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分析

邢志娟;张子云;徐帅;王青利

关键词:维拉帕米, 三磷酸腺苷,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疗效
摘要:共选择PSVT患儿93例,其中维拉帕米组42例:维拉帕米注射液2.5~5mg稀释至10ml生理盐水,缓慢静推10min,观察10min若心律未转复则重复给药1次,心律转复为窦律时即停止用药;ATP组51例:ATP注射液0.1~0.4mg/kg弹丸式注射,观察5min,无效者重复给药1次,用药方法同前;2次给药均无效者视为复律失败。比较两组药物转复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维拉帕米组总有效率88.1%,用药1次转复成功率61.9%,不良反应发生率19%;ATP组总有效率92.2%,用药1次转复成功率80.3%,不良反应发生率13.7%;两组1次用药转复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维拉帕米与ATP均可有效转复小儿PSVT,ATP用药1次转复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小儿PSVT首选用药。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特发性卵巢早衰发病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特发性卵巢早衰的发病因素。方法将收治的117例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117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并通过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调查结果与特发性卵巢早衰的关联性。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化学物质接触史、A型性格、人工流产史是特发性卵巢早衰的发病因素。结论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或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降低疾病发生率。

    作者:黎凤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RF、抗CCP抗体及A-KA等免疫学检测。观察两组RF、抗CCP抗体和AKA结果,计算RF、抗CCP抗体、AKA和三种检查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RF、抗CCP抗体、AKA敏感度分别为71.1%、66.7%和37.8%; RF、抗CCP抗体、AKA特异度分别为68.9%、88.9和86.7%;三种检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33.3%、97.8%。采用RF、抗CCP抗体和 AKA联用检测,可进一步提高临床RA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判定和改善RA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于雅蕾;刘玉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宫颈细胞学检查与活检组织病理诊断在宫颈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结果对比分析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住院部收治的315例TCT诊断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多点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分析TCT诊断与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的相符性。 TCT诊断ASCUS 及以上病变共315例阳性,经组织学诊断为CINⅠ60例、CINⅡ/Ⅲ60例、鳞癌14例、腺癌2例。其中LSIL与CINⅠ符合率72.73%(40/55),HSIL与CINⅡ/Ⅲ级符合率86.36%(38/44),鳞癌、腺癌符合率100%(11/11)。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的重要手段,与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具有极高的符合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俞东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口腔鳞状细胞癌体外药敏试验的临床研究

    测定常用于口腔颌面鳞状细胞癌化疗的3种化疗药物对OSCC原代癌细胞的体外敏感性,比较抗肿瘤作用差异。培养OSCC原代癌细胞,使用MTT比色法检测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顺铂对OSCC原代癌细胞的体外敏感性。结果随着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顺铂三种化疗药物浓度的增加,癌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实验结果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药物之间敏感性比较结果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顺铂三种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与药物浓度有关,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刘玺章;王代友;陈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疗效观察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临床效果。纳入1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2组患儿均采取体位疗法,常规营养支持,早产儿暖箱复温,对照组予以5%葡萄糖20~30ml中加入西沙比利0.8~1.0mg·/(kg·d)静滴,观察组予以5%葡萄糖15~20ml中加入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缓慢静滴。治疗3~5d,对比2组返流次数、体重增加、大便情况及肝肾功能变化。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返流次数减少,观察组体重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可推广使用。

    作者:徐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选取我院急诊科近2年内发生IMS患者3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研究组采用药物+机械通气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病死率0.00%,呼吸肌麻痹发生率为6.25%,显著小于对照组18.75%和43.75%,两组患者通气改善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相比,研究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S患者可使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配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患者通气改善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患者呼吸肌发生麻痹和死亡的几率,可推广使用。

    作者:万毅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对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研究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等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的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喘息缓解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对症状消失时间减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叶定慈;姜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选取诊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优质护理明显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柳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

    目的:探究对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并观察患者的脊柱高度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经后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受伤伤锥椎体复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脊柱高度及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鲍飚;杨柳荣;李清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96例临床疗效分析

    分析胆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将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疗法的胆结石患者96例作为试验组,并将同期行开腹手术疗法的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评定。试验组缓解率为93.8%,与对照组的83.3%相比,差异显著(P<0.05)。胆结石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疗法作用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唐先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分辨率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104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高分辨率CT资料,并与该患者的胸片结果作为对照进行分析。比较周围型肺癌患者高分辨率CT资料与胸片在检测肺部肿块、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厚壁空洞及胸腔积液等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可以明显看出高分辨率CT扫描检出阳性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CT在显示肺部肿块形态、边缘、密度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方面优势明显,较胸片能显著提高周围型肺癌检出率,从而为患者下一步治疗提供科学指导,临床应用价值显著[1]。

    作者:辜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联合用药对抗老年心力衰竭后的代偿作用

    以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对比综合治疗效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脑钠肽(BNP)指标的变化。观察组较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指标均有改善。临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应用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缓解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普洁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疗效观察

    观察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片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应用疗效。选择我院5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进行临床应用效果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每日服用25mg的米非司酮,对照组每日服用10mg米非司酮,4w为1疗程,观察患者在3个疗程后的子宫内膜增生症状以及月经情况,每个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并发症状进行记录。在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2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增生均有变化,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25例,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23例,治疗有效率为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SH、LH、E2以及孕酮等各数值均有下降,并且观察组出现不良症状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天服用10mg的米非司酮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喻剑;张淳;王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日间照料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

    随机选取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按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流程常规护理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日间照料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前,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PANSS、BPRS与SDS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日间照料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社会功能与护理质量,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作者:江明;李买容;熊心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对中、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入选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直肠癌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对照组经传统开腹手术疗法,比较手术的临床各项参数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参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中老年患者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疗法,临床效果确切,高度微创,康复迅速,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志涛;黄亚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研究分析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安全性。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奥司他韦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第3、5d体温复常率、临床症状消失率、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阴转率等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49例服用奥司他韦患者中有7例在服药第1~2d时出现不良反应,占总服用人数的14.29%,未影响治疗过程。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姜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预防保健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探讨中医预防保健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随机整群抽样东莞市莞城街道社区的86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护理模式分为保健组(n=46)和常规组(n=40),保健组接受中医预防保健护理,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COPD患者生活质量量表(COPD-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SGRQ和COPD-QOL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保健组SGRQ和COPD-QOL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中医预防保健护理应用于稳定期COPD患者护理中,可显著降低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巧儿;黎凤珍;陈妙玲;萧庆林;张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比较

    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以收治的C2/C3型胫骨Pilon骨折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纳入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28例,纳入内外固定组,对比两组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6.67%高于内外固定组的64.29%、差率0.00%低于内外固定组的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愈合时间5.8±0.6个月,与内外固定组的5.6±0.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低于内外固定组的5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均有助于骨折复位、功能恢复,切开复位内固定虽不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作者:许建标;洪汉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分析

    共选择PSVT患儿93例,其中维拉帕米组42例:维拉帕米注射液2.5~5mg稀释至10ml生理盐水,缓慢静推10min,观察10min若心律未转复则重复给药1次,心律转复为窦律时即停止用药;ATP组51例:ATP注射液0.1~0.4mg/kg弹丸式注射,观察5min,无效者重复给药1次,用药方法同前;2次给药均无效者视为复律失败。比较两组药物转复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维拉帕米组总有效率88.1%,用药1次转复成功率61.9%,不良反应发生率19%;ATP组总有效率92.2%,用药1次转复成功率80.3%,不良反应发生率13.7%;两组1次用药转复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维拉帕米与ATP均可有效转复小儿PSVT,ATP用药1次转复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小儿PSVT首选用药。

    作者:邢志娟;张子云;徐帅;王青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预防性护理对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时尿道舒适度的影响

    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到我院择期实施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全麻下采取常规法留置导管,施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留置导管中施予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苏醒时尿道舒适度和术毕患者满意度。结果苏醒时观察组患者尿道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对于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予以预防性护理,可减轻导尿管对于尿道的刺激和损伤,增强患者苏醒时舒适度,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王利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