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花兰
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对其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碎石的时间、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并研究患者结石是否排净.在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中,结石成功击碎的患者有41例,其碎石时间长不超过150min.在这些患者中,一次性碎石的患者有35例,剩下的6例患者均行二期手术治疗,并且成功将结石击碎并排出体外.在这些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不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
作者:邱树苹;卢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2例伴发热的SLE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SLE感染情况,将其分为非病毒感染组(A组)、SLE病毒感染组(B组)、SLE非感染组(C组),对比患者在PCT、CRP、SER以及WBC值之间差异,对比PCT与CPR鉴别细菌性感染的价值.结果,A组患者的PCT值明显高于B、C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患者的PCT值明显高于C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在CRP值上,对比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诊断符合率为100%,CRP诊断符合率为80.95%,P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RP诊断(x2=-6.77,P<0.01);B组PCT诊断诊断符合率为83.33%,CRP诊断符合率为77.78%,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CT诊断对SLE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CRP诊断效果,PCT诊断SLE患者的发热原因有着重要鉴别价值,不但能够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对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映琴;菅宏蕴;谢志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18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1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照2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三组治疗前后左室功能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EF与LAD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LVEDD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IVST与P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时对心功能影响小,还可改善心功能不良状态.
作者:丁玲;易先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分别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5例A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患者,25例B组子宫内膜过长患者,25例C组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患者,50例D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学S-P法对所有患者进行PTEN检测,分析其结果.A、B两组的PTEN蛋白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C、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PTEN蛋白的表达率相比、C组和D组PTEN蛋白的表达率相比,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PTEN蛋白在不同病理分级(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表达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PTEN蛋白在手术不同病理分期(Ⅰ期、Ⅱ期、Ⅲ期)中的表达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PTEN蛋白低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变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PTEN蛋白的表达的降低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和手术病理分期无明显关系.
作者:涂淑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于湘鹤医院进行诊治的36例急性轻症胰腺炎合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行胆囊切除术的病案.结果实施延期手术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早期手术组患者(P<0.05),两不同手术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并发症状经有效的会诊和治疗均得到均好转.对于急性轻症胰腺炎合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先给予对症的非手术治疗,再给予手术治疗.
作者:曾韬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此次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另择取同期同症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例如咳嗽、发热、喘息以及肺湿罗音消失时间,观察组整体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分别为为92.00%、74.00%,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11/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观察组治疗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湘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取妇产科治疗的84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为Ⅰ组与Ⅱ组,再通术后给予复方丹参灌注液,Ⅰ组剂量为生理盐水5ml与复方丹参15ml,Ⅱ组为生理盐水12ml与复方丹参8ml.结果术后半年Ⅱ组通畅率明显高于Ⅰ组,再闭塞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术后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实施再通术后增加复方丹参的灌注剂量可改善阻塞输卵管的临床疗效.
作者:曾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取6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d,然后对比两组的疗效.经7d的治疗,两组临床症状均得以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减轻时间、胸部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雄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康妇消炎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76%(P<0.05).对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进行康妇消炎栓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被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环;梁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全切术和甲状腺次全切术两种手术的疗效对比.方法 随机抽选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分别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术、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患者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83.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1.6%、9.8%,P<0.05.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术更适合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韦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析宫血宁胶囊与戊酸雌二醇治疗排卵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排卵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宫血宁胶囊和戊酸雌二醇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运用宫血宁胶囊和戊酸雌二醇联合治疗排卵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祖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抽取我院接诊的蝮蛇咬伤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解毒消风散联合穴位放血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住院天数,以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则为90.00%,研究组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降低(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解毒消风散联合穴位放血治疗蝮蛇咬伤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短期内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彭来;李洲平;陈党生;薛芳芳;刘明;王玲;刘靓;谢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观察“马鞍型”体位翻身支持器防治压疮的效果.采用压疮风险评定表从压疮高风险科室后选取已发生压疮患者及压疮高风险患者各60例,将以上两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共4组,分别给予“马鞍型”体位翻身支持器及一般翻身支持器干预,通过对比护理疗效、压疮治疗时间、继发性压疮发生率评价“马鞍型”体位翻身支持器防治压疮临床疗效.产生压疮两组运用“马鞍型”体位翻身支持器对于护理疗效、压疮治疗时间,明显优于运用普通翻身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鞍型”体位翻身支持器能够提高护理疗效,缩短压疮的治疗时间.
作者:刘祎;朱晓宁;李春燕;郭佳;兰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2月我院骨科住院患者的450份标本,对其细菌培养结果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科住院患者的450份送检标本中有235份标本分离出病原菌,阳性率为52.22%,其中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球菌以及真菌的所占比例分别为54.15%、40.71%和5.14%,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4种病原菌检出多,所占比例分别是24.9%、18.97%、13.83%和10.28%;葡萄球菌属是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除了对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全部敏感之外,对青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以及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却在50.0%以上,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除了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之外,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却≥50%.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故在临床用药前应对患者标本进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和调整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李永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回顾分析海洛因、冰毒(中基安非他明)、K粉(氯胺酮)及摇头丸(甲基苯丙胺)等4种常见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及护理后,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对10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4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存在不同.K粉所致的精神障碍者中出现中度以上幻觉的比例达81.2%,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洛因各项阴性症状条目中度以上的患者比例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类精神类物质导致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有差异.
作者:刘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喉源性咳嗽疼痛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中药结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单纯口服中药的方法治疗,连续服用药物两个星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76.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应用中药复方和氯雷他定片联合应用治疗喉源性咳嗽,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且未发现患者有嗜睡反应,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作者:王小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需接受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组接受改良式剖宫产,就两个组别产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7.8±2.9)min、手术出血量(69.6±8.2)ml、新生儿娩出时间(3.1±0.7)min、住院时间(6.1±2.4)d及新生儿Apgar评分(9.1±0.6)相较于对照组(39.1±6.4)min、(109.3±9.4)ml、(8.5±1.3)min、(10.4±3.1)d、(7.5±1.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相比对照组20.0%明显更低(P<0.05).改良式剖宫产使用于需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缩短产妇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李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2012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2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列为观察组,抽取同一时间段来儿科就诊的82例非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儿心肌酶并对心电图变化做动态观察.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谱和cTnⅠ水平和对照组患儿相比明显上升,且组间比较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观察组患儿中共有63例患儿出现心肌损害并伴有心电图改变,且心电图变化在整个病程都会出现并呈现多样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心电图的改变会随着疾病的治愈而逐渐缓解.临床上对考虑合并心肌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心电图进行评价病情和疗效及预后,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锦婷;卫绮燕;冼丽莹;黎淑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在掌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可靠性.将收治的66例掌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3例,试验组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克氏针法治疗,将两组术后手指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试验组术后手指活动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在掌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促进骨折处愈合.
作者:夏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需在臂丛麻醉下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法,观察组采用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阻滞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效果评价、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盲法相比较,起效快、用药少、阻滞效果更佳、成功率更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辜雄军;周伟;马伟文;彭七华;吕欠茹 刊期: 2016年第03期