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国亮
选取我院急诊科近2年内发生IMS患者3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研究组采用药物+机械通气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病死率0.00%,呼吸肌麻痹发生率为6.25%,显著小于对照组18.75%和43.75%,两组患者通气改善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相比,研究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S患者可使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配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患者通气改善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患者呼吸肌发生麻痹和死亡的几率,可推广使用。
作者:万毅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7月接收的33例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18例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手术,将其分为治疗组,未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的15例患者(已达到损伤控制条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死亡率。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在肺部感染及粘连型肠梗阻,对照组患者发生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的概率要高,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并发症方面两组未见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严重腹部创伤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手术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时红云;鲁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和茂名市中医院行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50例患儿。给予喉罩通气下七氟醚麻醉,观察插入喉罩前、插入喉罩即刻及插入喉罩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以及相关麻醉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插入喉罩前、插入喉罩即刻及插入喉罩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插入时间为5.2±1.3s,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未超过10min,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6.0%。喉罩通气下七氟醚麻醉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并发症少,可作为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赖晓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住院部收治的315例TCT诊断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多点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分析TCT诊断与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的相符性。 TCT诊断ASCUS 及以上病变共315例阳性,经组织学诊断为CINⅠ60例、CINⅡ/Ⅲ60例、鳞癌14例、腺癌2例。其中LSIL与CINⅠ符合率72.73%(40/55),HSIL与CINⅡ/Ⅲ级符合率86.36%(38/44),鳞癌、腺癌符合率100%(11/11)。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的重要手段,与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具有极高的符合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俞东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对比观察应用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5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通过腹腔镜治疗后,总缓解率高达57.1%(16/28),显著高于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的35.7%(10/28),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除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外的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直肠癌临床治疗中,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多项临床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王阿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以我院收治的7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为调查对象,参照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仅予以单纯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离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疗程为6个月,而后展开6~24个月的随访,以不规则腹痛、性交痛、痛经及月经紊乱等四项症状的改善情况来评估对比两组疗效,同时观察两组随访期间复发率与用药安全性。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随访复发率为5.4%,相较于对照组的67.6%、27.0%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实施腹腔镜手术并孕三烯酮治疗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术后经随访发现复发率较低、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建议临床重视与采纳。
作者:姜珍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比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和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小儿急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试验组患儿采取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病症得分情况以及病症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76.7%,两组患儿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临床病症得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的临床病症得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病症得分组内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经过治疗后患儿的平均病症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仕仰;黄从付;刘巧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将我院进行子宫切口妊娠诊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观察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诊断后,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包括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以及超声分型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1.11%,对照组为75.5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声分型结果准确率为100.00%,且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行性,且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作者:程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心内直视手术结束关闭右房前经右上肺静脉用深静脉管插入左房,留置右肺静脉置管,再荷包缝合固定,经胸壁引出皮肤。用静脉导管尖端置入左房约1cm,在卵圆孔处安置褥式或荷包缝线。左房深静脉管连接换能器连接监护仪。45例患者均置管成功,通过持续左房压监测对诊断治疗有积极帮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45例患者手术中出现病情变化,根据左房压调整治疗方案,经治疗44例痊愈出院,1例法洛四联症合并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无效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心脏手术术中简单留置右肺静脉行持续监测左房压,对复杂、危重心脏病术后监护有重要作用,比单用中心静脉监测更准确、可靠,其操作简单、安全,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心脏外科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郭林;鲁玉凤;蔡德清;赖政洪;温贤铭;郭兰;曾金秀;刘子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CT、MRI扫查资料。结果 MRI对膝关节损伤关节病变显示率为96.9%,CT显示率为75.4%,MRI敏感性显著高于CT(P<0.01);MRI对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关节积液、骨髓及软组织损伤显示率显著高于CT(P<0.05),但骨损伤显示率与CT基本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可清楚显示关节面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内线样钙化等病理变化,MRI能够显示CT不能观察到的骨髓、滑膜病变。两者各有优势,MRI的病变显示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但CT相对经济,适合于中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陶靓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室护理存在管理方面、术前、术中和术后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应进行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从而改善临床护理质量。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和规定进行手术室护理,有效的改善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对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选取住院治疗的小儿腹部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取喉罩麻醉,B组采取气管插管麻醉,对比两组麻醉装置置入前、置入后及拔出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装置置入前SpO2、HR及PETC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后HR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及PETCO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后HR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及PETCO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麻醉的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小于气管插管麻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麻醉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气管插管麻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腹部手术中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但喉罩麻醉对患儿的刺激小,能缩短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星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α-干扰素治疗丙肝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丙肝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通过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通过α-干扰素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64.1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α-干扰素对丙肝以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秀美;吴俊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双重造影评价胃癌的术前临床分期(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分别采用超声双重造影(观察组)和超声单纯口服造影(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TNM分期法,观察组患者在各个分期胃癌的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对应I期、II期、III期、IV期分别是100%、83.9%、85.7%和100%, P<0.05;胃癌未侵犯指相应层次分明、连续、均匀;侵犯指相应层次不平坦增厚、变细,但尚未中断;突破指相应层次不连续、中断。结论超声双重造影评价胃癌的准确率更高,可指导临床对胃癌的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简国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则应用阿托品辅以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与对照组的77.8%相比显著更高;在不良反应上试验组的发生率为6.7%,相较于对照组的31.1%相比显著更低;而试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有助于迅速缓解症状,疗效确切,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作为一线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成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研究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2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给予复方阿嗪米特与莫沙必利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使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的。两组患者治疗周期为一个月,在一个月内,患者不再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的前提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中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使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适宜于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国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筛选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行常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那格列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bA1c、AUCg、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水平。两组治疗前HbA1c、AUCg、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3个月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胰岛素、血糖水平,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高会敏;尚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选取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0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时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0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41%,低于对照组的19.62%,差异显著(P<0.05)。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许增铭;韩玉斌;李汉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95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实施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观察组实施LISS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骨折端恢复优良率为93.62%,与对照组91.49%无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恢复为优占74.47%,与对照组65.9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及骨折端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LISS与股骨髁支撑钢板对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效果相似,但是LISS手术创伤小,可促进骨折端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洪;唐长友;贺健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行产前检查的960例孕妇纳入本次研究,检测孕11~13+6w时受试者胎儿NT厚度,随访至胎儿出生后对照超声检测结果。NT增厚胎儿共计30例,其中染色体正常者6例,染色体异常者7例,2例严重心脏畸形合并全身水肿,5例自然流产或胚胎死亡,10例超声监测提示无明显异常。胎儿异常筛查中,超声检测NT 厚度的敏感性为83.3%(20/24),特异性为98.9%(926/936),阳性预测值为66.7%(20/30),阴性预测值为99.6%(926/930)。在产前胎儿异常发育筛查手段中,超声测量NT值增厚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与参考价值,可用于指导胎儿预后评估,提高优生优育率。
作者:刘姜伶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