染率.一组中2例(3.33%)患者感染;二组中6例(75.0%)患者感染;三组中7例(77.8%)例患者感染;四组中9例(81.8%)患者感染;五组中10例(83.3%)患者感染;六组中13例(92.9%)患者感染;五组中10例(83.33%)患者感染;六组中13例(92.86%)患者感染,由此可知白色念珠菌感染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其中四、五、六组患者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明显高于一、二组,差异显著(P<0.05);五、六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三、四组,差异显著(P<0.05);六组患者感染率显著高于5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发现,口腔黏膜患者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随着年龄上涨而上升,女性患者的比例大于男性.

    作者:黄勇;黄捷;张文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老年EvansⅢ、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的应用效果

    研究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高龄EvansⅢ、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5年1 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龄伴骨质疏松皿、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按固定方法不同分为DHS组及PFNA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情况及Harris评分.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周围骨折、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DHS组(P<0.01);两组患者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DHS,PFNA治疗高龄EvansⅢ、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综合疗效更为显著,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痊愈时间,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虎方;朱广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奶嘴式硅胶胃管用于人工肛灌洗的临床观察

    研究奶嘴式硅胶胃管用于人工肛灌洗的临床效果.共纳入50例经人工肛清洁灌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肛管灌洗,观察组采用奶嘴式硅胶胃管,两组的灌洗体位、灌洗液、灌洗时间和次数相同,对比临床效果.观察组的肠腔清洁度提高,灌洗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舒适度提高,灌洗护理难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奶嘴式硅胶胃管用于人工肛灌洗提高了灌洗清洁度,降低灌洗并发症,改善患者舒适度,降低护士操作难度,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陈春怡;余启文;关云娇;赵翠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输尿管肾镜取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探究输尿管肾镜取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指导.以来我院就医的70例尿路结石患者(2014年12月20日~2016年12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0例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应用输尿管肾镜取石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5例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7.14%,相比对照组(80.00%)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35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相比对照组(25.71%)明显更低,P<0.05.相比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肾镜取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作者:李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脑梗死致患者瘫痪肢体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探讨脑梗死致患者瘫痪肢体的康复护理效果.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致肢体瘫痪的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前,两组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符合临床实际的康复护理措施对脑梗死患者具有积极影响,不仅能改善患者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还能调节患者负性心理,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可推荐应用.

    作者:卢国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药益气活血化瘀法配合中医手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观察中药益气活血化瘀法配合中医手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随机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术后采取中药益气活血化瘀法配合中医手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比较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对照组出现深静脉血栓12例(31.58%),观察组仅2例(5.26%),差异显著;两组手术前后PT有明显差异(P<0.05),APTT无明显差异.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中药益气活血化瘀法配合中医手法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

    分析研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的临床疗效.选择2014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51例对照组(强的松治疗)和51例观察组(强的松+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复方皂矾丸治疗),把两组治疗状况对比分析.观察组治疗总疗效(92.1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疗效(78.43%),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小板指数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指数比对照组血小板指数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84%)略低于对照组(9.80%),但组间数据仍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可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疗效比单一性西药治疗更高,其出血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应用性较大.

    作者:蓝轶;王亚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TIA)诊断价值.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TIA患者89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7例设为对照组,均行TCD及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TCD、颈动脉超声单一诊断及联合诊断TIA结果.结果TCD、颈动脉超声联合诊断TIA特异度为96.55%(84/87),灵敏度为87.64%(78/89),准确度为92.05%(162/176),均显著高于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TIA,可显著提高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且能为TIA监测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洋洋;胡贺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研究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3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疗效为96.92%,对照组治疗总疗效为81.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显著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和治疗时间,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黄清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分析

    分析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42例,根据患者意愿自主选择治疗方案,选择单纯内固定20例为对照组;选择内、外固定联合治疗2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住院时间为(32.8±7.95)d、观察组为(22.5±3.76)d,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照组骨折愈合合格率为72.09%,观察组为97.73%;对照组及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23%、4.55%,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固定联合用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治疗,可以减少畸形愈合率,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黄启治;赖伟强;陈楚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